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eng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内容和情感。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方面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大语文观;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自主学习;加强探究性阅读,激活学生思维火花;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有效的阅读是一种有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活动,也是一种创造的活动。真正的阅读,不仅仅要知道文章的中心意思,文章的结构及其表现技巧,而且要通过对文章语言符号的解码,再现作品丰富的内容,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注入全部的生命情感,融入全部的人格和心灵,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和意义,重构出作品形象的意义。那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大语文观
  新课标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突破过去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局限于学科的局面,树立大教材观、大语文观,让阅读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应该强调学生主体建构、自主探究,变训练为主为积累为主,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尊重师生的个性和作品的个性,体现现代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个性化。应该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学习结果但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特别要努力做到把以教为主的过程变成以学为主的过程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自主学习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一)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二)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
  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
  三、加强探究性阅读,激活学生思维火花
  探究性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学会探究性阅读,对于拓展思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而言,探究性阅读应重视以下三结合:一是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即教师不但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还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关注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二是要重视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独立思考问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克服思维的盲从性和依赖性。但鼓励独立思考并非否定集体讨论,教学中应做到二者的结合。因为学生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它在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重视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的结合。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
  四、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一)引导批注阅读
  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
  (二)强化“阅读反思”
  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地说,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自我思考;二是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下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振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5(1).
  [2]王静.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5(2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虽然还存在一些教学模式问题,但语文教师一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
石榴为落叶小乔木,树冠矮小,枝条柔软,花朵娇艳美丽,枝干扭曲多姿,果实外形美观,籽粒晶莹剔透,味美多汁,花、果、枝、叶、干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集观赏与食用于一体的优良树种。
【摘要】预习是小学生开始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在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这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树立坚定的改革意识,并进一步分析了课前预习的优化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意识;课前预习;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作为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
【摘要】随着课改和教改的深化,语文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启蒙作用明显。如何高效地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成了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本文就高效组织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展开探讨,目的是总结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教学经验,找到最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解决教学难题。  【关键词】高效组织;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究不同背景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和方法:课前介入资料,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引发阅读期待;课中穿插资料,帮助解决难点,揭示文章深刻内涵;课后呈现资料,深化主题,留给学生继续深入探索的空间。  【关键词】阅读教学;背景资料;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课内文本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或者因为时代间
煤制油合成废水经NaOH溶液调节pH值至5左右送至污水处理装置,大量的碱液用量导致合成废水盐量大增。分析了合成废水水质,在不加碱的情况下,既能满足厌氧处理单元工艺要求,又
某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配置两台选择性风冷冷渣器,针对冷渣器改造前存在的问题,对冷渣器内外部结构作了针对性的改造.对改造后的风冷冷渣器进行了运行调整试验,了解系统的运行
针对豫北枣区主要害虫(枣尺蠖、枣瘿蚊、绿盲蝽、枣叶螨、桃小食心虫等)及主要病害(枣锈病、枣黑腐病)的发生规律,找到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成功解决该地区枣树主要病虫害防治的
【摘要】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语文老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在积极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学时,灵活运用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打造高质量语文课堂添光彩。  【关键词】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添光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具有艺术性,内容丰富多彩,手段灵活多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