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当前实际可以发现,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其价值观的形成。考虑到部分负面社会思潮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造成负面影响,如何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实现对负面社会思潮的有效抵制更需要加以重视。本文就侧重对社会思潮对高效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对有关应对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思潮;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负面影响
社会思潮通常结合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主要以当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理论核心,具备某种倾向的影响力的思想趋势。因此,社会存在就成了社会思潮存在的基础,社会思潮与社会中各部分人存在着相互制约、影响的特点。在其影响对象中,以高校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性最为巨大。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学生会不自觉地接受了社会思潮的洗礼,从而影响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部分较为负面的社会思潮更可能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疑问。为使得大学生能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要对社会思潮对其的影响加以关注,采取措施来抵御消极的社会思潮给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冲击,保证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社会思潮影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特点
1.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影响具有系统全面性和个体差异性
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其他同学的传播等渠道进行传播,具有传播渠道的多样性,社会思潮本身也具有多样性。考虑到当代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较为广泛,导致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存在有多样性的特点。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过程以及社会经验不同,对社会思潮的理解也有偏差这就出现了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个体差异性的特点。
2.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
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就社会思潮带来的有利一面来讲,由于社会思潮是以当时对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涉及内容广泛,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知识储存。另外社会思潮包含着现实与社会的发展,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现状,对以后步入社会有巨大的帮助。
3.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具有深入性和有限性
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的深入性表现在社会思潮传播进入高校大学生中,一旦被一部人高校大学生所认可,就会通过这些大学生进行传播,这些大学生也就成为社会思潮的宣传渠道,从各个方面影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还具有局限性,因为社会思潮一般由于关注社会上的一些社会问题来引起高校大学生的兴趣,如果这些社会问题不存在,或者已经被解决,那么高校大学生也就失去对这些社会思潮的兴趣,社会思潮也就不能再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另一方面社会思潮具有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局限性,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因为社会思潮具有的复杂性在接受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高校大学生并不能接受全部的社会思潮,这也就是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有限性。
二、社会思潮影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从高校大学生个人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原理来看,社会思潮首先使得高校大学生获得价值认同,再进入价值践行的阶段。首先就是获得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首先包括价值心理,价值心理是出现价值认知的基础所在,有了价值心理的基础,高校大学生会开始关注出现的社会思潮,这个阶段可以概括为价值认知阶段,在价值认知阶段高校大学生开始注意到某种社会思潮的出现,并且主动靠近认识这些社会思潮。然后就是社会思潮得到高校大学生的认同,即价值认同阶段,这个阶段,高校大学生通过活动和网络平台资料查询等方式,主动选择一些社会思潮作为自身价值的取向,获得了价值认同的社会思潮就会被高校大学生所容纳接受然后影响指导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可以看出,社会思潮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部分成分的合理性,成功融入大學生的核心价值观内。
三、解决社会思潮阻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途径
社会思潮现已逐步渗透到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各个环节中,伴随着政治与文化一起融入到高校大学生最终核心价值观内,可能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不准确的认识。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可以从高校大学生活中涉及文化、经济的领域入手,充分利用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社团文化活动等渠道,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1.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加以认识
社会思潮只是一种随着社会发展的衍生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然处于指导地位,作为我国公民,巩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日常生活中,需积极引导大学生对省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准确认识,使其认识到价值观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借助大学生文化活动或者思想政治课等帮助其建立正确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在校都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目,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系统的向高校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团文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让高校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导其将价值观逐步贯彻到日常的生活中。
四、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是最直接接受社会思潮的一群人,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可能会动摇高校大学生的立场和思想,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渠道优势,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系统的向高校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团文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吕云超.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0):68-70.
[2]艾政文.当代主要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4):55-58.
[3]雍春梅.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毕节学院学报,2012,30(11):115-118.
[4]王海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6,(6):92-94.
作者简介:
陈传革(1989.06.12—),男,民族:汉;籍贯:山东单县;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高润芳(1990.04.14—),女,民族:汉;籍贯:四川南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社会思潮;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负面影响
社会思潮通常结合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主要以当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理论核心,具备某种倾向的影响力的思想趋势。因此,社会存在就成了社会思潮存在的基础,社会思潮与社会中各部分人存在着相互制约、影响的特点。在其影响对象中,以高校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性最为巨大。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学生会不自觉地接受了社会思潮的洗礼,从而影响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部分较为负面的社会思潮更可能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疑问。为使得大学生能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要对社会思潮对其的影响加以关注,采取措施来抵御消极的社会思潮给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冲击,保证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社会思潮影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特点
1.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影响具有系统全面性和个体差异性
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其他同学的传播等渠道进行传播,具有传播渠道的多样性,社会思潮本身也具有多样性。考虑到当代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较为广泛,导致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存在有多样性的特点。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过程以及社会经验不同,对社会思潮的理解也有偏差这就出现了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个体差异性的特点。
2.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
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就社会思潮带来的有利一面来讲,由于社会思潮是以当时对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涉及内容广泛,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知识储存。另外社会思潮包含着现实与社会的发展,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现状,对以后步入社会有巨大的帮助。
3.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具有深入性和有限性
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的深入性表现在社会思潮传播进入高校大学生中,一旦被一部人高校大学生所认可,就会通过这些大学生进行传播,这些大学生也就成为社会思潮的宣传渠道,从各个方面影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还具有局限性,因为社会思潮一般由于关注社会上的一些社会问题来引起高校大学生的兴趣,如果这些社会问题不存在,或者已经被解决,那么高校大学生也就失去对这些社会思潮的兴趣,社会思潮也就不能再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另一方面社会思潮具有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局限性,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因为社会思潮具有的复杂性在接受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高校大学生并不能接受全部的社会思潮,这也就是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有限性。
二、社会思潮影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从高校大学生个人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原理来看,社会思潮首先使得高校大学生获得价值认同,再进入价值践行的阶段。首先就是获得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首先包括价值心理,价值心理是出现价值认知的基础所在,有了价值心理的基础,高校大学生会开始关注出现的社会思潮,这个阶段可以概括为价值认知阶段,在价值认知阶段高校大学生开始注意到某种社会思潮的出现,并且主动靠近认识这些社会思潮。然后就是社会思潮得到高校大学生的认同,即价值认同阶段,这个阶段,高校大学生通过活动和网络平台资料查询等方式,主动选择一些社会思潮作为自身价值的取向,获得了价值认同的社会思潮就会被高校大学生所容纳接受然后影响指导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可以看出,社会思潮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部分成分的合理性,成功融入大學生的核心价值观内。
三、解决社会思潮阻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途径
社会思潮现已逐步渗透到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各个环节中,伴随着政治与文化一起融入到高校大学生最终核心价值观内,可能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不准确的认识。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可以从高校大学生活中涉及文化、经济的领域入手,充分利用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社团文化活动等渠道,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1.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加以认识
社会思潮只是一种随着社会发展的衍生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然处于指导地位,作为我国公民,巩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日常生活中,需积极引导大学生对省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准确认识,使其认识到价值观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借助大学生文化活动或者思想政治课等帮助其建立正确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在校都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目,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系统的向高校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团文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让高校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导其将价值观逐步贯彻到日常的生活中。
四、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是最直接接受社会思潮的一群人,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可能会动摇高校大学生的立场和思想,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渠道优势,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系统的向高校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团文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吕云超.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0):68-70.
[2]艾政文.当代主要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4):55-58.
[3]雍春梅.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毕节学院学报,2012,30(11):115-118.
[4]王海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6,(6):92-94.
作者简介:
陈传革(1989.06.12—),男,民族:汉;籍贯:山东单县;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高润芳(1990.04.14—),女,民族:汉;籍贯:四川南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