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顺义区档案馆实现了新的跨越。2010年12月12日档案馆通过国家档案局测评组的严格考评,晋升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十二五”期间,全区档案事业要在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更好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实现全区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
“十一五”全区档案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顺义档案事业在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上取得历史性突破的5年。5年来,档案事业发展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的成效、档案工作的思路、档案资源建设的力度、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档案宣传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以及档案安全保管条件的改善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特别是近三年创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以来,档案各项基础业务建设取得的成效是前所未有的。主要体现在:馆藏资源不断丰富,服务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馆藏各种载体档案达156735卷,珍贵历史档案居多,较好的体现了本馆特色,为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手段更加丰富。深度挖掘馆藏资源,检索工具更加健全,有案卷目录482册,全引目录187册,机检目录135万条,使档案查阅更加方便快捷。5年来,档案查阅利用达到18804人次,提供案卷40056卷次;已建立目录数据库24个,原文数据库9个,完成全文扫描50万页,并建有照片、音视频档案全文数据库;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建设了档案查阅中心,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实现了分区查阅和一站式办公,增强了档案查阅利用的透明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健全,教育作用充分发挥。5年来,基地坚持围绕教育主体,创新工作方法,围绕经济建设,挖掘教育资源,围绕主题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围绕中心工作,举办特色展览,基地自建立以来,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达45万人次。坚持服务新农村建设,创建了农村优秀档案室。经过不懈努力,全区共有146个农村档案室被评为优秀村级档案室。档案工作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区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十二五”,努力实现新跨越
顺义是北京重点建设新城,是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在围绕首都打造“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同时,顺义以“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为目标,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十二五”时期,全区档案事业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社会,服务民生”,充分挖掘利用地域文化、科技和人才等优势,使全档案事业更好的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时,档案事业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三个体系”建设,结合顺义实际,努力提高全区档案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拓展档案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具有顺义特色的档案事业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做好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的服务工作,完善查阅制度,进一步改善查阅条件,方便公众利用。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民需求。以档为证,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馆藏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的档案,依法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依法随时向社会开放。做好档案接待利用工作,整合婚姻、就业、知青、劳保等民生档案信息,为公众查档提供便捷服务。进一步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简化利用手续,改善利用条件,提高服务效率。
二是加快推进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推进数字化战略实施,加快建设数字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存储、利用功能完善的数字档案馆。按照国家档案局和北京市档案局要求,区档案馆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系统,按照调整馆藏结构,整合资源的方针,建设具有文化底蕴和内容翔实的档案资源体系。以网络为依托,以服务为主体,重点建设涵盖馆藏档案可共享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原文数据库。筹建多媒体数据库,逐步实现档案的全文信息查询,循序渐进地实现“存储数字化、管理精细化、利用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目标。建立健全档案信息保障体系。围绕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档案信息管理体系、档案标准规范体系、档案信息安全体系、档案信息人才队伍体系的建设,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顺义档案信息网”上提供已数字化开放档案目录和部分原文,使档案信息服务更加方便、直观、快捷。完善局域网建设,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三是提高档案行政执法水平。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和档案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监督检查的职能。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员的培训,推进各项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及相关制度的贯彻执行。依法查处档案违法案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关配套制度。制订《顺义区档案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重点起草有关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加工、档案数字化成果存储与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形成完整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和管理标准体系。
四是深化档案业务监督指导。重点指导机关做好档案工作。依据市局《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实施细则》,加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指导国有企业提高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水平,扶持引导非公企业做好档案工作。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做好社区档案工作。加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机构撤并、分立、终止、破产等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加大专业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力度。加强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结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新领域,支持、指导和帮助新经济和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建立、管好档案。
五是加强档案安全保密建设。构建保障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提高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安全责任制,统筹落实安全措施。档案馆进一步完善火灾报警和消防灭火系统、库房温湿度检测系统、通讯系统和计算机安全系统等安全设备设施。加大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力度,有计划地做好破损档案的抢救修复工作。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工作预案,增强应急处置执行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档案造成的危害。
三、主要措施
(一)把握大局,突出重点。树立大局意识,明确档案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作用和优势,主动将档案工作与区委、区政府中心任务、工作大局工作联系起来,融入发展,提供服务,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档案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突出重点,在服务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二)改革创新,统筹协调。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档案工作理念,推进档案管理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国家一级档案馆业务建设标准,扎实推进业务建设规范化。加强档案执法检查与业务指导服务的协调,加强档案业务工作与档案宣传教育,提高档案管理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实现全区档案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三)强化责任,确保落实。加强档案人员的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增强档案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充分调动广大档案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各方面人才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努力形成团结协作、和谐兴业的局面。分解细化“十二五”任务,确保“十二五”规划的全面落实。
(四)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区委和区政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力争把档案事业建设列入本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区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区域信息化建设相关规划,把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使档案事业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总之,“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增强档案服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扩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十一五”全区档案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顺义档案事业在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上取得历史性突破的5年。5年来,档案事业发展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的成效、档案工作的思路、档案资源建设的力度、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档案宣传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以及档案安全保管条件的改善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特别是近三年创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以来,档案各项基础业务建设取得的成效是前所未有的。主要体现在:馆藏资源不断丰富,服务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馆藏各种载体档案达156735卷,珍贵历史档案居多,较好的体现了本馆特色,为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手段更加丰富。深度挖掘馆藏资源,检索工具更加健全,有案卷目录482册,全引目录187册,机检目录135万条,使档案查阅更加方便快捷。5年来,档案查阅利用达到18804人次,提供案卷40056卷次;已建立目录数据库24个,原文数据库9个,完成全文扫描50万页,并建有照片、音视频档案全文数据库;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建设了档案查阅中心,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实现了分区查阅和一站式办公,增强了档案查阅利用的透明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健全,教育作用充分发挥。5年来,基地坚持围绕教育主体,创新工作方法,围绕经济建设,挖掘教育资源,围绕主题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围绕中心工作,举办特色展览,基地自建立以来,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达45万人次。坚持服务新农村建设,创建了农村优秀档案室。经过不懈努力,全区共有146个农村档案室被评为优秀村级档案室。档案工作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区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十二五”,努力实现新跨越
顺义是北京重点建设新城,是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在围绕首都打造“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同时,顺义以“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为目标,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十二五”时期,全区档案事业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社会,服务民生”,充分挖掘利用地域文化、科技和人才等优势,使全档案事业更好的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时,档案事业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三个体系”建设,结合顺义实际,努力提高全区档案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拓展档案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具有顺义特色的档案事业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做好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的服务工作,完善查阅制度,进一步改善查阅条件,方便公众利用。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民需求。以档为证,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馆藏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的档案,依法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依法随时向社会开放。做好档案接待利用工作,整合婚姻、就业、知青、劳保等民生档案信息,为公众查档提供便捷服务。进一步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简化利用手续,改善利用条件,提高服务效率。
二是加快推进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推进数字化战略实施,加快建设数字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存储、利用功能完善的数字档案馆。按照国家档案局和北京市档案局要求,区档案馆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系统,按照调整馆藏结构,整合资源的方针,建设具有文化底蕴和内容翔实的档案资源体系。以网络为依托,以服务为主体,重点建设涵盖馆藏档案可共享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原文数据库。筹建多媒体数据库,逐步实现档案的全文信息查询,循序渐进地实现“存储数字化、管理精细化、利用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目标。建立健全档案信息保障体系。围绕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档案信息管理体系、档案标准规范体系、档案信息安全体系、档案信息人才队伍体系的建设,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顺义档案信息网”上提供已数字化开放档案目录和部分原文,使档案信息服务更加方便、直观、快捷。完善局域网建设,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三是提高档案行政执法水平。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和档案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监督检查的职能。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员的培训,推进各项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及相关制度的贯彻执行。依法查处档案违法案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关配套制度。制订《顺义区档案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重点起草有关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加工、档案数字化成果存储与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形成完整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和管理标准体系。
四是深化档案业务监督指导。重点指导机关做好档案工作。依据市局《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实施细则》,加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指导国有企业提高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水平,扶持引导非公企业做好档案工作。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做好社区档案工作。加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机构撤并、分立、终止、破产等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加大专业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力度。加强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结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新领域,支持、指导和帮助新经济和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建立、管好档案。
五是加强档案安全保密建设。构建保障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提高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安全责任制,统筹落实安全措施。档案馆进一步完善火灾报警和消防灭火系统、库房温湿度检测系统、通讯系统和计算机安全系统等安全设备设施。加大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力度,有计划地做好破损档案的抢救修复工作。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工作预案,增强应急处置执行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档案造成的危害。
三、主要措施
(一)把握大局,突出重点。树立大局意识,明确档案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作用和优势,主动将档案工作与区委、区政府中心任务、工作大局工作联系起来,融入发展,提供服务,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档案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突出重点,在服务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二)改革创新,统筹协调。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档案工作理念,推进档案管理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国家一级档案馆业务建设标准,扎实推进业务建设规范化。加强档案执法检查与业务指导服务的协调,加强档案业务工作与档案宣传教育,提高档案管理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实现全区档案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三)强化责任,确保落实。加强档案人员的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增强档案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充分调动广大档案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各方面人才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努力形成团结协作、和谐兴业的局面。分解细化“十二五”任务,确保“十二五”规划的全面落实。
(四)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区委和区政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力争把档案事业建设列入本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区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区域信息化建设相关规划,把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使档案事业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总之,“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增强档案服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扩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