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主要调查分析了在校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影响、阅读形式等阅读状况。通过调查得出在校学生的阅读状况大致良好。大部分的学生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喜欢纸质媒介,但存在不喜欢深思考,浅阅读,阅读面狭窄,阅读存在功利性,不知读什么书等阅读危机问题。从树立正确的读书价值观,建立阅读学分考核制,倡导多读经典作品,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问卷调查 阅读 学分制
   我国的高职院校是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学制三年,大致是学生大一、大二在校学习,大三离校实习,那么,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如何读书?喜欢读哪类书?是否喜欢购买图书?读书的兴趣是什么?是否珍惜在校的两年美好时光,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带着这些问题对我校的高职学生阅读状况做了一番调查。
   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分发问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的各种阅读问题在我校师范学院大一同学中随机抽取200个被调查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率100%。具体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如下:
   1.普遍认识到阅读非常重要
   在閱读态度方面,同学们的阅读意愿是良好的,态度是端正的。较喜欢读书占84.5%,喜欢读书的学生占10.7%,不太喜欢占4.8%,没有很不喜欢读书的同学。
   在阅读影响力方面,同学们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80.1%的同学认为阅读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很重要,影响力很大,16.3%的同学认为一般,3.6%的同学认为阅读无所谓。阅读是“慢工出细活”,而且读书的功效不能立竿见影,阅读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绝大部分已经同学意识到这个问题。
   2.阅读时间、数量以及阅读方式
   在阅读时间分配上70.6%的学生每天阅读1-3小时,15.6%的学生每天阅读在1小时以下,5.8%的学生每天阅读在3小时,从不阅读的同学没有。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在自己的大学期间除了学习生活,闲暇时间还是会拿出时间来阅读,喜欢阅读,没有人能离得开阅读的。这个也充分展示了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跟同学生活的息息相关性。
   在阅读数量上,同学们每月都在读书,只是阅读数量上参差不齐。51.6%的学生平均每月读3-5本书,32.3%的学生平均每月读1-3本书,9.9 %的学生平均每月少于1本书,6.2%的学生平均每月读5本以上。
   在阅读方式上,53.7%的同学选择自己购买,32.6%的同学选择在书店阅览,12.3%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渠道,0.9%的同学选择其他方式,只有0.5%的同学认为学校图书馆的书可以满足阅读要求。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同学还是舍得在阅读上投资的,而书店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渠道之一,原因大概现在的书店服务意识加强,在浏览书本内容的同时可以决定当下是否购买,目的性比较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网络已成为学生购书渠道之一。
   3.喜欢看杂志和文学类内容
   在阅读媒介方面,大部分同学喜欢看刊载短小文章的杂志,占比74.3%,这种属于浅层次阅读,休闲式心灵鸡汤类的文字。19.8%的人喜欢电子读物,他们认为使用电子读物,不浪费纸张还能达到阅读的效果,这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阅读不可忽视的媒介。4.2%的同学选择其他,认为无所谓,阅读随意。图书和报纸分别占比0.8%和0.9%,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读物的出现,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并悄然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
   在阅读内容方面,文学所占的比例最高,历史其次,应用技术类占了7.4%。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3%和0.4%。可见,高职学生的喜好更加倾向于的文学类,而对于哲学思考并没有太大的热情。不过大家所看的作品种类局限于文学类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
   4.经典作品阅读以及分类
   在阅读经典作品方面,99.5%的人偶尔阅读,比较多,但经常阅读的人没有。如果阅读经典作品,93.2%的人会选择中国现代文学, 5.8%的同学选择看外国文学,而对中国古代文学较少涉及,仅占1%,究其缘由,这些作品年代比较久远,学生阅读兴趣不浓。89.3%的同学选择阅读通俗小说,对其他社科类作品很少涉猎。由此看来,通俗易懂,叙事性、趣味性强的作品才是学生阅读的首选。
  5.网络阅读
   在网络文学阅读方面,受访者都出生于1998年前后,对于网络文学以及80后的作家作品有时读的比例分别为88.7%和85.6%;经常读的人并不多,分别占2.1%和2.5%;基本不读的学生分别占9.2%和11.9%。这样的调查结果出乎意料,笔者认为这些作家与他们的生活比较接近,年龄差距不大,写出来的作品认同度应该高。看来这些95后的学生阅读有很强的自主性,不盲从。
   6.阅读推荐
   在获取图书信息的渠道中,被同学们列在前面三位分别是:老师或朋友的推荐占73.7%,改编占62.3%,媒体占32.6%。其后,6.5%的同学选择名著或获奖作品,0.9%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以看出,良师益友的包含有主观评价的推荐更有吸引力。改编的作品将文字变成有声语言,注重视觉和感官效果,直观性很强,学生容易接受。改编有利于经典作品通俗化,但会改变经典的原汁原味,可能会让文学作品商业化、快餐化、烂俗化。所以,建议学生有时间读原著,体会作品所要传达的意蕴。
   7.快速浏览,基本不做读书笔记
   在读书笔记中,79.8%的同学快速浏览基本不做笔记,15.7%的同学有时做笔记,只有4.5%的同学细读经常做读书笔记。可以看出,快速浏览正是新媒体时代的快餐文化对阅读形式产生的影响,学生的阅读呈现出快跳跃式、碎片式的浅阅读正成为高职学生时下的阅读新趋势,这是一种没有深度思考,只知皮毛的不良阅读习惯。    8.侧重功利性和休闲式阅读
   在阅读目的方面,为了通过考试需要进行阅读的同学占73.2%,为了放松休闲69.3%,为了增长见识进行阅读的同学占68.3%,为了在专业上更上一层楼而阅读的同学占58.8%,为了提高修养进行读书阅读活动的同学占46.60%。由此可见,高职学生读书的目的性很强,为了考试占得比重最大,功利性逐渐加强;读书为了消遣,占据第二;读书为了开阔视野,提高文化修养,比较注重兴趣爱好的培养。
   9.加强阅读指导,加快图书馆建设
   在阅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56.1%的同学不知该读哪些书,这就需要教师加以阅读指导;25.2%的同学认为图书馆不能满足读书的需求,15.3%的同学认为没有闲暇时间读书,3.4%的同学认为原因在于自己不善于读书。由此可知,这些障碍说明了学生自身阅读主动性不强,有点盲目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比如:学生进校将近一年时间,除了完成学业以外,还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社团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这些占据了很多课余时间,学生无暇进行静心阅读。
   二.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读书价值观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高职学生的阅读现状,就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价值观。读书的过程,就是人掌握知识的过程,进入思考的过程;读好书,就是一个人精神提升的过程。要让学生了解阅读的本质在于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智慧、经验。一个人要明理,有本事,除了靠实践就得靠读书,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让高职学生明白当今社会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只拥有高超技能的人,还需要有着高尚的情操和文化素质的人,而阅读关系着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所以要让学生正视阅读。
   (二)建立阅读学分考核制
   武汉工商学院在2015年推出阅读学分制。此制度引发了该校学生的读书热潮,学生总借书量大幅提高。文学、哲学、人物传记和专业类书籍位列前茅。由此可见,推荐书目解决了学生不知读什么书的问题,阅读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分制引导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阅读,阅读的质和量明显提高。这种经验值得其他高职院校借鉴和推广。
   (三)倡导多读经典作品
   如前所述,高职学生对经典作品缺乏兴趣,尤其是不读外国文学名著,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深度閱读经典,可以极大地丰富高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修养。
   (四)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它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学校,图书室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基地。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讲座、文化沙龙、读书征文活动,邀请作家、学者走进图书馆与学生互动等,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
   三.结论
   经过多种举措,我相信我校学生阅读中现存的一些不合理状况会得到改善,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感受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能够主动阅读,积极阅读!我校学生未来的阅读状况会朝着一个越来越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春兰:高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职教育》2013年第3期
   [2]刘亚玲:论孔子读书价值观,《图书馆》2010年第1期
   [3]百度百科:价值阅读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4]人民网:武汉工商学院推出阅读学分http://hb.people.com.cn/n/2015/0601/c194
  063-25079193.html
   [5]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图书馆如何发挥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http://www.cnpubg.com/news/2012/0428/5880.shtml
   基金项目:2017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第二课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
   (作者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双字调是语音组合中的最小单位,也是语流教学的基础形式.为探究双字调教学的有效策略,文章以6名孟加拉国留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双字调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模态教学法、
内容摘要:基于《诗歌朗诵技巧》中“词的朗诵”要求,我们对词义浅易的《行香子》进行朗读脚本设计:先从词牌名入手,体会该词的上、下片换韵、对仗工整、结构严谨的特点。再重点品读上、下片的尾句,指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读出该词尾句点情的韵味。接着根据“正向强化”和“反向强化”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赏析该词的意象及其修饰语的运用。最后,抓关键词“兴”研读出该词中词人秦观的“豪兴徜徉”,意在诵读中理解词义、欣赏词风。 
内容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整本书阅读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阅读教学应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个体素养展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教师们普遍理解并接受新课标的相关规定,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困难重重,推进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发展,需要明确其教学特点,论证其教学价值,规范其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整本书阅读 阅
内容摘要: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载体,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与信息媒介,因此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致力于提升全体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要通过阅读教学积累语言、丰富文化、发展思维、积淀语感,并通过阅读教学学习写作,增强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途径   阅读就是借助文本的语言文字,从中获取诸多信息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必须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主题概括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对小学语文阅读中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增速,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出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语文授课需要进一步强化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锻炼自身的文学应用能力,丰富写作技
阅读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一项重要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教学应以老师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的语文教学阅读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文中提到的整本书指统编教材七-九年级中必读名著、自主推荐名著以及课外选读作品。阅读整本书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丰富语感和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基于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笔者从书目的选择、课程的实施来谈统编教材七-九年级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望能给一线的老师以借鉴。   关键词:整本
乡村学校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教师没有认识到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的重要作用,没有引导学生挖掘乡土文化,致使学生对乡土资源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致使作文素材缺乏、作文语
内容摘要:整本书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深远的课程与教学价值,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佳渠道。反观当今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存在讲座式代替阅读式、碎片化的浅阅读方式等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当前整本书阅读现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倡导阅读过程系统化、阅读方法科学化。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阅读策略 中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