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才能适应数学课程改革呢?最近我认真研究了新课程标准,认为要适应数学课程改革,关键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自觉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积极引导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为此,教师必须尽快适应新课标,避免拿着新课本走老路的现象,那么就要做新型的老师。
关键词:数学 课程改革 角色转变 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6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施课程是教师根据自己对预期课程的理解和自己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因此预期课程设计好了,而教师不能按要求去实施,那么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说: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为使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提高教师的能力、转变数学教师的角色、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很重要的,为此我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教师的能力
教师要有灵活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和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能力。我们的数学教材根据新课标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原来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双基”是我们的特长,但“双基”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如“代数运算的熟练和逻辑推理的严谨”虽然是双基的两个基本点,但归纳、猜想、创新的思维方式,广阔的数学视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都成了“新双基”的有机组成部分。再如,新增的蕴涵着全新教育理念的“课题学习”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解决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数学教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数学新增设的“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增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都要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和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数学教师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是不行的。还要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提高能力。
二、转变教师的角色
(一)教师要做导演、不做演员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学生经历数理化再创造的过程,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学习数学中学习数学”,传统的学习模式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总是习惯和热衷于自己当演员,让学生当观众,学生只能袖手旁观,即使学生动手,也是对教师灌输的公式、定理的强化训练和模仿练习。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应付,无法展开思维。教师讲课形象生动,甚至表演的惟妙惟肖,但却犯了教书之大忌——角色错位,越俎代庖。新课程中的做一做、试一试、议一议、猜一猜等形式的内容贯穿整个教材,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做导演,利用教材这个脚本。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学生当演员,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通过问题的创设、探究、交流等环节的学习活动,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增强学生的悟性,提高学生的谈究学习技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创新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学活动把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的求知精神传给学生,满足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发展。
(二)教师要当雕塑家,不要当园艺师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了发展学生个性。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多教师培育学生就像园艺师。手持剪刀从早到晚不停的修剪,把原本千姿百态的幼苗都剪成统一的模样。在21世纪的今天,高度信息化需要的是创新人才。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包括学生的爱好、情感态度及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心声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功。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张扬和素质的提升,必须由园艺师转变成雕塑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他们千姿百态,百花齐放。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和地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
三、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应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直线化前沿结构。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的改革,职业中专的教学教师应该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职业技能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对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对教师角色转变的准备都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数学 课程改革 角色转变 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6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施课程是教师根据自己对预期课程的理解和自己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因此预期课程设计好了,而教师不能按要求去实施,那么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说: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为使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提高教师的能力、转变数学教师的角色、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很重要的,为此我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教师的能力
教师要有灵活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和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能力。我们的数学教材根据新课标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原来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双基”是我们的特长,但“双基”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如“代数运算的熟练和逻辑推理的严谨”虽然是双基的两个基本点,但归纳、猜想、创新的思维方式,广阔的数学视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都成了“新双基”的有机组成部分。再如,新增的蕴涵着全新教育理念的“课题学习”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解决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数学教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数学新增设的“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增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都要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和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数学教师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是不行的。还要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提高能力。
二、转变教师的角色
(一)教师要做导演、不做演员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学生经历数理化再创造的过程,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学习数学中学习数学”,传统的学习模式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总是习惯和热衷于自己当演员,让学生当观众,学生只能袖手旁观,即使学生动手,也是对教师灌输的公式、定理的强化训练和模仿练习。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应付,无法展开思维。教师讲课形象生动,甚至表演的惟妙惟肖,但却犯了教书之大忌——角色错位,越俎代庖。新课程中的做一做、试一试、议一议、猜一猜等形式的内容贯穿整个教材,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做导演,利用教材这个脚本。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学生当演员,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通过问题的创设、探究、交流等环节的学习活动,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增强学生的悟性,提高学生的谈究学习技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创新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学活动把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的求知精神传给学生,满足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发展。
(二)教师要当雕塑家,不要当园艺师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了发展学生个性。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多教师培育学生就像园艺师。手持剪刀从早到晚不停的修剪,把原本千姿百态的幼苗都剪成统一的模样。在21世纪的今天,高度信息化需要的是创新人才。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包括学生的爱好、情感态度及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心声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功。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张扬和素质的提升,必须由园艺师转变成雕塑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他们千姿百态,百花齐放。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和地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
三、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应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直线化前沿结构。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的改革,职业中专的教学教师应该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职业技能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对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对教师角色转变的准备都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