铥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抗凝状态下高龄高危膀胱肿瘤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铥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抗凝状态下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接受长期抗凝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26例,其中伴脑梗死16例,冠心病7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3例;在不停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情况下使用铥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天数、术后住院时间、2年内膀胱肿瘤复发率、术后并发症。 

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肿瘤分期,手术时间(29.1±12.8)min,术中出血量(29.4±16.9)ml,术后膀胱冲洗天数(1.25±0.55)d,住院天数(5.51±1.06)d。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分别为(131.35±6.57)g/L、(129.75±11.05)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4,P>0.05);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2.50±0.25)s、(12.44±0.27)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8,P>0.05)。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2年,复发2例,均为异位复发。 

结论

铥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无需停服抗凝药物,对接受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血浆骨桥蛋白(OPN)、血清脂蛋白a〔LP(a)〕、血浆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poB/ApoA1)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血浆OPN、LP(a)、ApoB/ApoA1进行检测,分析血浆OPN、LP(a)、
目的探讨导引功法组方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 方法选取VD患者75例,随机分为功法治疗组、认知训练组、联合治疗组各25例,疗程3个月,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评价指标。评价3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经3个月治疗干预后,功法治疗组、认知训练组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科医生对门诊下尿路症状(LUTS)认知和诊疗现状。 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全国15个城市对1 056名老年科医生进行LUTS相关行为、态度、技能和知识方面(BASK)的问卷调查,通过了解中国老年科医生对LUTS定义、病因、诊断及治疗现状的认知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参与者对老年LUTS诊疗的认知,强化实践,从而推动老年LUTS诊疗规范化发展、提高老年LUT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 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目标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输液,目标组患者术中采取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液体出入量、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以及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目标组和常规组患者胶体量(832.3±216.6)ml和(1
目的为进一步改善老年肿瘤患者医疗管理质量,了解老年专科医生和肿瘤内科医生对于老年肿瘤患者管理和治疗的态度与观点。 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填写方式对四个单位老年病区进行调查。共发放14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8份。受访医生中肿瘤内科医生和老年科医生各64名。 结果在治疗现状方面,9.38%(6/64)的老年科医生和25%(16/64)的肿瘤内科医生认为治疗适当。39.06%(25/64)的老年科医生在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浓度变化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和价值。 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北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老年AHF患者75例,于入院时和入院后72~96 h分别检测外周血血清ST2水平。并纳入38例健康查体者(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70~80岁)为对照组,所有病例随访1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和或再次因AHF入院。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