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长期以来,我校生源主要是来自官塘本地的农村孩子。近年来,随着官塘新城的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占我校学生的60%以上。我们始终认为: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关注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此,我校始终把学生的体育锻炼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把强化学生体质融入学校发展目标之中,逐步形成了“阳光心态、健康体魄、快乐学习”的校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和体育锻炼规范有序。现将我校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宣传引路,让“健康体魄”浸润孩子的心田
我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和橱窗、板报等形式对《标准》每年的测试项目以及锻炼方法进行科学、系统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让孩子们懂得: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健康体魄”,也才能为“快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去年11月结合 “行在南山”体育节活动,我校举办了“行在南山”学生体质自我训练征文活动,通过征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孩子们在自我畅谈中进一步提高对《标准》的认识,从而激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衔接,让体育锻炼融入各项活动之中
学生体质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测试的结果。测试结果只是一个指标性的数据,而学生体质的提高更依赖于日常的活动,体现于日常活动之中。只有日常活动开展好,才能确保学生锻炼时间,激发学生锻炼热情,也才能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为此,我校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与运动竞赛相结合。通过这种有机的衔接和融入,不仅增强了孩子们日常锻炼的意识,更延展了锻炼的方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机制,让《标准》贯穿于常规教学之中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体育教师队伍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是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的关键。一支良好的体育教师队伍不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参谋,更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策划者和实施者。为此,我们十分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了一支思想、业务精良的体育教师骨干队伍。去年,我校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又专门招聘了一位足球专业的代课教师,以增强校园足球试点工作的教学、训练、比赛的力量。
1.做细体育常规工作。体育教研组是学校组织开展体育工作的参谋,我校明确体育教研组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教研组制定了年(期)中体育工作实施、落实、检查、评比的相关规章制度;注重年(期)终总结、考核工作,通过总结检查,找差距、排不足、促提升。同时,认真做好体育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建好学校体育台帐。
2.做精体育日常管理。加强常规管理,形成规范,是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基础。体育教师是体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我校对每一位体育教师每天从早锻炼(运动队业余训练)、广播操(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都做了具体分工,包括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课外活动的安排等都明确到人,使每个体育教师都清楚自己的职责,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
3.做实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树立体育新课程的理念,加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我校提出了专职教师上示范课,兼职教师上规范课的要求。同时对体育课请假的学生有严格的审查手续,例如生病了要请他们把病历带过来看,坚决不允许无故不上体育课。
四、科学施教,让体育教学激发无穷的活力
我校在体育教学中注重科学施教,把“目标设定方法” 和“分组训练法”有机结合起来,融入体育教学之中。
“目标设定方法”简单而言,就是通过自我调整的方法,起到“内部激励” 的作用,使学生在没有物质奖赏和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努力训练,完成目标。 “分组训练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为了共同提高身体素质,同学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帮助,于是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联系,这就构成了一个小的群体。“分组训练”之所以效果显著,就是利用了群体对个体行为的良好的促进作用。孩子们在分组训练中,有更多的智慧、知识和信息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集思广益,产生较多的训练方法。训练方法多样,孩子们训练情绪提高,组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从而提高了训练效果。
学校对体育教师安全方面的培训和对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明确安全责任,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我校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促进我校体育工作的新提升。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行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校体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再上新台阶。
一、宣传引路,让“健康体魄”浸润孩子的心田
我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和橱窗、板报等形式对《标准》每年的测试项目以及锻炼方法进行科学、系统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让孩子们懂得: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健康体魄”,也才能为“快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去年11月结合 “行在南山”体育节活动,我校举办了“行在南山”学生体质自我训练征文活动,通过征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孩子们在自我畅谈中进一步提高对《标准》的认识,从而激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衔接,让体育锻炼融入各项活动之中
学生体质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测试的结果。测试结果只是一个指标性的数据,而学生体质的提高更依赖于日常的活动,体现于日常活动之中。只有日常活动开展好,才能确保学生锻炼时间,激发学生锻炼热情,也才能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为此,我校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与运动竞赛相结合。通过这种有机的衔接和融入,不仅增强了孩子们日常锻炼的意识,更延展了锻炼的方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机制,让《标准》贯穿于常规教学之中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体育教师队伍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是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的关键。一支良好的体育教师队伍不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参谋,更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策划者和实施者。为此,我们十分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了一支思想、业务精良的体育教师骨干队伍。去年,我校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又专门招聘了一位足球专业的代课教师,以增强校园足球试点工作的教学、训练、比赛的力量。
1.做细体育常规工作。体育教研组是学校组织开展体育工作的参谋,我校明确体育教研组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教研组制定了年(期)中体育工作实施、落实、检查、评比的相关规章制度;注重年(期)终总结、考核工作,通过总结检查,找差距、排不足、促提升。同时,认真做好体育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建好学校体育台帐。
2.做精体育日常管理。加强常规管理,形成规范,是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基础。体育教师是体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我校对每一位体育教师每天从早锻炼(运动队业余训练)、广播操(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都做了具体分工,包括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课外活动的安排等都明确到人,使每个体育教师都清楚自己的职责,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
3.做实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树立体育新课程的理念,加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我校提出了专职教师上示范课,兼职教师上规范课的要求。同时对体育课请假的学生有严格的审查手续,例如生病了要请他们把病历带过来看,坚决不允许无故不上体育课。
四、科学施教,让体育教学激发无穷的活力
我校在体育教学中注重科学施教,把“目标设定方法” 和“分组训练法”有机结合起来,融入体育教学之中。
“目标设定方法”简单而言,就是通过自我调整的方法,起到“内部激励” 的作用,使学生在没有物质奖赏和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努力训练,完成目标。 “分组训练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为了共同提高身体素质,同学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帮助,于是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联系,这就构成了一个小的群体。“分组训练”之所以效果显著,就是利用了群体对个体行为的良好的促进作用。孩子们在分组训练中,有更多的智慧、知识和信息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集思广益,产生较多的训练方法。训练方法多样,孩子们训练情绪提高,组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从而提高了训练效果。
学校对体育教师安全方面的培训和对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明确安全责任,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我校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促进我校体育工作的新提升。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行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校体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