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管理制度走向高效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与管理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而教学又离不开管理。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现在不少中小学校的管理者已不满足于实现有效的管理,而是要追求高效的管理。笔者根据学校实际,在实现学校高效管理方面,尝试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制度本身高效实施的前提条件。一个学校的正常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学校作为一个师生发展的共同体,如果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完备性和严肃性,教学就可能是一盘散沙,仅有的一些制度也可能只是流于一种形式,不可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教育教学涉及的诸多方面以及影响教育教学的各种因素,并且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规范的制度,使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样才有可能使学校管理制度高效实施。
  二、注意对管理制度本身的管理,坚持与时俱进
  管理制度要高效实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要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今的社会形势日新月异,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必然会出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仅要制定和运用制度对师生个人进行管理,而且还要对管理制度本身进行管理。不可否认,任何一项制度制定出来,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但是如果学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新情况,提出了新问题,原有的管理制度已不适合新的教育教学要求了,这时仍维持原有的规章制度,而不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修改、补充或废除),则这样的管理制度只会对现有的教育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结果有效也谈不上了,当然更不用谈高效了。
  三、学校的管理者要坚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管理制度是学校的管理者制定出来的,有不少制度是要求学校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当然也包括管理者本人。如果管理者把管理制度制定出来后,就凌驾于管理制度之上,不去积极遵守,甚至违反管理制度,则管理制度的实施不可能是高效的。即使被管理者迫于某種压力而勉强认同或表面上遵守,但他们内心里也可能是反对,甚至是抵触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正是说的这个道理。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确立“平等、民主、和谐”的管理理念,努力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把管理制度真正落实下去。
  四、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把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不少中小学校已经或正在建立起较完备、较规范的管理制度。但完备、规范的管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高效的管理。学校管理的核心和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要使管理高效,就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学习的积极性,而前提是必须从师生作为教学主体的需求出发,以师生的发展为本,让广大师生主动地参与管理、接受管理、自我管理,提高管理的执行力。管理者要善于跳出“制度”来管理、落实制度,不要总是用制度去压人,去指令人,去约束人,要把学校的“硬”管理(制度管理)和“软”管理(人文管理)结合起来。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师生、理解师生、关心师生、服务师生,使师生从内心里理解和认同管理制度,自觉地遵守和执行管理制度。高效的管理,应该是在制度化的科学管理基础上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这是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从校本实际出发,研究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向“名校”学习、到“名校”考察、去“名校”取经成了近年来不少中小学校成功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学习、借鉴名校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使用名校的一些科学的管理措施,这是值得提倡的,也不失为一些相对落后的学校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但问题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学校的管理者看来,“名校”的一些管理制度和方法似乎成了学校发展的“灵丹妙药”,今天把这个省、市“名校”的管理制度拿来,明天又把那个省、市“名校”的管理经验搬来,结果到头来在管理制度上没有自己的一点特色,高效的管理根本不可能实现。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学习和借鉴一些外地、外校的管理经验,必须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把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与本校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绝不能照搬照抄。各校有各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管理制度一定要注意它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尽可能地依据本校的实际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否则再好的愿望也可能落空。
  总之,管理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们学校的管理者只有在管理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学校的管理制度真正得到高效的实施和高效的运行。
其他文献
说起奉献,首先想到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教师是苗圃辛勤的育苗人。教师的职责艰巨复杂,教师的工作平凡辛苦。在教师这一职业岗位上我已工作快二十年了,我深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淡名利、承重负、操伟业,不求显赫,从事教育工作必须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甚至自我牺牲的精神。教师辛勤劳动的深远意义在于培养新一代人才,因此人们都说教师肩负着人类的希望。  教师首先应该教书育人。“教书”
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家庭背景各异、性格有差别、经济条件不一样且思想意识模糊的孩子,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成人、成才。可是,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主观期望的影响,学生作为个体应有的思想、情感、想象等都被无形地压制,这就对班级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班主任必须要学会和家长沟通,变革他们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积极作用。本人结
网络教学如一缕春风,吹醒了新时代的教师,启发了大家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网络教学又如一池清水,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变得灵活而精彩;网络教学又如一剂催化剂,使网络时代的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在这个教学理念全新改变的浪潮中,网络走进了数学课堂,成了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网络,对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等方面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网络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带着满腔的抱负想在工作中大展拳脚。
本人参加工作16年来,经历了很多事情,其中对校领导的工作有一点儿不成熟的个人看法,想与大家讨论一下。  一、重导轻罚、因势利导,慎用领导权力  1.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诠释引导与指导的功效  “教师看领导、学生看教师、社会看学校”,领导的言行不仅会影响一所学校的教风学风,甚至影响一所学校在所在地的社会形象。  领导应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早退,不在工作日饮酒,不在校园内吸烟,不在课堂接打手机,听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