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使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ang34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静脉滴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62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使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31例(试验组),围手术期未使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31例(对照组)。患者均于术前1 h,主动脉开放后2、6、24和72 h采静脉血,检测血清心肌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室舒张内径(LVDD)、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LVEF)]。

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AST、LDH、CK和CK-MB水平于主动脉开放后均明显升高。血清AST、LDH和CK水平于主动脉开放后24 h达高峰,且试验组血清CK、AST和LDH水平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低(P < 0.05)。两组血清CK-MB水平于主动脉开放后6 h达高峰,且试验组血清CK-MB水平在主动脉开放后6、24和72 h均较对照组低(P < 0.05)。两组患者术前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试验组SV、CO和LVEF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LVDD较对照组明显减小[SV:(70.93 ± 9.72)ml比(65.07 ± 6.81)ml、CO:(5.32 ± 0.98)L比(4.29 ± 0.91)L、LVEF:(57.87 ± 8.92)%比(52.68 ± 7.31)%、LVDD:(55.67 ± 4.12)mm比(62.85 ± 5.7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降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对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Fourier分析法对比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矫正近视散光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FS-LASIK及TPRK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共267例(453眼),其中FS-LASIK组137例(228眼),TPRK组130例(225眼)。分别收集术前及
目的评价血栓四项包括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联合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恶性肿瘤患者904例(恶性肿瘤组),健康体检者200例(健康对照组)。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