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方法研究了雌性大鼠延髓和脊髓内雌激素受体(ER)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mGluR1)的分布与共存,以探讨在受体水平神经与内分泌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
【机 构】
:
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方法研究了雌性大鼠延髓和脊髓内雌激素受体(ER)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mGluR1)的分布与共存,以探讨在受体水平神经与内分泌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链霉亲和素ABC法显示ER免疫反应产物呈棕色,mGluR1免疫反应产物呈蓝黑色.ER和mGluR1在脊髓和延髓有广泛的分布:在脊髓的颈、胸、腰段,ER分布于腹角、背角和侧角;mGluR1的分布与ER相似,但以腹角和背角较为丰富.在延髓,ER分布于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和网状结构;mGluR1的分布与ER相似,但在数量上有差别.此外,在延髓和脊髓ER和mGluR1广泛共存于许多神经细胞内,即存在着双标细胞.结果提示:雌激素和谷氨酸可通过共存于同一神经细胞的受体,进而在信使、基因和转录水平相互作用,调节神经细胞的机能活动.
其他文献
以曼氏血吸虫28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有效抗原肽P141为先导肽,通过分别改变在结构上、Chou-Fasman构象参数上和亲水性上相似的氨基酸残基设计并合成了4个类似物,通过ELISA法测定了它们对血吸虫表膜抗原多克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做为生命科学一项最伟大的工程,以其鲜明的创新和前沿性推动并改写了21世纪生命科学的进程。随着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基因组学这门学科的大门已完全
目的 观察血吸虫pVAX1/SjRPS4·CB多价疫苗对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55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pVAX1/空质粒组
记述了1994年采自新疆布尔津、贾登玉、南山林场等地部分植物寄生真菌的35个种.从采集的标本中初步鉴定出35个种,其中白粉菌16种,锈菌13种,其他菌类6种.其中有5个种为新疆新
分析高维空间的拓扑特性,并给出高维空间的标准作图法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有机分子结构的高维空间拓扑编码方法。这种方法以不同的上标符号代表不同的非氢原子,再根据有
运用多种方法分别制备了大鼠肝扫描电镜样品,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的方法,分别适用于观察大鼠肝超微结构的不同侧面,要全面了解肝构建时的超微结构,必须综合利用
对能量生态学的最初研究和近代进展分类加以描述.其成果分列为:能量环境、能量代谢、热值的测定和能量分配、能量流动及综合分析等方面.
The initial study of energy ecology
为了研究一氧化氮在血吸虫病肝损伤发病中的作用,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家兔(n=40)经皮肤感染血吸虫尾蚴后8、12、16、20、24周家兔肝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巨噬细胞(CD68)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与定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继而采用荧光直读法测定CETP基因DNA序列,首次发现一频发CETP基因突变点,即CETP第405位异亮氨酸残基(Ile)为缬氨
为探讨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与癫痫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脑电图就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对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质、海马Fos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与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