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可能性与影响因素关系探讨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n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使得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还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今后创业的可能性普遍不高。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可能性的各项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期待以此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能力,从而在创业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可能性 影響因素 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实行,在有效地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同时,也给毕业生就业市场带来了重重压力 ,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问题。2008年大学生达559万人,就业率仅为35%,2009年国家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11万人,我国面临的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通过鼓励创业来带动就业已经成为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倾向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从创业背景、创业意识、创业影响等七个方面共设计了30道题对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可能性进行了问卷统计调查,对于每个小题的不同答案,都有不同分值,通过分值的计算,更加准确的反映学生的情况。我们总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63份。根据调查提供的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在容量为163的总体中,男生占46.012%,女生占53.988%;大一学生占6.749%,大二学生占21.472%,大三学生占71.779%;调查对象的专业覆盖了财会、旅游、酒店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计算机、机械、模具设计等各类文科和理工科专业。
  1.自主创业意识方面,被调查者中有49.080%考虑过自主创业,有50.920%没有考虑过自主创业。面临就业前景,大约一半的高校学生考虑过自主创业,而也有超过一半的人没有考虑过自主创业,这与毕业就业前景有关,也与我国队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的力度不够有关。
   2.今后创业可能性方面,调查对象中有12.270%认为今后将创业付诸行动的可能性为0,38.650%的人创业的可能性为25%以下,32.515%的人创业的可能性在25%到50%之间,11.656%创业的可能性在50%到75%之间,3.068%创业的可能性在75%到100%之间,仅有1.841%的人认为自己今后创业的可能性为100%。由此,不到20%的人今后创业的可能性高于50%,这说明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自主创业停留在想法上。2008年4月19日的新华电讯报道,全国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的比列仍然占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可见,我国多数高校学生有创业的想法,而真正行动起来的微乎其微。
   3.创业影响因素方面,被调查者中有74.847%选择了资金因素;有46.626%认为创业的风险和相关的社会经验是影响他们创业的因素;有44.785%觉得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影响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有38%选择了创意,即是否有好的创意会影响他们创业的可能性;34.365%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27.607%认为就业环境会影响他们的创业的可能性;24.540%认为专业也是影响创业行为的因素;23.313%觉得家庭的支持会影响到他们的创业行为;20.851%在创业前会考虑到创业的辛苦;15.337%创业前会考虑是否有国家政策的支持;4.908%认为创业培训是影响创业行为的因素;3.068%认为社团活动是影响创业可能性的因素。
  由此可见,资金是影响大多数高校学生的最主要的外在因素,其次是创业的风险、社会经验以及自身能力与性格,也就是说,如果有资金,风险小,有相关的社会经验以及自身能力与性格好的话,无疑会大大提高大部分高校学生创业的可能性。创意对较大部分高校学生创业的可能性影响也较大,有好的创意是促使创业意识转化成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部分高校学生创业的可能性影响因素,创业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支持。就业环境对高校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也是较大的。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认为社团活动和创业教育培训是影响创业可能性的人相对较少,在校期间的社团活动对自主创业的影响是较小的,而创业教育培训是实施创业行为的理论指导,理论上应当对创业的可能性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较少的人意识到这点,这可能与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不够有关。较少的人创业的时候会考虑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这与高校学生对国家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的了解程度有关。创业的辛苦和所学的专业对高校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是不明显的。还需要强调的是,关于家庭的支持是否为影响创业的因素的调查中,少部分人考虑了这个因素,这说明家庭的经济状况已经不是影响高校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了,当代高校学生更多的是从创业本身和自身素质去考虑是否创业。
   4.自主创业经历方面,48.466%的人做过兼职;3.068%自己创过业;47.239%既没有做过兼职也没有自己创过业;0.614%既做过兼职也自己创过业。由这些百分比可以看出,在校期间有过创业经历(包括兼职)的高校学生是比较多的,这不仅对高校学生的自立能力也对他们今后创业可能性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5.创业教育或创业环境方面,调查对象中有45.399%听过相关的讲座或课程;4.908%参加过相关的创业大赛(如“挑战杯”);4.908%听过相关的讲座或课程也参加过相关的创业大赛;0.614%听过相关的讲座或课程和接受过专业的创业培训;0.614%参加过相关的创业大赛和接受过专业的创业培训;43.55%没有接受任何创业教育培训。由这些比例我们可以想到,学校和社会应该增加对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对高校学生的创业支持的力度,积极地影响高校学生的创业行为,带动更多高校学生自主创业。
   6.对国家创业扶持政策了解方面,27.607%对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从没有关注过,70.552%对此的了解也相当少,1.841%对此经常关注,比较了解。总体来说,高校学生对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的了解程度是很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创业的可能性。
   7.周围环境对其影晌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准备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人是比较少的,见表二。周围人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的比例对个人创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影响的。
  二、高校学生创业可能性影响因素的计量回归分析
  (一)对回归方程和变量的说明
  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今后创业的可能性各有不同。根据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本文将被调查者今后创业可能性的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Y,是数值变量。将被调查者的平均家庭月收入、性别、是否有创业经历、是否有过创业培训、对相关创业政策是否了解、对就业形势的估计、周围人创业的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其中家庭收入和周围人创业的比例是数值型变量,其余为分类变量(哑变量)。本文将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形式为:
  Y=β0+βwage+c(1)wage2+β2femal+β3exp+β4train+β5know+β6situa+β7arou+c(7)arou2+ξ
  其中,解释变量的含义是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可能性的影响因素。各个系数βi表示解释变量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可能性Y的影响,其值等于Y的变化量,正的系数表示该解释变量有利于高校学生创业可能性的提高,负的系数则有相反的影响。ξ表示随机干扰项。
  对分类解释变量的说明:性别的基准变量是“女性”,即当被调查者为女性时,则观测值取1,被调查者为男性时,观测值为0;是否有过创业经历的基准变量是有创业经历(包括兼职),有创业经历观测值为1,没有则为0;是否有过创业培训的基准变量为有创业培训(包括听相关的讲座或课程、参加相关的比赛、参加专业的创业培训),有过创业培训的观测值为1,没有则为0;对相关政策是否了解的基准变量为对相关政策了解(包括知道一点和非常了解),对相关政策了解的观测值为1,不了解则为0;对就业形势的估计的基准变量为就业形势好(包括一般和好),对就业形势的估计为好的观测值为1,差则为0。
  本文使用SSPS进行回归分析,使用的是Enter方式,回归结果见表三。
  (二)对计量回归分析结果的说明
  由表三中回归分析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到,各解释变量的系数的t统计量的值绝对值大部分较大,显著性水平大部分小于0.05,表明本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得到:(1)被调查者平均家庭月收入对其创业可能性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并且wage的系数(正的)较小,对创业可能性的影响不大。(2)女性对高校学生创业可能性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并且femal的系数比较大,对创业可能性的影响较大,系数为负值,即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男性创业可能性比女性要高。(3)有创业经历对高校学生创业可能性的影响也是显著的,exp的系数较大,对创业可能性的影响较大,系数为正值,即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有创业经历时高校学生创业可能性比没有创业经历时要高。(4)有过创业教育培训和对相关政策了解对创业可能性的影响不显著,并且系数(正的)很小,对创业的可能性的影响不大。(5)就业形势好对创业可能性的影响是显著的,系数为正,对创业可能性有积极的影响。(6)周围创业人的比例对创业可能性的影响是显著的,系数为正,且较大,说明周围创业人的比例越大,高校学生创业的可能性越高。
  参考文献:
  [1]袁卫等.统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费剑平等.计量经济学[M].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
  [4]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因、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2
  [5]丁三青.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
  作者简介:
  欧陽斌(1975年—)籍贯:湖南省娄底市职称:副教授、会计师, 学位:中南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职业教育。
  *湖南省软科学项目:“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培养机制研究》(2010ZK3121)阶段性成果(主持人:欧阳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文字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字体是文字的呈现媒介,具有自身的图形表象形态。本文是从图形化字体、字体设计、字体设计与图形化表现的关系等方面剖析字体设计图形化在视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是提高学校师资力量,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基于高校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建立切实可行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