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胁迫下黄腐酸对玉米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的影响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kj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不同浓度的黄腐酸浸种处理玉米自交系B73种子,2叶1心时用10%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3叶期测定干旱相关生理指标,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DNA甲基化模式及水平.结果 表明:各处理组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别为74.83%、73.05%、76.50%;各处理组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单态性分别为25.17%、26.95%、23.50%.各试验组的总甲基化率分别为75.14%、77.02%、74.57%;半甲基化率分别为18.01%、23.39%、18.66%;全甲基化率分别为57.95%、57.13%、53.63%、55.91%.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更好地开发利用苏打盐碱土,针对苏打盐碱土可溶性盐含量、pH、交换性钠含量高以及土壤结构松散等特点,以吉林省前郭县套浩太乡碱巴拉村北重度苏打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实验室模拟田间泡田试验,向盐碱土中分别添加2种不同剂量的化学物质(改良剂)——硫酸铝和腐殖酸,与不加改良剂土壤(ck)的理化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改良剂后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土壤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善。经添加不同改良物质再次泡田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不同农业废弃物还田及不同还田量在0~100 cm土层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还田对土壤全氮含量均表现为耕层土壤最高,随土层加深全氮含量逐渐减少,其中鸡粪还田对土壤全氮的含量影响最大,这表明农业废弃物与无机氮的配施在一定适宜的比例条件下,可以较为明显地提高土壤中全氮的含量。在施入等氮的条件下,土壤中铵态氮含量的变化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