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下应急科普模式的重要转变——以非典和新冠肺炎为例

来源 :科普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zi229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以下简称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结合数字互动服务“2-3-6”模型,对融合媒介环境下科普工作的新要素、新平台和新形态重新进行了梳理。通过对两次疫情的对比,提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普的三大转变:信息从多次断点续传到全程实时“直播”、媒介从单一渠道呈现到全息真实再现,以及公众从被动接收理解到主动全员参与等,希冀为当前应急科普模式的构建和创新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在采用哈特曼法测量的自动对焦式焦度计中,哈特曼光阑具有选择光线和决定测量分辨率的作用,其孔径大小和孔间距直接影响CCD接收器上成像光斑质量从而导致光斑位置测量误差。根据哈特曼光阑上圆孔的排布方式建立了目标函数模型,利用孔径光阑衍射干涉光学理论结合Matlab仿真确定了变量模型,以枚举法作为极值搜寻方法,完成了优化光阑圆孔最佳孔径的程序编制,求得一定测量面积内哈特曼光阑最佳孔径,并搭建基于哈特曼法测量镜片的实验平台,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此方法求得的最佳孔径值的可靠性。
为了研究高温目标在短波红外波段内的发射率光谱特性以及发射率与温度的关联规律,以高温石墨板为例在暗室环境中使用光谱仪测量其辐射亮度及使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并基于黑体辐射定律获取高温石墨板在9组不同温度下短波红外波段(1300~2500 nm)的光谱发射率,同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温度分组下发射率的差异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发射率光谱曲线的形态基本一致,发射谷和发射峰分别在2200 nm和2380 nm的波长处;随着温度的升高,发射率呈降低趋势;在信度为0.05的情况下,不同温度分组的发射率
利用光学凹型透镜中功能曲面对太阳光线传输的重新分配能力,提出在腔体接收器前端安装凹型石英窗(凹透镜)以改善能流均匀性。为此,采用一种联合光线跟踪方法和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优化凹透镜的几何尺寸和安装位置,改善碟式系统的能流均匀性。对于4种典型的二次曲面和三种曲面布置方式组合的12种凹透镜,详细分析凹透镜改善碟式系统能流均匀性的有益效果和特点,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碟式系统中增加优化的凹透镜不仅能够显著改善腔体接收器的能流均匀性以及降低局部能流的峰值,还能够获得优异的光学效率和直接有用能率,优
【设计思路】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是一部1902年发表的童话。在阅读的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通过梳理人物和情节达到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并发现文字背后的现实意义。 以下是初步的教学设想:  1.关注环境。关注沙精出现的周边环境、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和环境,以及英国特有的风俗礼仪。  2.感知人物。五个孩子各具特点。感知每个人的个性,每个人的愿望,每个人对待困难做出的反应,每个人得到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题目、认识作者、观察封面、观察目录,让学生学会书册知识,并有所发现。  2.通过入情入境讲故事,让学生掌握听读的阅读策略。  3.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反复写法  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如何认识一本书  师:我姓付,我是来自珠海的一名老师。今天27班的同学们听我讲个故事,特别轻松,特别好玩。(出示书籍)就是这本书,有读过的吗?你都是跟谁读的?说说看。  生:我跟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