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下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学科的教学)[1]。其内涵因国家、地区而异。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主要是用英语。
实施双语教学,有利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多元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获取国外先进科技成就的能力,培养大批能够熟练应用外语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的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双语教学是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加强专业课双语教学师资建设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包括表述专业知识、分析专业理论。因此双语师资的素质是决定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双语教师必须是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俱佳,能够在中文与英文两个平台上自由转换。对于专业课双语教师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求具有开阔的专业视野和全球意识,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应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高校双语教学的理想师资,原则上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外籍教师和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目前,这两类人员在大多数高校都极为匮乏,大多外籍教师不具备专业知识,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普通教师,长期处在母语环境中,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很难做到驾轻就熟,造成师资成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遭遇的瓶颈问题。
高校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双语师资培养计划,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确定培养对象,制定和实施具体培养方案。二是建立各专业双语教学小组,负责编制课程大纲、处理课程间的衔接、交流教学信息,系统化、规范化地开展双语教学;三是聘请外籍教师或留学国外多年的华裔教师为客座教授,讲授专业课或开设讲座,增强双语教学的氛围;四是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双语教师相对于用汉语授课的教师来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大得多,备课工作量也远大于汉语授课。而且双语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不一定能得到学生好评。所以,学校应对于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在工作量计算、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激发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双语教师自身,更要努力提高英语和专业水平。实施双语教学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双语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备课,通过大量收集和阅读英文原版的专业书籍、论文资料等,对教学内容吃透,尽量用地道的英文组织课堂教学。每一堂课都要加倍认真对待,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使用英文时尽量采用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
选择合适的专业课双语教学教材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在双语教学中选好教材非常重要。教育部要求,有条件的高校要直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3]。国外知名大学的外文原版教材语言纯正,视野开阔,阅读量大,可读性强,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在教材中都有反映。选用这样的教材起点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教材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潜移默化学习英语的好环境。国内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在许多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教材选用上都是这样做的。
然而,对于一般普通高校而言,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也会遇到不少问题。首先是国内英文原版教材可供选择的太少,批量发行的更是屈指可数,其次是学生对厚重的原版英文教材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在许多专业课程方面各国规范各不相同,符号系统、单位都不尽相同,而且许多专业课与本国现行规范联系密切,中英版教材内容有很大不同,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仍在国内谋职,首先应熟悉本国规范。为此,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原版英文教材授课,同时以中文教材为补充,对比讲解。二是选择采用国内以本国规范为基础的自编英文教材。但是目前国内许多专业课并没有英文版教材出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掌握大量英文原版教材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自行编写适合本专业的英文版教材,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专业课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英语学习与专业理论学习的关系,合理进行课程设置。专业课双语教学不是外语教学,其要旨还是要教授基本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初开双语教学课程,大部分学生难免遇到语言障碍,需有一个过渡期。可以在开设双语专业课之前,先修与该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接近的专业英语,将专业英语作为双语教学的基础。
学校开设专业双语课程,要根据专业设置和教师、学生的条件,有选择、分层次地逐步实施双语教学,从专业需求出发,选择某些教学条件好的课程进行试点,并逐步摸索出适合本校本专业双语教学的方案。比如首先对一些精品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因为精品课程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可以较好的辐射和带动其它专业课程实现双语教学。高校推行双语教学,一门两门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并不能代表什么,真正能够实际起到作用的是使双语教学形成体系,而不是孤立的单门课程,每个专业应该连续系统地开设多门双语课程,使学生不断地处于双语教学的氛围中。各门课程协调进行,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整体,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双语教学效果的显现。
专业课双语教学方式要灵活
专业课双语教学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要根据专业特点,教师的知识水平,学生对外语的掌握程度等多方面予以综合考虑,不断调整其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是所有教学推崇的方式,在双语教学中更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双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可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可以在教学中采用素材丰富的由动画、图片、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有意识地在讲课中插入配有英文画外音的演示视频,或在课间播放国外的教学录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给学生以感染和启发。另外,由于学生看英文的能力普遍高于听英文的能力,在讲授的同时辅以屏幕显示相应内容,使得学生不仅对所讲内容能够较好地接受,同时还加深了对相关英语词汇的认识和印象,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在授课方法上有些教师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单词解释和句子翻译上,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解却不够重视;有的教师拘泥于教材和讲义,甚至被语言束缚了自己的授课水平的发挥,导致课堂上缺乏学生的参与,缺乏互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双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一般知识和复习性内容使用英文讲解,而对难懂的内容,视学生接受情况可以穿插中文,使学生实现一个循序渐进的接受双语教学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多提问或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表达。可以通过举行英语学术报告,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
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和必然发展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双语人才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国际先进科技的速度大大提高,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引进及本国技术的创新。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不断探索,循序渐进,创建出有自己特色的双语教学之路,努力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RICHARDSJC.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双语教育原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白越.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究,华北科技学院学报[J],2007年4卷B03期:113-114.
实施双语教学,有利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多元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获取国外先进科技成就的能力,培养大批能够熟练应用外语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的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双语教学是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加强专业课双语教学师资建设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包括表述专业知识、分析专业理论。因此双语师资的素质是决定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双语教师必须是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俱佳,能够在中文与英文两个平台上自由转换。对于专业课双语教师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求具有开阔的专业视野和全球意识,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应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高校双语教学的理想师资,原则上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外籍教师和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目前,这两类人员在大多数高校都极为匮乏,大多外籍教师不具备专业知识,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普通教师,长期处在母语环境中,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很难做到驾轻就熟,造成师资成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遭遇的瓶颈问题。
高校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双语师资培养计划,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确定培养对象,制定和实施具体培养方案。二是建立各专业双语教学小组,负责编制课程大纲、处理课程间的衔接、交流教学信息,系统化、规范化地开展双语教学;三是聘请外籍教师或留学国外多年的华裔教师为客座教授,讲授专业课或开设讲座,增强双语教学的氛围;四是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双语教师相对于用汉语授课的教师来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大得多,备课工作量也远大于汉语授课。而且双语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不一定能得到学生好评。所以,学校应对于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在工作量计算、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激发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双语教师自身,更要努力提高英语和专业水平。实施双语教学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双语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备课,通过大量收集和阅读英文原版的专业书籍、论文资料等,对教学内容吃透,尽量用地道的英文组织课堂教学。每一堂课都要加倍认真对待,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使用英文时尽量采用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
选择合适的专业课双语教学教材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在双语教学中选好教材非常重要。教育部要求,有条件的高校要直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3]。国外知名大学的外文原版教材语言纯正,视野开阔,阅读量大,可读性强,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在教材中都有反映。选用这样的教材起点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教材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潜移默化学习英语的好环境。国内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在许多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教材选用上都是这样做的。
然而,对于一般普通高校而言,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也会遇到不少问题。首先是国内英文原版教材可供选择的太少,批量发行的更是屈指可数,其次是学生对厚重的原版英文教材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在许多专业课程方面各国规范各不相同,符号系统、单位都不尽相同,而且许多专业课与本国现行规范联系密切,中英版教材内容有很大不同,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仍在国内谋职,首先应熟悉本国规范。为此,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原版英文教材授课,同时以中文教材为补充,对比讲解。二是选择采用国内以本国规范为基础的自编英文教材。但是目前国内许多专业课并没有英文版教材出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掌握大量英文原版教材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自行编写适合本专业的英文版教材,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专业课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英语学习与专业理论学习的关系,合理进行课程设置。专业课双语教学不是外语教学,其要旨还是要教授基本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初开双语教学课程,大部分学生难免遇到语言障碍,需有一个过渡期。可以在开设双语专业课之前,先修与该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接近的专业英语,将专业英语作为双语教学的基础。
学校开设专业双语课程,要根据专业设置和教师、学生的条件,有选择、分层次地逐步实施双语教学,从专业需求出发,选择某些教学条件好的课程进行试点,并逐步摸索出适合本校本专业双语教学的方案。比如首先对一些精品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因为精品课程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可以较好的辐射和带动其它专业课程实现双语教学。高校推行双语教学,一门两门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并不能代表什么,真正能够实际起到作用的是使双语教学形成体系,而不是孤立的单门课程,每个专业应该连续系统地开设多门双语课程,使学生不断地处于双语教学的氛围中。各门课程协调进行,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整体,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双语教学效果的显现。
专业课双语教学方式要灵活
专业课双语教学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要根据专业特点,教师的知识水平,学生对外语的掌握程度等多方面予以综合考虑,不断调整其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是所有教学推崇的方式,在双语教学中更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双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可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可以在教学中采用素材丰富的由动画、图片、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有意识地在讲课中插入配有英文画外音的演示视频,或在课间播放国外的教学录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给学生以感染和启发。另外,由于学生看英文的能力普遍高于听英文的能力,在讲授的同时辅以屏幕显示相应内容,使得学生不仅对所讲内容能够较好地接受,同时还加深了对相关英语词汇的认识和印象,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在授课方法上有些教师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单词解释和句子翻译上,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解却不够重视;有的教师拘泥于教材和讲义,甚至被语言束缚了自己的授课水平的发挥,导致课堂上缺乏学生的参与,缺乏互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双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一般知识和复习性内容使用英文讲解,而对难懂的内容,视学生接受情况可以穿插中文,使学生实现一个循序渐进的接受双语教学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多提问或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表达。可以通过举行英语学术报告,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
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和必然发展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双语人才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国际先进科技的速度大大提高,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引进及本国技术的创新。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不断探索,循序渐进,创建出有自己特色的双语教学之路,努力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RICHARDSJC.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双语教育原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白越.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究,华北科技学院学报[J],2007年4卷B03期: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