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学界对行政复议兼有多元功能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议,但对行政复议首要功能之认识仍有分歧.在学理层面,既有学说采用局限于行政复议自身的内部视角,而忽略了致力于发挥行政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学界对行政复议兼有多元功能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议,但对行政复议首要功能之认识仍有分歧.在学理层面,既有学说采用局限于行政复议自身的内部视角,而忽略了致力于发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功能合力的外部视角.有必要在确定我国行政复议之首要功能时,坚持以下基本原则:行政复议并非行政诉讼的复制品或附庸;行政复议应具备程序正义的基本要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与行政诉讼趋同.在法规范层面,行政复议经历了内部监督理念的强弱反复,其虽已从行政诉讼之附庸走向独立,但因缺乏程序正义的基本要素,以致还很难获得民众青睐.有必要将决定“高效”优势的“监督行政”功能与决定“公正”色彩的“纠纷解决”功能并列作为行政复议的首要功能或称主导功能.在双重主导功能的检视之下,2020年司法部发布的《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在经复议案件的被告确定、复议前置案件的范围确定、复议案件的审理方式及审理后的处理方式、复议决定的执行机制等方面都尚有完善的空间.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力戒形式主义的斗争贯穿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浓缩了几代共产党人的革命史、奋斗史。按发展阶段、表现特征分析,大体可分为起始化、运动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力戒形式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必须从推进自我革命的政治高度看待和做好反对形式主义工作;在抓好经常性工作的同时,适时开展集中性整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推进;
城市贫困问题及其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贫困治理也将面临诸多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要突出我国本土化的特色,也要有条件地吸收国际化的要素。历时研究方式能详细地呈现美国城市贫困治理中的政策性经验,能深入检视肯定性行动与社区行动计划的减贫策略。“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实践面向可尝试从城市贫困治理体系的完善、减贫政策的适时调试与权变、贫困政策的优先事项设计以及政策的议程设置等方面参鉴国外的经验。
构建职责明确、科学规范的政府职能体系一直是中国政府改革的重点。当前实践中人们对政府职能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对政府职能的把握过于抽象化,对政府职能的架构过于简单化。适应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应当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政府职能体系,既要致力于整体打造,又要做强核心职能,还要注重精准服务。政府职能体系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部分组成。宏观部分立足于现有的政府职能定位,中观部分来源于现有法律的实际授权,微观部分则演化为实践中的清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