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998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4-0026-0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就科学发展观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大家做一简单探讨。
  一、 科学发展观对指导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因此,我们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县可以说是不利中蕴藏有利,危机中包含转机。与沿海内地相比,我县经济发展仍属于投资拉动型,外向度不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限,实现更大发展的条件和机遇仍然存在。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务院出台的32号文件、中央1号文件的相继出台,为发展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提出了多项的惠民政策。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继续积极推进。总的目标是,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县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我县已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关键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狠下工夫,当前特别要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的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我县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党建是第一工程、富民是第一目标、改善民生是第一大事”的理念,加快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一、加快农村改革发展,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我县是农业大县,“三农”问题始终是决定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问题。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结构提升农业,加快状大四大优势支柱产业;坚持以惠农政策扶持农业,切实务实农业稳产丰产基础;坚持以科学技术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村科技服务质量;坚持以产业化形式经营农业,大力提升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坚持以改革发展推进农业加快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第二、不断拓展和深化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我县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坚持“一白一红一黑”的发展战略不动摇,走出一条具有我县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第三、突出发展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着力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群众利益无小事。和谐社会建设,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在我县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根据我县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意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抓紧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为着力点,努力社会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障和改善民主,是我们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就我县而言,去年一年,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夺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实现生产总值36.81亿元,增长16.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增长2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亿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5元,人均增收610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一定要始终牢记,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没有稳定这个前提条件,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更不要说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我县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维护稳定的重大决策,坚持不懈地做好維护稳定各项工作,牢牢掌握了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契机,为我县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巴楚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其他文献
土地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土地调查数据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数据是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数据质量的好坏是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介绍了土地调查的数据来源,又从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面,分析了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并对土地调查过程中有关数据质量的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以保证二次调查数据质量是可靠、可信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海上溢油事故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总结溢油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降低危害的建议。应用GIS技术可以在过去海上溢油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溢出油种的类型、、油层厚度、风速和海水温度等因子提取数学模型,应用到溢油事故中去,从而降低溢油事故所带来的损失。GIS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对海上溢油事故进行预警和防治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本文阐述了开发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意义、必要性及可行性。详细说明了系统构建的目标和达到的功能。介绍了系统总界面和应用的范围。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ESRI的WebGIS平台ArcIMS,进行广西交通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