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装造型对动画片中角色的塑造作用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pan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装是刻画角色的重要视觉元素;角色的着装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因素之一;服装可以决定角色的色彩属性;角色的服装是构成动画戏剧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动画;角色;塑造;服装造型
  1 服装是刻画动画角色的重要视觉元素
  角色塑造与服装是鱼与水的关系:角色塑造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离不开服装造型;服装造型也不是独立的个体,它要以角色塑造为载体依据,要体现角色特点,深化角色性格。服装是角色综合的视觉传达媒介,包括服装的款式造型、色彩搭配,可以有效地刻画角色的社会地位、职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文化水平、个性、生活习惯、爱好、民族、地域。
  动画片《木兰》是美国迪斯尼动画公司根据我国北宋时期民间流传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改编而成。木兰男装造型与女装造型有明显的差异,头发用发带高高竖起,身穿盔甲,腰佩宝剑,骑一匹黑色的骏马,飒爽英姿。服装在这里除了起到了伪装性别的作用外,还能表现出木兰的性格特点。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是不允许女人当兵的,女人向来是软弱、无能的,她们没有言论权,参政权等等。木兰女扮男装的这种勇气,也充分反映了她忠孝、勇敢、刚烈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动画片中的服装造型对角色的塑造是有很大作用的,特别是在角色性格方面的塑造上。
  2 角色的着装可以成为推动剧情发展
  在特定场合和环境中往往有特定的着装要求,如果角色的着装与其所在的场合或环境不协调,就会形成戏剧冲突。例如,角色要从口袋中掏出一些东西就别忘记设计服装上的口袋缝,如果要掏出的是其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结婚戒指,他破旧的衣衫和将要掏出的金光灿灿的戒指就会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口袋漏了一个洞,他那来之不易的戒指又不翼而飞,就会形成更为强烈的戏剧冲突。
  作家西奥多·邦尼特在其所著的《流浪儿童》中,描写一个流浪儿童闯入温莎王宫,一个女仆发现了他,禁卫军士兵将它洗漱干净后的一幕场景:“从管家的施舍箱内取出的一捆东西扔给他,他从中发现一条孩子的黑裤(打了补丁的)和几双刚好合脚的袜子(密密匝匝缝补过的),一件稍大的亚麻布衬衫,一双鞋子虽用羊毛制成,长袖长裤管,他想将它当成连衣裤套在外面,但是士兵不许他这样,而让他穿在里面,羊毛服舒服而温暖,却有些刺皮肤,他一点也不满意这种穿法。然而他还是为所有‘新’衣服激动不已,这毕竟是他生活中所见过得最好的服装”打了补丁的黑裤、大亚麻布衬衫、短夹克、无沿帽,特别是令他刺痒难当的羊毛连衣裤,直接形成了这个角色滑稽的外表和抓痒的肢体动作。
  3 服装可以决定角色的色彩属性
  在动画服装色彩设计中,我们知道服装设计中最常用的配色方法有:同类色配合、近似色配合、对比色配合、相对色配合四种。角色服装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对动画场景画面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就动画片画面的构成性来讲,角色占有画面中较大的比例,这尤其突出在中、近景镜头中,而角色的服装造型又在画面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服装可以决定角色的色彩属性,形成角色在动画场景中的色彩对比或调和关系,使角色突出或融入动画场景中。在《勇闯黄金城》中两位主角各自身着一套标志服装,明艳的蓝色和红色,再加上右侧角色的金黄头发,这三种原色一直都成为动画场景中的“趣味中心”。在《三个和尚》三个和尚的服装色彩也各不相同,分别为红、黄、蓝,纯度较高的三原色使角色突出在画面中,与环境、道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 角色的服装是构成动画戏剧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里弗·R·格里菲斯曾经说过:“演员的舞台服装的意义超出了服装本身。舞台服装在演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使穿上特定服装的演员看上去像是一幅立体的画像。舞台服装能使观众多方面地了解角色及他们的突出个性,并能清楚地显示该剧所设置的时间、地点和时代特征。”可见,角色的着装可以形成动画戏剧环境的历史风貌,形成动画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环境氛围。
  《国王与小鸟》中国王的服装造型。从角色的服装造型上,我们可以看出服装体现了法国路易十六时期的一种着装风格。这种由夫拉克、基莱、克尤罗特组成的三件套,在路易十六时期称作“夫拉克·阿比埃”,作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服一直用到19世纪。片中将这一典型的服装造型运用到了剧中国王的身上,体现了角色的身份、地位以及个性,更清楚地显示出动画片发生的时代背景。首先,体现了角色的身份地位——国王,从服装上我们可以看出角色头戴皇冠,身穿典型的法王路易十六式的服装,就连角色站立的姿态都如出一辙。其次,体现了角色的个性,把角色服装设定为法王路易十六那种风格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角色像他一样的个性。剧中的国王是一个霸道、专权的暴君,只要他想要得到的东西,无论怎样都要得的。为了得到牧羊女的爱情,他使用一切政治手段阻止牧羊女与扫烟囱男孩的相爱。最后,角色的服装更清楚地显示了动画片发生的时代背景为法国大革命时期。
  在动画片《僵尸新娘》中,从角色服装造型的风格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与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相一致。这种特点表现为:
  (1)为了强调女性特征,束腰用的紧身胸衣成了达到这个整形目的的必备用具,整个上半身缝制得非常合体。
  (2)强调细腰和裙子的膨大化总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承的,1825年,裙子逐渐发展成吊钟状,1830年以后,裙子的体积越发增大,衬裙的数量常达五六条之多,终于在40年代初出现了用马鬃编成的钟形裙撑。是动画片中服装借鉴这种设计手法为角色设计的服装。
  (3)这一时期的领形有两种极端形态:一种是高领口;一种是大胆的低领口。
  (4)极富浪漫色彩的是这个时代的袖型,为了使腰显得纤细,女装的肩部不断向横宽方向扩张,袖根部被极度夸张,甚至在袖根部使用了鲸须。金属丝做撑垫,或用羽毛做填充物的现象。高领的衣服多采用羊腿袖造型,低领的衣服多采用泡泡袖。有的上面还有裂口装饰,还有在袖山上重叠数层蕾丝花边的披肩式袖子。
  故从角色的服装造型上,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该片的时代背景为19世纪的欧洲,体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思想与文化情趣。
  5 结束语
  动画角色的服装是对角色塑造的手段之一,它是在银幕这一特殊的媒介上,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已完全失去一般生活服装的实用性功能,它源于现实服装设计的形质,但由于动画片的假定性、夸张性,镜头画面的运动性,又使动画角色的服装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服装。
  角色塑造与服装是鱼与水的关系:角色塑造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离不开服装造型;服装造型也不是独立的个体,它要以角色塑造为载体依据,要体现角色特点,深化角色性格。动画角色的服装在角色塑造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角色的服装是刻画角色的重要视觉元素;角色的服装是构成动画戏剧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秦明亮.动画造型与设计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吕江.卡通造型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3] 郑巨欣.世界服装史[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4] 李永平.服装款式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庚士入(1986—),女,山东潍坊人,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画。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讲述目前装饰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的改变。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装饰绘画教学环节的应用过程,体现了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优势。
本文简要介绍了深厚软土区粮食平房仓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及仓芯地基常规的地基处理方案,针对深厚软土粮库提出仓芯整体梁板方案,解决了软土区管桩水平力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并结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及广泛应用己遍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动画后期场景制作和节奏把握提供了条件。尤其是在音乐在成为动画的一个有机部分后,它在突出动画的感情、加强动画的戏剧性、渲染动画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对动画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正因为如此,在信息技术视角下,动画中更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和节奏的动画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对
服装色彩设计是一种综合设计,以整体美为灵魂。所以,当服装色彩与人的性别、年龄、体型、肤色、发式、发色、配件等融为一体时,服装的色彩设计才能说是成功的。它们才构成了一个
摘要:随着数码图像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用户的人数的剧增,除了电视媒体外越来越多的商业客户开始重视网页、公共区域电视等多个宣传、展示的平台,视频广告近些年也呈快速发展之势,除了传统的实拍广告外,动画广告的数量也渐渐增加,考察了众多的广告形式之后,又结合了传统广告的制作、创意等情况,目前的广告形式中,三维动画在广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本文拟从分析三维
扬州木偶从古代走到今天,它所具有的“偶味”,使传统的艺术成为观众的新视点。木偶的服饰在木偶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演员没有做工精细漂亮的木偶,算不上成功的木偶戏。
条格服装的工艺生产,是服装企业的一大难题。设计、制作条格面料服装时,不但要了解条格面料的种类和特点,还必须掌握服装结构设计要点,以及工艺生产的技巧,这样才能准确的掌握面料
本文以河南浚县泥咕咕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文化特征,并且针对浚县泥咕咕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其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试图寻找一条有利于发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浚县泥咕
摘 要: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消费量最大,更新最快的商品,对流行色也就特别敏感,服装是否具有流行色,价格差距很大,因此流行色的研究、预测对于生产和消费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流行色;特征;形成;预测;发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空前的碰撞交融,使得人们对于服装的心理要求越来越高于生理需求,个性展现重于社会表征。流行的循环周期也不断加快,流行趋势中相互冲突的情况也愈加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