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②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歌德)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请综合以上三句话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作文题)
  审题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除了具有“指令性”“思辨性”的特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说理上具有多元化倾向,考生需要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理解,通过权衡与思考,表达具有个性化的认识。高考作文,不仅要考查写作水平,还要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更增强了对“思考、权衡、选择”等“思辨”能力的考查,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有了更高的要求。
  权衡与选择类的作文题,常常在陈述完当下的事件或者现象之后,罗列出在同一范畴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看法、说法、做法,从而让考生做出选择或判断,阐发成文。这样的作文材料,所给的选项一般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然而,由于人的素养、学识、家庭、人生阅历、看问题的角度(站位)等存在着差异,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也就自然有所不同。
  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在明确任务指令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弄清事实,抓住材料核心。其次,就材料的核心内涵、关键句(词)、主要人物、事件、对象等,从不同角度(例如“对象行为的性质,对象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方法、具体应对措施等”)确定立意、行文和选材。再次,我们要对这些观点进行权衡、比较、思辨。最后,提炼出一个既切题又适合自己的立意。
  例如本题要求“综合以上三句话写一篇文章”,就是要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不同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首先,要理解材料中三句名言的意思,领会每句话蕴含的道理,再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并分析这三句名言的内在逻辑关系(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理解三句名言的共同指向和各自的侧重点是立意的基础。第①句侧重困难来临时要有危机意识;第②③句强调在困境中要保持乐观;第③句更强调走出困境后往往还能创造机遇,将平凡升华到伟大。三句名言的共同指向是正确对待困难和危机。围绕以上立意作文,可以谈个人,也可以谈集体、民族或者国家。
  参考立意
  1.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做一个自强的人
  4.人生当自强
  5.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6. 苦難是人生的老师
  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历尽坎坷成大道
  10.要战胜“自我”
  习作欣赏
  艰难困苦
其他文献
我是天上的星河,坠落在冰凉的地面上,看这世界荒芜一片,我便用滚烫的星光交织出春的希望,然后我流淌过,创造出莺飞草长。我的目的地是渺远的远方,然后一路寻觅,一路瞭望。身前,沧海桑田;身后,万物更迭。每次日落,每处花开,宁静的背后,它们悄然诉说着心灵深处的感悟……  坚守  我路过亘古的土地,将思念的隐秘收藏。“我答应过会等你,那就会永远等下去。”等他的归来,也是等这个国家的回归。  她与他,在河岸边
林克想回家了。  当这个想法从他脑袋里蹦出来的时候,他刚要为城堡搭上最后一块积木。他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实上,父母在做出决定上所花的时间已经长到令他吃惊了。毕竟,弟弟出生已有三个月,而林克本来预计自己在两周内就会收到通知。  父亲出现在客厅门口,抄着手,一动不动地看着林克。母亲站在父亲背后,越过他的肩膀盯着林克,她的眼神混合着悲伤和无奈。林克转过头,眨了眨那双黑得透蓝的漂亮眼睛,目光从父亲滑向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中国的“脊梁”。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脊梁”是钟南山院士,2003年临危受命抗击非典的国之栋梁;17年后的今天,他毅然奔赴前线,在飞机上仍不停查看资料,碰到过敏的小朋友亲自查看,确认无事后才放下心来。“脊梁”是身
不知你听说没,最近,有一批年轻人成佛了。  尽管佛似乎没出具书面同意,佛的弟子也没有发出相关通稿,但是这些新晋佛门人员凭着“有没有都行”的人生信条,创立了一种崭新的生活范式,譬如佛系工作,佛系追星,佛系打车,佛系蹦迪。中心思想就是:丧就一个字,怎么着都行。  但是我要实话实说,尽管这很时髦,也是当今社交网络的“政治正确”,我却不愿你做一个佛系小孩,不愿你过佛系人生,斗战胜佛也不行。  不瞒你说,我
题目展示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
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们谈谈《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举于士”的管夷吾,就是我们常说的管仲。齐桓公正因为重用他,才开创了九合诸侯的霸业,真可谓“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即位后的齐恒公察纳雅言,听取辅臣鲍叔之谏,不计管仲昔日的阻杀之恨,留他且委以重任。千百年来,齐桓公留管仲一直被誉为美谈!  伯乐识得千里马,善用千里马,考验的是人才战略眼光和格局。在风起云涌的历史传奇中,曾有秦昭王五跪得范雎,
《冥想之诗》本书收录了十几国二十余位诗人的诗歌作品,集结了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象派、纽约派、自白派等众多诗歌流派。这些诗人都有着独特的写作技巧和不同的情感侧重,当我们进行品读和比较时,能感受到他们独特的思想,感受到诗人们对于美的无休止的渴求。  书的卷首语说:“漫游和冥想,是诗人的两大特性,也是诗人的两种写作状态。事实上,每一位诗人均不同程度地有这两种喜好和倾向。”  何谓冥想?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促成了国家多项政策法规的制定,更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言人,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  ——《广州日报》评钟南山  在21辆摩托车组成的国宾护卫队护卫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一同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
2020年高考作文具体考什么题,我们无法提前知晓,但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可以根据趋势去判断。结合高考趋势和笔者的高三备考经验,笔者建议:高考作文备考只要抓住了重点,打造出亮点,就能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我们在高考作文备考的时效性上就能有质的提升。  (一)根据指令,审准题意  虽然已多次复习,但根据指令,审准题意仍是重中之重。因为,审准了题意才有得高分的前提。否则,“跑题,意味着彻底失败。”  
诗歌融合情感,寄寓志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尚书》也说:“诗言志,歌永言。”我们鉴赏诗歌,其实就是对作者情感的再触摸,对诗文韵律的再涵泳,对诗歌内容的再创造。因此,笔者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三个单元为例,总结出五“看”法,来引导学生鉴赏诗歌。  一看“题目”。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