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活学活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导学生从所学教材中获取并筛选出有效信息,加以归纳整理,转化为写作素材,尤为重要。从善于发现;拓展延伸;展开想象,创设情境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转化为写作素材。
  关键词:新课标;教材;积累;转化;素材
  作文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占的分值比例比较大,作为高中的一线语文老师,每年都会花费很大力气去指导学生写作。从近两年的命题看,“新材料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但“新命题作文”的训练也不能放松。无论是新材料还是新命题作文,议论文的文体仍然会受到阅卷老师和学生的青睐。但许多学生在每次考试前,都会向老师要作文素材,自己不去发现和积累,大大忽视了我们的语文课本所呈现出的优秀资源。
  一、善于发现,从课本的文章中提炼观点,分条列举,对应相关的话题,把文章转化为素材,成为议论文的论据
  河南省高中使用的语文课本是人教版的教材,书中选取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只是学生未能发现或是不会提炼,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都有不少取材于课文的优秀篇章,仅以最近几年高考为例来说明,比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引用了荀子《劝学》的名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展示了其对课内素材活学活用的能力,值得称道。高中生在高考作文中涉及课内名家名篇,再现名家名篇的意境,让其成为观点的有力例证,会为作文增加亮点。
  二、拓展延伸,从多渠道获取相关知识,增加有效信息量,使从教材中转化的素材更具说服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1.教科书中文本的对比拓展与延伸
  新课改中必修选修的课本都是按单元进行编排的,在不同的课本中会选取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这时我们就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增加有效信息量。例如,在引用陶渊明的例子时,可以把必修一第二单元中《归园田居》(其一)和必修五第二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结合起来,不仅能丰富人物形象,更能品味出陶渊明的志趣与追求。
  2.课外拓展延伸
  教师利用每周的语文阅读课,带领学生到微机室上网查阅资料,完善素材。比如关于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和资料,我们可以找到: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也曾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通过这样不断积累,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我们手中的材料才会更加准确、详细和全面。这样在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依据教材内容,展开想象,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创新性的作文素材
  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要让学生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续写、扩写、改写等方法,去创设有新意的情境,切入文章,并符合立意的要求。
  成就考场上的一篇佳作,并非易事,需要我们重视积累,注意观察,处处留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课本为依托,培养发散性思维,把例子巧妙地导入我们的作文中,论据才能充分,文章才能写得有深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细心观察,抓好课本,认真分析和归纳,建立个人作文素材积累档案。有创新意识,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领会写作之要领。
  参考文献:
  [1]焦祖卿,吕勤,让教学更开放:拓展延伸让学生触类旁通,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1-01.
  [2]周小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8-01.
  (作者单位 河南省沁阳一中分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因材施教;数学意识;针对性策略  每个人的天赋特长都不同,教师应发掘学生身上的长处,并使之闪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学习自主性  1.引言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音乐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课程的作用,对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以获得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问题。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
摘要: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在工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运用,具备PLC的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电气技术人员和工科学生的必然要求。如何提高PLC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PLC综合运用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PLC;提高;教学有效性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是一种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硬件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融合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
日常经验研究是一种通过研究日常生活中各种事件发生时人们的瞬时感受而在自发、自然的情景中对人的心理现象、过程进行探索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获得关于个人日常生活中某些
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妙语连珠。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呢?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对作文畏惧厌烦,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是排斥的消极情绪,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写下来,因此,人们总认为学生写作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事实上,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写,一听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接班时调查发现,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