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g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影像中心及南方医院介入治疗科自2002年7月至2004年3月应用臭氧治疗的3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比较术前和最后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下肢根性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运用改良的MacNab分级法记录最后随访的临床效果并评价患者年龄、病史长短、突出程度及类型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结果本组患者JOA评分、下肢根性痛VAS术前及术后终末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3±1.4 vs 13.1±1.2,P=0.018;7.5±0.8 vs 2.1±0.3,P=0.039),JOA评分、VAS改善率分别为78.2%和70.4%;改良的MacNab分级法记录到最后随访时疗效优良率为77.5%(251/324),患者年龄、病程及椎间盘突出程度对疗效有明显影响;部分(33.8%)包含型突出患者治疗后近期可有症状"反跳".结论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3年以上随访结果显示疗效令人满意,患者年龄、病程和椎间盘突出程度能影响患者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8例甲状腺常见肿瘤(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分析其超声影像
诱发颅内肿瘤是一种放射治疗远期并发症,其实际发生率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发生率较低.近来研究者对这种并发症的关注不断增加,因为现在许多疾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生存期
Notch基因首先由Metz等发现,后因证实该基因功能缺失的果蝇其翅膀边缘会造成一些缺刻表型而得名.研究表明,Notch是一个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表达于无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等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行缓慢的脊髓退行性病变,可被定义为发生于脊髓内组织或中央管的充满液体的腔隙.对于其病因,迄今仍争议不休.既往曾提出的多种学说皆有其种种不足之处.现
患者 男性,45岁,因神志欠清3 d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家属代诉患者于5月28日下午出现神志欠清,不愿言语,当晚出现二便失禁,自服药物改善不明显.入院时症状包括:神志欠清,嗜睡,
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种类型的胶质瘤组织中存在少数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较强增殖潜能的细胞,即胶质瘤于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
免疫脂质体被视为是体内基因靶向治疗的一种有发展潜力的载体系统.近十余年有关脂质体的制备、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多项靶向治疗的研究得以开展,特别是免疫脂质
患者 男性,39岁,主诉头痛、头晕渐加重3月,无吞咽呛咳、行走不稳等,查体:左面部深浅感觉均减退,左侧听力略下降,余未见异常.
患者 男,55岁,因间歇性右侧肢体麻木3月伴右侧肢体乏力10d入院.患者在7岁时从高处坠落,致左侧额骨凹陷性骨折,当时予以保守对症治疗,效果尚可.
目的 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手术治疗(改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