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物理课自打开设以来,其教学活动主要采用的群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不足,极大地影响了物理教学目的的实现。本文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个体化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 个体化教学 实践 学生
1、前言
当前,高中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发展的全面性,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今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了,因材施教这一传统的理念在当前形势下有了创造性的发展,教学过程为所有的学生获得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面对当今物理教学的形势,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个体化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全面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走向成功[1]。个体化教学是一种比较适应我校教学情况的教学方法。下面主要谈一下高中物理个体化教学的实践,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个体化教学理论基础
2.1 个体化教学的指导思想
个体化教学的策略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习状况不同的学生,即不同心理特征、个体特征及其不同文化基础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对他们进行教学,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个体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必须要适应学生的“学”,而我校的学生差异很大,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不同,对其进行个体化教学。个体化教学就是为了适应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2 个体化教学理论依据
一般来讲,学生的认知主要是由浅到深,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不同学生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因为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等等的差异,接受物理知识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物理教学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使得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2]。
3、高中物理“个体化”教学的实施
3.1 个体化备课
在确定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之后,一定要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手段,及其不一样的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等等。一般来讲,我校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及其理解能力基本具备,进入高中后的学习自觉性也明显增强,只要教师提出不同的预习目标,有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就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
3.2 课堂教学个体化
个体化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于学生进行个体化教课,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努力的完成预定的目标,而且还需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的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学有所得。一般来讲,高中物理教学一般会利用30分钟对所有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训练,要求全班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剩余的时间实施个体化教学,这是本堂课的提高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展示出来,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明确自身应该掌握的知识及其深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起到有效训练的作用。例如,在讲解电场强度的概念时,文章中引入了检验电荷和用检验电荷受力与电量的比来定义电场强度的大小,但是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没有关系,此时学生一般很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提出如下疑问:
(1)在起风时,你是否真正的看到了风?
(2)树叶和旗帜在风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有何作用?
(4)电场强弱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通过以上的提问,充分的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弄清电场强度的意义。
3.3 个体化布置课下作业
课下作业的个体化是个体化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课下作业,主要包括如下几类作业:基础型作业,技能型作业,综合型作业等。通过此类型的作业设置,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有效的减少了抄袭的现象,极大的提高了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4 个体化发展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都不注重学生的差异,对于学生的自信心挫伤很大。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采取积极的措施,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从而在教学上取得一定的突破。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的素质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3.5 个体化辅导
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课后辅导是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对于能力型的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辅导,之后再对基础层的学生,特别是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实行一对一的指导,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4、结语
经过实践证明,个体化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下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举措。根据高考内容的改革,学科命题更加的注重对于学生能力及其素质的考察,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一定要充分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个体化教学更加注重的是教育个性化和个别化,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在价值,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史进国.新课程下重构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
[2] 马蔚.物理教学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J].
【关键词】高中物理 个体化教学 实践 学生
1、前言
当前,高中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发展的全面性,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今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了,因材施教这一传统的理念在当前形势下有了创造性的发展,教学过程为所有的学生获得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面对当今物理教学的形势,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个体化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全面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走向成功[1]。个体化教学是一种比较适应我校教学情况的教学方法。下面主要谈一下高中物理个体化教学的实践,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个体化教学理论基础
2.1 个体化教学的指导思想
个体化教学的策略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习状况不同的学生,即不同心理特征、个体特征及其不同文化基础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对他们进行教学,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个体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必须要适应学生的“学”,而我校的学生差异很大,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不同,对其进行个体化教学。个体化教学就是为了适应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2 个体化教学理论依据
一般来讲,学生的认知主要是由浅到深,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不同学生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因为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等等的差异,接受物理知识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物理教学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使得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2]。
3、高中物理“个体化”教学的实施
3.1 个体化备课
在确定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之后,一定要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手段,及其不一样的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等等。一般来讲,我校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及其理解能力基本具备,进入高中后的学习自觉性也明显增强,只要教师提出不同的预习目标,有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就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
3.2 课堂教学个体化
个体化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于学生进行个体化教课,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努力的完成预定的目标,而且还需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的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学有所得。一般来讲,高中物理教学一般会利用30分钟对所有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训练,要求全班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剩余的时间实施个体化教学,这是本堂课的提高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展示出来,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明确自身应该掌握的知识及其深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起到有效训练的作用。例如,在讲解电场强度的概念时,文章中引入了检验电荷和用检验电荷受力与电量的比来定义电场强度的大小,但是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没有关系,此时学生一般很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提出如下疑问:
(1)在起风时,你是否真正的看到了风?
(2)树叶和旗帜在风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有何作用?
(4)电场强弱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通过以上的提问,充分的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弄清电场强度的意义。
3.3 个体化布置课下作业
课下作业的个体化是个体化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课下作业,主要包括如下几类作业:基础型作业,技能型作业,综合型作业等。通过此类型的作业设置,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有效的减少了抄袭的现象,极大的提高了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4 个体化发展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都不注重学生的差异,对于学生的自信心挫伤很大。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采取积极的措施,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从而在教学上取得一定的突破。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的素质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3.5 个体化辅导
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课后辅导是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对于能力型的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辅导,之后再对基础层的学生,特别是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实行一对一的指导,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4、结语
经过实践证明,个体化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下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举措。根据高考内容的改革,学科命题更加的注重对于学生能力及其素质的考察,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一定要充分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个体化教学更加注重的是教育个性化和个别化,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在价值,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史进国.新课程下重构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
[2] 马蔚.物理教学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