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伯氏疏螺旋体为载体菌研究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功能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体外可培养的伯氏疏螺旋体作为载体菌,将梅毒螺旋体的基因转入相应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进行功能性表达,进而对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功能进行研究。

方法

构建一个携带梅毒螺旋体基因tp0111的大肠埃希菌-伯氏疏螺旋体穿梭质粒,利用电转化法,将质粒转入相应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中,通过观察伯氏疏螺旋体的表型和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来研究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功能。

结果

成功将梅毒螺旋体基因tp0111转入伯氏疏螺旋体rpoN突变株内,一定程度上回补了伯氏疏螺旋体突变株的表型缺陷。

结论

首次证明tp0111是梅毒螺旋体的rpoN基因,同时验证了伯氏疏螺旋体可以作为载体来研究梅毒螺旋体的致病因子及其基因调控系统。

其他文献
目的确定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LA2144基因产物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感染细胞时表达与分泌情况,以及诱导金地鼠内脏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扩增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无信号肽LA2144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表达的目的重组蛋白rLep-PAF-AH。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rLep-PAF-AH水解PAF底物的活性、水解效率及Km和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