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蚜茧蜂载菌菌种与载菌方式筛选

来源 :中国生物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菌液粘染法和菌粉粘染法分别让4种虫生真菌侵染烟蚜和烟蚜茧蜂,感染球孢白僵菌、玫烟色拟青霉、粉拟青霉和金龟子绿僵菌,8d烟蚜的死亡率分别为100.00%、78.00%-95.00%、90.00%和66.67%,都显著高于对照(1.67%-3.33%);3d烟蚜茧蜂的死亡率分别为79.67%-80.33%、20.00%-26.67%4、6.67%和26.67%-60.00%,其中玫烟色拟青霉处理与对照(20.00%-26.67%)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4种虫生真菌对烟蚜与烟蚜茧蜂的致死作用,玫烟色拟青霉为适宜
其他文献
在16~30℃范围内,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6℃时完成1代需48.3d,而30℃时仅需17.9d。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87±0.54℃;有效积温为379.0
现今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其由于系统自身机构可能会引起次同步谐振从而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为了降低次同步谐振带来的影响,以IEEE Second Benchmar
针对变电站故障推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etri网的变电站故障推理机制。对于告警信号漏报、误报问题,设计模糊诊断规则,采取模糊推理策略;对于适用多
交流系统故障时VSC-HVDC系统的控制策略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行和安全性能,具有明显的工程应用价值。建立了交流系统不平衡故障时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系统换流器的正负序数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