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打击错误中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之争r——兼评故意归责理论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75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误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亟待澄清.我国司法实践对具体打击错误问题总体偏向采取法定符合说.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的分歧根源是故意认识要素的认识程度中特定对象和抽象对象的对立.在厘清前提争议与立论逻辑的基础上能够澄清论战中双方的误读与曲解.具体符合说的真正问题是具体化程度标准在侵犯财产法益、着手时无法明确故意指向对象、追问具体到哪个被害人时难以贯彻.法定符合说的真正问题是脱离事实的评价故意导致过失拟制为故意的量刑不均衡、正当防卫打击错误场合出罪结论晚、扩张结果加重犯范围.故意归责理论理顺了错误论的体系位置,但模糊了如何规范判断主客观相符合的焦点,未能推进“符合程度之争”的问题实质.法定符合说的评价故意导致体系不协调、压缩不能犯空间、扩张处罚范围.具体符合说较为合理.
其他文献
语言历时的演变源于语言的共时使用,其基本机制是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与使用频率固化效应的协同作用.阐释语言使用中重新分析、类推和频率固化等三个主要认知机制及其在语言历时演变中的具体表现,可以梳理认知机制对于语言历时演变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反思当前认知视域下的语言历时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历时语料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互动基础上建立“反馈环”可以作为未来主要努力方向,将加深对过去人们认知处理能力的理解,还可揭示认知过程的本质与不同认知进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将来的共时研究.
文化生态研究从文化的视角出发,以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关注人类行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资源在文明进程中的传承发展.文化生态所具有的开放性、均衡性特征决定了整体性、系统性观点在相关研究中的重要价值.空间重构、产业融合与文化重塑,有着艺术对文化内核表达与传播的天然优势,决定了艺术介入作为新时代文化生态成长路径的价值表现形式,还影响着文化生态与经济生态、政治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对艺术介入文化生态进行系统性研究,有利于从系统自身的演变规律角度去理解社会发展中物质与文化进程的差序关系,进而理解并创新艺术介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