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RCA)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原因。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收治的需要进行RCA-CRR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有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置管部位、疾病组成、心电图、电解质〔总钙、血清游离钙(iCa2+)、血磷、血镁、血钾〕和血气分析〔pH值、碳酸氢根(HCO3-)〕水平。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并比较是否发生心律失常两组患者CRRT前及治疗后24、48、72 h与心律失常发生时不同时间点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

结果

共纳入86例RCA-CRRT患者,其中12例(占13.95%)发生心律失常,其余74例(占86.05%)未发生心律失常。12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平均时间为(44.00±16.82)h,心律失常发生时心电图与CRRT前比较无明显ST段变化,总钙水平较CRRT前明显升高(mmol/L:2.48±0.40比2.13±0.35,P<0.05),血镁较CRRT前明显降低(mmol/L:0.73±0.20比0.95±0.25,P<0.05);CRRT前和心律失常发生时iCa2+、血磷、血钾、pH值、HCO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治疗时间延长,是否发生心律失常两组总钙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48 h已经较CRRT前出现了统计学差异(mmol/L:有心律失常组为2.48±0.33比2.13±0.35,无心律失常组为2.30±0.22比2.15±0.48,均P<0.05);两组iCa2+、pH值、HCO3-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血磷和血镁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有心律失常组血钾呈逐渐降低趋势,但无心律失常组血钾变化不明显。治疗72 h时有心律失常组总钙水平明显高于无心律失常组(mmol/L:2.69±0.35比2.45±0.23,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iCa2+、血磷、血镁、血钾及pH值、HCO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接受RCA-CRRT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并不算很高,其原因可能与枸橼酸蓄积和钙、磷、镁等电解质紊乱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联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等2020年1月至6月发表的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单纯西医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患者退热率、胸部C
目的基于AAPM-TG218号报告对河南省肿瘤医院的调强计划进行分类剂量验证,以了解剂量验证的现况,建立剂量验证的流程和确定限值。方法对河南省肿瘤医院不同肿瘤、加速器、计划系统和验证设备的组合进行验证比较,确定各项组合的容差限值和干预限值。测量要求按照报告进行,各项测量选取80例患者,测量流程按报告要求及临床经验建立的流程进行。结果本研究调强计划剂量验证临床干预限值基本能达到报告所建议范围,而容差
终末期肝病指各种慢性肝脏损伤所致的肝病晚期阶段,原位肝移植是最主要的最终治疗方案,但目前肝移植仍受许多因素限制。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系祖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抗凋亡、抗炎、免疫抑制等功能。干细胞移植疗法作为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普遍受到关注。现就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终末期肝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早期机械通气对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急诊科收治的138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虽然未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呼衰),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需实施早期机械通气。最终依据患者病情并结合家属意愿是否早期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分为机械通气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常规吸氧组(行鼻导管或面
目的探讨影响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PNAC)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PNA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15例)和预后不良组(5例)。收集两组患儿一般情况、静脉营养时间、相关生化检查指标、主要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量化丙氨酸转氨酶(ALT)与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类异常免疫攻击肝细胞和/或胆管上皮细胞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免疫球蛋白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以及上述任意两者间同时存在的重叠综合征。目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药物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免疫调节治疗。以抗CD20单克隆抗体针对B淋巴细胞敲除治疗目前在免疫球蛋白G4-SC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也取得改善效果。目前
食管癌是中国发病率第三的恶性肿瘤,新辅助放化疗后行根治手术是目前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方案。肿瘤病灶在放化疗后是否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对后续治疗有重要引导意义,现对通过病理评估、影像学方法和生物标记物等方法预测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效应的研究进展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