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思维导图,优化英语“读后续写”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88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英语,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在整个高中时期,英语学习都占着很大的比例,需要学生们十分重视英语学习,同时也需要教师加强对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视,设计更加符合高中生的英语教学模式。而写作,是英语学科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英语学习成绩的关键,很多高中生由于其语言表达能力、英语词汇能力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英语写作的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写作也慢慢成了英语学习中的难点。而读后续写是高考写作考核中的常见题型。掌握读后续写技巧,提升读后续写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与技能。因此,本文以思维导图为角度展开分析,思考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优化读后续写的教学课堂,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 读后续写 英语写作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英语的教学要求也逐渐提升,当前英语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要求教师要能够通过教学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学会从一些已有的内容中挖掘更多英语知识,引导学生借助语境进行知识探索和延伸。因此,如何设计写作教学,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務。在新高考的改革要求中,将作文分数进行了提升,这部分不仅考查学生的英语词汇基础,更考核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综合的技能,尤其“读后续写”要求更高。可见,这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心得,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立足思维导图进行读后续写教学的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一、思维导图概括
  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思维产生、延续、记录的过程,它和思维导图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写作者记录自己的思维,包括思维主要框架、思维结构、思维延伸等等。通过写作与思维导图的连接与碰撞,能够让高中生更好的理解题目材料、进行写作联想、表达自我想法,让学生读后续写所创造出来的英语文章,能够更加具有条理性、逻辑性,让整篇文章变得更加的清晰、立体、丰富,以此来提升学生读后续写所完成的文章的效果与质量,慢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因此,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读后续写教学过程里。首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读”的过程,让学生在读材料的时候,能够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材料中的逻辑发展顺序与过程,清晰地掌握文章的主体和主要内容,方便学生感受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其次,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写”的过程,让学生们在读完材料进行写作的时候,先绘出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与逻辑,整理好自己所写的文章的结构与时间线和情感线。在完成思维导图之后,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完成整篇文章的写作。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进行读后续写,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立足思维导图优化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思维导图教学发展
  在开展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时候,教师是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只有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帮助,才能够提高读后续写的教学质量。为了达到该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拥有足够强大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样的,在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必须要首先提升自身对思维导图的认识与理解,加强自身的思维导图运用能力、提升自身的读后续写技能,这样才能够同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发展。这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地提升自我,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教学打好基础,不断学习如何设计更加优化的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案,思考如何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开展写作教学,以此来提升读后续写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加有效地锻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
  首先,教师必须加强对思维导图地重视。在业余时间,借助网络平台,收集与获取更多关于“思维导图教学”“读后续写教学”等相关文献资料与教学案例,对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师也需要积极地参与各种培训会议、交流会议,在会议上多多学习与交流,不断拓展自我、提升自我;教师还可以参与到各项学校之间的联谊会,在会议上和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其他学校的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2.借助思维导图,完成材料阅读与整理
  在进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训练的时候,清晰地阅读与理解材料,掌握材料中的事件、情感,是最基础的部分,也是完成写作的前提条件。因此帮助学生学会阅读与理解材料,掌握阅读材料的技巧,也是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经过笔者的调研发现,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展阅读材料教学,大部分教师都是给学生们布置了任务之后,便让学生进行自主地阅读,阅读完后便要求学生翻译材料,之后教师再进行系统性的翻译,便草草地结束了材料的阅读,然后学生们开始对材料的读后续写。这样的阅读教学,明显过于枯燥和生硬,很多学生由于词汇有限、阅读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本无法正确理解材料中所表达的意思与情节,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让学生缺乏阅读训练,慢慢地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都会有所下降,渐渐影响学生们的读后续写能力。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对材料阅读教学的训练,通过思维导图,为学生们设计更加优化的阅读教学方案,帮助学生们有效地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手段,加强阅读理解的效率与质量,在正确、高效的材料阅读下,为后续的写作打好有力的基础,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读后续写任务。
  例如,请阅读《Poppy’s story》的短文时,文章讲述了有关Poppy的一些故事,根据所给情节进行续写,说明狗狗在拥有了新的伙伴之后的故事发展。
  “He bent down to hug his old friend goodbye. He stood up,hugged his parents, and smiled, trying not to let his emotions the better of him……She put her nose on it. Her tail began wagging ever so slowly, then faster as she caught the smell.”   要求对《Poppy’s story》这篇短文进行语篇閱读,在组织学生进行短片阅读的过程里,教师便可以适当地进行读后续写的训练,首先针对本篇文章进行阅读教学,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们完成本篇文章的阅读,以此来帮助学生开解本篇文章,加深对文章的记忆,为后续的写作训练打好基础。首先,学生需要理清楚本篇文章所讲述的大致的内容,教师要求学生们先粗略完成本篇文章的阅读,之后将本篇文章所讲述中心内容先写成思维导图。经过学生的阅读,能够掌握这是一篇关于主人远去读书,留下狗狗在家,之后狗狗变得越来越消沉,妈妈一直在想办法让狗狗开心的故事;在粗略地了解了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之后,教师让学生们进行详细的阅读,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章所介绍的故事发展情节。于是,学生们经过阅读之后,将故事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思维导图罗列,如图1。通过观察思维导图,开始清晰地理解了文章所讲述的故事;最后,教师再让学生们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包括每一个情节中详细的狗狗的表现,以此来作为思维导图的分线。从本次案例中,教师帮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分析本篇文章所讲述的故事,通过思维导图直观的展示,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框架和结构,从思维导图的分析来尝试探究文章所表达的知识与内容。总之,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教学,学生们立刻清晰地掌握了材料所讲述的故事,清楚了续写的要求,为学生们后续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借助思维导图,完成写作构建
  读后续写最关键的一个部分,便是让学生们进行阅读材料过后的写作。很多学生在阅读完材料之后,能够理解材料的意思,也清楚题目对续写的要求,但是就是在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无从下手,不懂得如何串联自己的写作思路,无法将自己的思路进行完整、清晰地体现,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文章不尽人意。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在进行读后续写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写作之前,先通过思维导图整理清楚自己的写作思维和逻辑,包括写作的主旨、文章的主要脉络、文章的发展经过等等,这样学生们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完成一篇怎样的文章写作,从而以思维导图为角度展开写作。
  例如,在上述的材料题目中,学生们借助思维导图完成了基础的阅读之后,便可以继续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后续的写作构建,通过思维导图理清写作的思路与逻辑,方便学生完成写作。在进行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写作讨论,针对后续情节的发展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念。通过5~10分钟的讨论之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初步的续写思路,这个时候,教师先不着急让学生们进行续写,而是让学生们将续写的思路整理成思维导图,将其绘画出来。在思维导图中,要求学生们清晰的写上续写文章的主旨与中心、续写文章的事件发展概述、续写文章的详细发展内容等等,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们理清自己的写作思维。在学生们完了思维导图绘制之后,教师也不是直接让学生进行写作,而是邀请几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针对思维导图进行详细的解释。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展示,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与认识到如何构建思维导图,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导图运用技能。
  综上所述,读后续写,是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一个常见的题型,也是高考中的必考题型,作为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对思维导图的重视,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读后续写教学与训练中,从而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读后续写技能,促进学生英语整体写作能力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20(9):88-89.
  [2]严炀,刘敏.词块理论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0(11):74-77.
  [3]顾金华.借助读后续写,优化高中英语写作课堂[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23):24.
  [4]边丽美. 高中英语故事性体裁的读后续写教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9.
  【本文为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课例群研究”(课题/立项编号:L/2020/132)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由于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质量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领域也跟随着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初中政治教育作为中学生政治课堂的第一步,它的授课内容会对学生的思想发育以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为了让初中的政治课堂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知识授予,在课堂中适当引入时政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课堂 时政引入策略  现如今,无论是学生自身要求,还是新课改的改革需
【内容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是极其重要的。这需要初中历史教师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不断地转化以及实践开辟出适合现代教育和时代发展的新路径。在以核心素养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历史知识、运用能力、历史思维等各个方面技巧加强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本文就此作出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 渗透 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健全学生人格。现如今,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是当前初中语文老师需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明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表现,最后提出了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我们希望能够依托初中语文阅读教材,
【内容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中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必然需求。本文围绕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及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国家对家国情怀素养教
【内容摘要】优秀的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高中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好诗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国诗歌的优美与娟秀,从而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富有文艺气息,使他们富有才气。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诗歌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诗歌修养,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通过接受优秀诗歌的熏陶,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
【内容摘要】不同于其他学科,生物学通常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获取知识点的学科。作为生物教学的重难点,生物实验教学的合理展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时不可或缺的。基于此,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展开的相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强化措施  引言  作为初中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生物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日益蓬勃发展,阅读和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是整个教育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最多的话题,在语文学科中,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两者并存、相辅相成,充分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阅读的延伸;阅读是学生不断积累、储备知识的过程,写作是学生表达语言艺术的有效途径,两者紧密联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与发展,提高了学生德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德育的最佳时期,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教师德育工作的关注度也逐步增加,为了提高学生优秀的品德素质,加强学校德育的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地创新德育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期望为德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有力保障。  【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对于教育改革创新的支持力度也是在不断地增加,传统化学课堂的知识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化学教学创新与改革已成必然趋势。本文笔者将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实验教学的创新原则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内涵 原则 策略  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是高中阶段教
【案例背景】  新课改注重教学策略的创新,具体表现在内容更加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符合时代的特色;注重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方式方面更加侧重;教材进行改革,选择以话题作为课程的主线,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掌握新知识;系统的安排英语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的运用,更加合理更加有效。针对这些变化,本文通过案例阐述教师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以达到帮助学生收获知识以及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