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15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72例,该组患者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86例,该组患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3天及5天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3天后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单纯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热毒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63-01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于病毒的感染而引起,可能会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在5、6、7月份中,患者多以流感,副流感病毒感染多见,而在8、9、12月份中,患者多以鼻病毒感染多见[1]。为了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15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72例,该组患者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86例,该组患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我院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15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起病时间大于36小时,小于72小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72例,该组男性患儿39例,女性患儿33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岁至3岁内,其平均年龄为(1.8 ± 0.6)岁;实验组患儿86例,该组男性患儿44例,女性患儿4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岁至3岁内,其平均年龄为(1.5 ± 0.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退热,补充维生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α-干扰素(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5万U/(kg·d),1次/d, 肌肉注射及5万U/(kg·d),2次/d,压缩雾化吸入,,疗程3~5d。实验组患儿在干扰素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4-0.6ml/(kg·d)(热毒宁总量不超过10ml,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进行治疗
1.2.2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
显效:患儿在治疗3天内,其体温恢复至正常,同时其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或有显著的改善。有效:患儿在治疗3天后,其体温有明显的下降,同时其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有好转迹象。无效:如果患儿在治疗5天后,其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没有明显的好转,甚至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的现象,评估感染指标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治疗总有效人数为治疗显效人数与治疗有效人数之和。
1.2.3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
本次全部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如果P<0.05,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患儿治疗显效人数为29例,治疗有效人数39例,治疗总有效人数为68例,该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人数为19例,治疗有效人数为48例,治疗总有效人数为67例,该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所有治疗无效患者在经过抗生素进行治疗后,其症状均有所好转。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临床上多是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对症和支持治疗,但是没有很好的特效药物进行治疗。热毒宁是一种中药注射液,该药物是通过对金银花、青蒿以及栀子进行提取精制而成,在药效上具有退热和抗病毒的作用,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的感染性疾病[3]。这是由于其中金银花甘、寒,其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毒,根据现代药理理论,可以证明金银花中的异绿原酸和绿原酸具有明显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同时也还具有解热功效;青蒿辛、苦、寒,其中寒以清热,辛以解表,具有宣郁散热和解表清热的药效作用,根据现代药理理论,青蒿水提物有显著的解热功能;栀子苦、寒,根据现代药理理论,栀子中的熊果酸具有明显的解热功能,有利于降温[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相比较单纯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适用儿童年龄段较广。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蒋旭宏,黄小民,宋康,等.防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213-1216.
[2]胡晓忠.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119-120.
[3]张正明,王丽萍.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10例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2,7 (9):153-154.
[4]陈志浩,潘美英,张新波.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 (3):109.
作者简介:曹欣(1980-4),男,湖北武汉人,医学硕士,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治医生,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437100)
【关键词】 热毒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63-01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于病毒的感染而引起,可能会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在5、6、7月份中,患者多以流感,副流感病毒感染多见,而在8、9、12月份中,患者多以鼻病毒感染多见[1]。为了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15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72例,该组患者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86例,该组患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我院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15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起病时间大于36小时,小于72小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72例,该组男性患儿39例,女性患儿33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岁至3岁内,其平均年龄为(1.8 ± 0.6)岁;实验组患儿86例,该组男性患儿44例,女性患儿4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岁至3岁内,其平均年龄为(1.5 ± 0.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退热,补充维生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α-干扰素(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5万U/(kg·d),1次/d, 肌肉注射及5万U/(kg·d),2次/d,压缩雾化吸入,,疗程3~5d。实验组患儿在干扰素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4-0.6ml/(kg·d)(热毒宁总量不超过10ml,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进行治疗
1.2.2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
显效:患儿在治疗3天内,其体温恢复至正常,同时其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或有显著的改善。有效:患儿在治疗3天后,其体温有明显的下降,同时其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有好转迹象。无效:如果患儿在治疗5天后,其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没有明显的好转,甚至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的现象,评估感染指标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治疗总有效人数为治疗显效人数与治疗有效人数之和。
1.2.3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
本次全部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如果P<0.05,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患儿治疗显效人数为29例,治疗有效人数39例,治疗总有效人数为68例,该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人数为19例,治疗有效人数为48例,治疗总有效人数为67例,该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所有治疗无效患者在经过抗生素进行治疗后,其症状均有所好转。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临床上多是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对症和支持治疗,但是没有很好的特效药物进行治疗。热毒宁是一种中药注射液,该药物是通过对金银花、青蒿以及栀子进行提取精制而成,在药效上具有退热和抗病毒的作用,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的感染性疾病[3]。这是由于其中金银花甘、寒,其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毒,根据现代药理理论,可以证明金银花中的异绿原酸和绿原酸具有明显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同时也还具有解热功效;青蒿辛、苦、寒,其中寒以清热,辛以解表,具有宣郁散热和解表清热的药效作用,根据现代药理理论,青蒿水提物有显著的解热功能;栀子苦、寒,根据现代药理理论,栀子中的熊果酸具有明显的解热功能,有利于降温[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相比较单纯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适用儿童年龄段较广。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蒋旭宏,黄小民,宋康,等.防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213-1216.
[2]胡晓忠.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119-120.
[3]张正明,王丽萍.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10例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2,7 (9):153-154.
[4]陈志浩,潘美英,张新波.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 (3):109.
作者简介:曹欣(1980-4),男,湖北武汉人,医学硕士,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治医生,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4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