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大冲浪

来源 :早期教育(家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3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笔者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课内习得的表达方法运用于习作实践中,在修改完善习作的过程中,推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天游峰的扫
笔者两次执教《天鹅的故事》公开课,经过反复实践,逐步提炼出文本内在的教学价值点,教学有的放矢,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回顾——着眼内容,忽视文本教学价值点  第一次执教,精读天鹅破冰场面部分,我是这样展开的:  板块一:感受老天鹅的勇敢  1.自由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情景,将打动了你的语句画出来,写下你的感受。  2.交流。扣住“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沉重”“颤动”“第二次
充满奇幻的想象是神话的典型特点,其依托的载体为人类演化,目的是为了更充分地表达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畅想,备受学生欢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展开高效的神话类文本教学呢?教材中编排的神话题材课文,具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样独具特点的文本资源,是引导学生展开语言训练以及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下面以《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的教学为例,着重对神话类课文的教学进行一些思考。  一、在阅
小学语文常常要涉及修辞知识,而学生修辞基础普遍薄弱,如何展开高效的教学活动?我认为,教师应进行精巧设计,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赏析修辞例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一、认识修辞手法,体会别样表达效果  修辞,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好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写人、叙事、写景、议理都会涉及到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材内容都是经典之作,自然不乏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只是对常见的修辞方法有一定认知,教师不妨从修辞的梳理开始引导,让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复述故事,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交流理解,回顾内容  出示课文中的几位神,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复习旧知,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落实课标的重要训练内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
神话故事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叙事性文本,以其奇特的情节、超凡的人物以及独到的语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深受学生的喜爱。从文体特征上来看,神话故事总有一个神奇的人物,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裹挟着神秘的色彩。阅读教学就应该从神话的文体特点入手,引领学生在神话的桃花源中漫步,让学生与文本中的“神奇”进行一次完美的邂逅。  一、丰富认知视域,感知体悟“神奇”  1.立体视角,感受神奇人物  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之所以
《鞋匠的儿子》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的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事情,被选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全文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值得学生认真品析与鉴赏。本课让学生深度了解林肯这个人物是教学的重点。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深度对话的方式,让学生走近林肯,认识林肯,既而准确把握课文内涵,理解课文主题。  一、与题目对话,解读人物伟大  相对而言,美国总统是一个伟大的职业,题目却有点耐人寻味,毕竟“鞋匠”的职业看似有点卑
习作是字、词、句、段、篇、章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培养语文素养的一种训练。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段的习作称为“写话”,目的是降低难度,提高学生对习作的兴趣,鼓励学生用文字写下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的话。因此,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在为将来的习作奠定基础。如何才能让低年级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笔者认为低年级写话教学可以从兴趣激发、积累运用、引导观察、合理想象、有效评
习作教学之所以会出现学生谈“作”色变的窘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学生习作策略和技巧的缺失,而在于学生始终无法寻找到适切、匹配的习作素材。事实上,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需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探究,丰富相关的认知体验。笔者结合我校开展的南通市科学教育 “十二五”课题——“‘唐闸近代工业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组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积累原始的习作素材,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习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们一直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并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成效。  一、 关注书写细节指导  1.纠正小动作,强化三个“一”  学生写字的姿势在一年级开始时就有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三个“一”。但从实际来看,大多数学生做得并不理想。影响学生做到三个“一”的因素中,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握笔位置,有些学生的手握到了笔尖部分,写字时看不到运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