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站内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一种重要手段,红外测温具有安全、便携、非接触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诊断出电力设备存在的过热缺陷,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文介绍了设备过热缺陷的诊断方法,测温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红外测温在变电站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红外测温;诊断方法;过热缺陷
  1引言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设备的维修方式逐步由事后维修和预防性维修向预知性维修转变。因此,尽可能在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通过状态检测手段,检测出设备缺陷,而红外测温恰好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红外测温仪可以通过被测设备表面的溫度场分布,快速、直观地对被测运行设备进行检测和诊断电力设备的过热缺陷,为检修人员采取合理的检修措施提供了依据,从而减少了设备因过热缺陷造成的事故停电,特别是在高温、重负荷下,为设备的健康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2红外测温的原理
  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任何物体,因自身分子运动,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物体表面温度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够准确地测出物体表面的温度。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器件、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如图2-1)。光学器件将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聚集到光电探测器上,探测器将入射的辐射转化为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根据自身的测温校准系统校正后被处理成热图,显示被测物体的温度。
  当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内部部件老化、接触不良、接触点生锈腐蚀、负载不平衡等因素均会导致设备不正常的发热或温度分布异常。通过红外测温,我们可以及时地发现这些缺陷,通过转移负荷、停电检修等手段消除,或是根据测温结果,对照相关标准,对设备状态进行评分,制定检修计划,在计划时间内进行处理,从而防止设备加速老化,导致更为严重的系统故障。
  3诊断方法
  3.1表面温度判断方法
  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温度值,对照有关电力设备检测规范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设备部位、材料、环境条件、负荷大小等条件,可以确定一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缺陷,而对电压致热型设备不容易诊断。
  3.2相对温差判断法
  电力设备在正常运行时都会发出一定热量,而这种热量按设计要求是允许的。若用热像仪对全部运行设备进行扫描检查时,发现存在异常温度点,然后对温度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测,测出异常点的温度。为了判断是否为故障,应将异常点温度与正常运行时的温度进行比较,同时考虑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最后根据设备的相对温差以及是否超出规定值,来确定设备故障与否。
  相对温差法即通过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来确定设备是否故障。相对温差可以采用公式(3-1)计算:
  相对温差一般用于电流致热设备的判断,这种方法可以排除负荷及环境温度对红外诊断结果的影响。
  3.3同类比较法
  在同一电气回路中,当三相电流对称和三相(或两相)设备相同时,比较三相(或两相)电流致热型设备对应部位的温升值,可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若三相设备同时出现异常,可与同回路的同类设备比较。当三相负荷电流不对称时,应考虑负荷电流的影响。
  即进行三相之间的横向比较和相同各部位的纵向比较。
  4.4热图谱分析法
  根据同类设备在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下的热图谱的差异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4.5档案分析法
  分析同一设备在不同时期的检测数据(例如温升、相对温差和热谱图),找出设备致热参数的变化趋势和变化速率,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4.6运行负荷比较法
  系统设备运行时的温度和运行负荷有着直接关系,众所周知,电流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设备累积的温度越高。当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测时,发现设备某个部件,或线路的某一相温度出现异常,这时要检查设备运行负荷的大小,来判断设备是否会出现故障。若当时负荷已很大,而发热部件温度又不是很高,则不会发生故障。反之,当检测时,负荷很小,设备部件已发热,那么一当负荷增加,发热部件的温度会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故障的发生。所以测试时,一定要注意设备运行的负荷大小,然后再诊断系统和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
  5案例分析
  近些年来,检修公司济宁检修分部对所辖三站进行测温时,发现了一些缺陷,总结如下:
  5.1空间磁场导致的发热
  2011年1月27日,在对500kV郓城变电站进行一次测温时,发现35kV#2A低抗A、B、C三相所有的支持瓷瓶端头均有发热现象,温度达到100℃(如图5-1),经与北京电力设备厂沟通,是由于支持瓷瓶与下方不锈钢过渡座装反的缘故。
  5.2接线板压接面不均匀引起的发热
  2011年6月8日,在对500kV枣庄站进行红外测温中发现,#2主变220kV侧GIS套管B相接线板处有发热现象,A相温度为23.4℃,C相温度为23.1℃,而B相温度为32.2℃(图5-2),通过同类比较法,发现B相温度偏高,经过后期的跟踪,发现B相温度始终高于其他两相10℃左右。
  处理方法:借助#2主变停电之机,发现接线板处表面有划痕,后用细砂纸打磨平整,表面涂抹一层导电膏,送电后测温,三相温度一致。
  5.3二次接线端子松动引起的发热
  2012年8月6日,试验人员在对500kV枣庄变电站进行二次测温的过程中,发现220kVA段母线PT汇控柜端子排有发热现象,温度达到48.7℃(图5-3),从热图可以直观地采用表面温度法进行判断,后经保护人员检查发现,接线端子存在松动,紧固后,热点消失。
  5.4接触面炭化引起的发热   2011年2月21日,在对500kV汶上变电站#1主变C相35kV出线套管Z抽头处有发热现象,后来跟踪发现,AR01 : 最大值 57.4℃,AR02 : 最大值 38.5℃,后跟踪发现Z抽头始终高于C抽头15-20℃,停电处理时发现佛手已有炭化痕迹,换掉佛手处理后,缺陷消除。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红外测温不仅能够有效地诊断出一次设备存在的缺陷,而且能够诊断出二次设备存在的缺陷,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重一次测温的同时,也要做好二次测温,建议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二次设备的测温,同时还应做好红外热图的历史记录,以便比对、跟踪。
  6注意事项
  6.1检测目标及环境的温度
  检测目标及环境的温度不宜低于5℃,因为温度低于5℃的情况下,仪器的工作部件会受到影响,影响测量结果。如果必须在低温下进行检测,应注意仪器自身的工作温度要求,同时还应考虑水汽结冰使某些进水受潮的设备的缺陷漏检。
  6.2空气的湿度
  空气的湿度不易大于85%,不应在不应在有雷、雨、雾、雪及风速超过0.5m/s的环境下进行检测,因为此种情况下,可能导致对电力设备缺陷的误判。
  6.3光照的影响
  室外检测应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或阴天进行,室内检测宜闭灯进行,被测物应避免灯光直射,以免不需要的红外辐射进入一起镜头,影响测量結果。
  6.4辐射系数
  由于辐射系数作为测温仪温度校正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测试前应先选择合适的辐射系数。
  6.5测量距离
  测量距离不宜过长,距离过长,空气中的尘埃、水汽等会对红外线产生反射或折射,造成测量误差。
  6.6强磁场的干扰
  应避免强磁场的干扰,特别是在对35kV并联电抗器附近进行测量时,由于空心电抗器的漏磁比较大,当仪器靠近空间磁场区域时,测温仪可能出现屏幕跳动现象。
  7总结
  红外测温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技术,具有远距离、不接触、不取样、不解体等特点,不仅能够发现一次设备的缺陷,而且能够发现二次设备的缺陷,是计划性检修过渡到状态性检修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测温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对变电站内所有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特别是内部故障的诊断,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各种技术手段和积累相关经验,从多方面进行故障的定位和判断。
  参考文献
  [1] 万然,李毅. 红外测温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应用中的讨论[J].科技风,2010,10(上):206~207.
  [2] 沈长德,黄强,黄强. 红外测温技术在电力系统消除缺陷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101~103.
  [3]《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 T664- 1999) .
  [4] 董其国. 红外测温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变分同化中广泛采用的两种偏差订正方法—离线偏差订正和变分偏差订正,结合四维变分同化,通过Chaba台风个例数值试验,探讨分析两种偏差订正方法在台风初始化中的观测偏差订正特性和观测偏差预报算子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与离线观测偏差订正方法,变分观测偏差订正方法由于有效利用无偏常规观测资料信息,能更加有效准确去除观测偏差,同化的卫星观测资料数量也更多;同时,结合两种偏差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获取知识的途径也随之产生巨大变革。翻转课堂也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应运而生。翻转课堂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为主、以教于学的教学理念,能在课堂中进行分层教学,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期刊
摘 要:飞机产品的安全性特点决定了飞机装配制造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研究飞机装配过程质量管理信息化就必须立足飞机装配过程实际,要实现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最大效用同时也离不开其他信息化系统的支持。只有结合飞机装配过程特点,协同飞机装配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才能设计出满足飞机装配质量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统。  关键词:飞机装配过程质量管理;飞机装配过程质量管控特点  引言  飞机结构的复杂性,装配过程的质量管控
期刊
摘 要: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氧化铝是常见的两性氧化物,现行的教材均直接引入这个概念,而不通过实验予以验证,其原因为市售氧化铝难溶于酸或碱溶液。本文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在常温下制得的氧化铝与酸和碱反应效果较好,可用毛刷实验来制备氧化铝,或直接利用铝在常温下表面所生成的氧化膜,也可应用控制温度加热分解氢氧化铝凝胶的方法。  关键词:氧化铝;两性  氧化铝具有两性,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在现行的教材中,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国外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理念,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平等对待环境、生物与人和注重景观设计在公路的设计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前者可从环境、生物及人三方面着手,后者主要以美国的西雅图—高速路公园为例阐述了相关理念。  关键词: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环境  高速公路在现代的意义与价值是十分突出的,而景观绿化又是高速公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1][2][3][4]。国外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凸显科学化与
期刊
摘 要:从数控机床的设计、制造、使用过程表明,数控机床的工作质量不但取决于机器本身的性能和质量,还取决于操作的劳动者,而操作者的劳动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该系统中人机系统的功能质量。人是生产的主体,满足了人的基本安全需要,使人心情舒畅,才可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态度,这对提高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防护  1.机床门的人机工程设计  机床门是机床整体造型的
期刊
摘 要:目前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已不完全取决于它的产品和生产运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能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用于改善客户与企业关系的管理制度,而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有效提高CRM的工作效率。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在CRM应用中的必要性和作用。  关键词:CRM;数据挖掘;应用  1 数据挖掘的概念  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
期刊
摘 要:因具有承受载荷大、吸能大、结构紧凑等优点,蜗卷螺旋弹簧被广泛用于管道系统或与管道系统相连的部件中。本文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蜗卷螺旋弹簧进行刚度仿真分析,得到其在工作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及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刚度曲线,不仅简化了分析计算过程,也为蜗卷螺旋弹簧的RE设计打下基础,为其失效后的重构和修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蜗卷螺旋弹簧;非线性;刚度仿真分析;Soli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