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的纪律教育的四重路径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内在要求,而加强基层党的纪律教育则是维护党的纪律的最根本的办法,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基层党的纪律教育得到有序开展,党纪党规在党员干部心中也日益扎根.但是基层党的纪律教育还存在形式主义虚化纪律教育、合力不足软化纪律教育、保障欠缺弱化纪律教育等主要问题,因此要从强化顶层设计、落实“两个责任”、增强创新意识、完善保障机制着手解决基层党的纪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增强其实效性.
其他文献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独立,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包含“知情意行”四重要义:一要深化对“中华民族为何最有理由自信”这一重大问题的认知,二要从历史和现实中感知“文运与国运相连”的发展规律,三要在理念和方法上坚持处理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关系,四要将内化于心的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践行于伟大的青春奋斗实践中.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恩格斯以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为对象,批判汲取历史上不同时期自然观的合理成分,通过挖掘劳动视域下人、自然、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与化解途径,形成其《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实践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对于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对于推进我国绿色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本”“末”两方面对西方国家进行界定和评价,可以说是近代思想界的主流.近代的西方“本末”观经历了由“富强之本”到“文明之本”的转变,知识阶层普遍强调只要学习了西方富强、文明的根本,就可以摆脱落后的局面.洋务派认为科技、武力、商业等是西方富强之本,但这些只是“器”.甲午战争之后,时人普遍将西方视为文明的象征,教育和政治在众多话题中被反复提及.之后的革命派频繁地使用“文明”一词,以宣扬革命的正当性.同时,近代言说者在指责前人没有抓住西方的“文明之本”这一点上达成了“态度的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