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流行叫奇幻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ongxi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哈利·波特》、《魔戒》、《龙枪》等奇幻小说就被高高地放在了书店的书架上,又不知怎么一来它们就进了同学们的抽屉里,然后悄悄地流传开来。“我喜欢奇幻小说,它太神奇了!”一位网名叫“双眼皮儿飞贼”的15岁女孩这样表达她对奇幻小说的热情,“我周围的朋友也都爱看,谁如果没有看过《哈利·波特》就会被同学笑话。我无法不对它着迷,怎么说呢,大概是因为它奇幻华丽的语言,无限想象的空间,还有无所不能的法术吧。”
  奇幻就这样点燃了少男少女的热情。2005年,《魔武士》、《小兵传奇》、《风姿物语》、《异人傲视录》、《天庐风云》、《缥缈之旅》、《搜神记》、《诛仙》等奇幻小说成了很多奇幻“粉丝”们经常谈论和交流的话题。
  也许你就是一个着了魔法的人,也许你的身边就有这样的奇幻粉丝,也许你根本就不能理解:一些神神道道的故事,一群古怪的人,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嘛!
  
  1、就这样被魔法击中
  
  浙江省德清县千秋外国语学校的潘瑶菁就是一位喜欢奇幻小说的女生,她说她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魔法”二字了。她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用典型的奇幻“粉丝”的语言描述了她和她的同学、家人“被魔法击中”的情形。
  
   “我的剑叫血薇,先自伤三分,又伤人七分。”我冷冷地说。
  “刀名夕影。”她话更少,语气更淡。
  我们互看一眼,相视而笑。
  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重演沧月书中那华丽的情节了,当然还有其他奇幻故事。喜欢奇幻,喜欢得那么欲罢不能。
  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奇幻的?
  呵,忘了。
  第一次看奇幻,好像就是曾炜的《心的二分之一》,一下子就为“狮心”的冷酷潇洒所震撼,甚至对着校园高高的围墙,我会说:
   “所有黑暗的守护神啊,
  这是最初与最终的请求。
  请你们燃起魔鬼的火焰,
  凝聚起可怕的力量,
  让一切毁灭!
  让一切重生!
  瞬间转移法!!!”
   然后我安静地闭上眼睛。
  睁开眼,还是厚厚的墙壁。
  “你简直是疯了。”好友夏愤愤地说,“难道你忘了,应该用穿墙术?”我们就一起笑得打跌。
  奇幻正大步流星地向我们的生活走来:有美丽的云荒大陆上的鲛人,泪滴成珠;有大青山苍茫海一带的踯躅花, 春季花开,满山红云;有碧波大海,永远不死的海上花,晃晃悠悠;有无名洞中彩光变幻,数百只桃红色的流萤飞舞,异香扑鼻;有清溪中六尺余长的金背鱼摆尾悠游,已逾千年;有炎炎烈日, 蛮荒时代比翼鸟翅遮半边天际……
  于是就有了很多个偷偷看奇幻的夏日,每一次都把窗外的流萤看做精灵,或者魔法火焰。
  学校里已然是帮派林立,什么“拜沧月教”啦,什么“树下野狐阁”啦,什么“听雪楼”啦,什么“光明魔法派”啦……
  然后我就知道,惨了。
  不仅是我,是我们,被奇幻给俘虏了。
  “看这种闲书,耽误了学习的时间!还不如多做几本习题选哪。”妈妈又点着我的鼻尖唠唠叨叨。
  “哼!”我冷笑一声,双手在胸前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圈,“设置结界!让我避却尘世的烦扰喧嚣吧。”
  许久,果然没有声音——妈妈已笑晕。
  后来……嘿嘿,后来,妈妈竟然也喜欢上了奇幻。她每看完一本奇幻小说,就要长长地叹一口气。
  “丫头,你是喜欢那华丽的诗一般的文笔,还是梦幻般无所不能的情节,或者是喜欢它影射的一些很深刻的东西?”
  我歪着头,巧笑盈盈。
  其实每一本奇幻都有它很深刻的东西。与江湖连在一起,那就是社会的纷争和尔虞我诈,但大人物、小人物的情义又是那么绚烂;再强大的魔法黑暗力量,也终会匍匐于光明的脚下;丝线般不着痕迹延展开来的深刻寓意,令人怅然而深思。
  喜欢,就仿佛做着一场美妙的梦,又有谁愿意醒来?
  
  据有关专家的考证和奇幻迷的体验,奇幻作品的魔力主要来自三大魔法。
  魔法揭密一:制造梦境。这是奇幻最实用的魔法。“一成不变的生活,已让我们猜想得到: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下一步我们的脚步该往哪儿迈,下一步我们的思想会落在哪一点……”觉得没劲透了!那好啊,奇幻就让大家来织梦。在奇幻世界里,可以一跃千里,可以穿墙过壁,可以隐身暗看,可以触摸太阳,可以召唤神兽……只要念起冗长的咒语,嘿嘿,那你就无所不能!一切都与现实生活那么不同,神秘而刺激。面对巨大的诱惑,新鲜的刺激,也难怪你一不留神就“中了魔法”。
  
  魔法揭密二:纯真的童心。这是奇幻最利害的魔法了。哈利·波特就是个小小魔法师嘛。在现实世界中,他那么被轻视、被压迫,那么多的权利被侵犯,而在魔法学校,他成了英雄,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在奇幻世界里,孩子是被平等对待的,是重要的,是受到尊重的,而不是什么都得按大人的意思来,多爽啊!”就这样,奇幻打动了你的心,成了你的朋友。
  
  魔法揭密三:浓厚的游戏精神。这是奇幻最有趣的魔法。本来嘛,很多奇幻作品都是从网络中诞生,很多奇幻作品又被改编成网络游戏。像网络游戏中流传的《冰风谷》、《龙族》等都有奇幻作品的影子。“我现在才知道有那么多的玩法。在奇幻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的思维特别活跃,特别能想能做。”“不就是一个游戏吗?不用那么严肃吧,一切由我掌控,我自己也能制定规则。好玩!”于是,你投身进去了,在那一刻,你成了一个你现实中永远也成不了的人,你乐在其中。
  
  2、从看梦到织梦
  
  那些写奇幻的人,有一个很好听的称呼:织梦者。
  是为自己织起无边多姿的梦,还是为了同样渴望梦幻的人?
  织梦者告诉我们:这个不重要。梦者是谁,为谁织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梦。
  章梦夏正在美国的新泽西州念七年级,在中国的话,她就是一个高一学生了。在她16年的生命中,奇幻故事给了她无穷的乐趣,她说她愿意“像小时候一样,经常沉浸在这些‘梦幻世界’里”。
  我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和怎样迷上奇幻故事的。我的父亲对这些奇幻小说不屑一顾,他认为这类东西是垃圾,没有任何文学价值。而我对这些东西却很入迷。很小的时候我就对龙和独角兽这类想象出来的动物感到好奇。日本的卡通片《数码宝贝》、《游戏王》和《宠物小精灵》都有可能是打开我的想象翅膀的奇幻故事。直到今天,任何故事,只要是离奇和荒诞的,就能让我着迷。
  我今年16岁了,可我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经常沉浸在这些“梦幻世界”里。爸爸常对我说:“该长大了!”但我就是长不大。《哈利·波特》这部书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对电影《哈利·波特》我也不放过。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读点奇幻故事,使生活多一些幻想和兴奋。
  一开始只是看那些离奇古怪的故事,看着看着,我就有了写作的冲动。刚开始的时候写的故事是很幼稚的,和那些书中的情节很接近,慢慢地才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常把自己写的东西给同学和朋友看,他们看了之后很开心,让我继续写。后来我把我写的故事放在互联网上,居然引来了一些读者。有些读者居然还写了评论。我知道我写的东西还不成熟,但是我很乐意写。
  
   织梦人的队伍好像跨越了国界正在不断壮大。
  “我忍不住心痒痒地做起那神圣的织梦者来了。”正读初三的潘瑶菁也是这样一个织梦人,“看梦是快乐的,织梦更有着别样的快乐。任何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喜欢,都可以让它从笔间流淌出来,流淌成一条小溪,叮叮咚咚。”许多奇幻的爱好者都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梦的旁观者,他们觉得只要有热情、有想象,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制造梦境的人。
  现在校园里的织梦者越来越多了。这些日子一些班里最火的就是出自同桌之手的奇幻小说,而且还有不少大作正在制作过程中。《中学生天地》编辑部这几年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国中学生网络作文大赛,尽管没有一个纯粹奇幻的参赛题,每年也都会收到相当数量的奇幻作品。织梦的魔力似乎很难抵挡啊!
  
  3、去魔法制造窟探秘
  
  沧月,奇幻小说作家,著有镜系列:《镜·双城》《镜·破军》《镜·龙战》;听雪楼系列:《血薇》《护花铃》《荒原雪》;墨香系列:《大漠荒颜》《帝都赋》等作品,堪称奇幻高手。和高手相遇,奇幻“粉丝”们当然不会放过讨教的机会喽。
  
  读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作奇幻的?
  沧月:我的写作开始于童年,大约是小学三年级。但是家里一直反对,功课又很紧,所以一直只是压抑着自己。但是整个中学时代我看了不少有用的书,这些都为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我最初写的是武侠小说,然后转入奇幻创作。
  
  读者:据说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都在书桌上放一块手帕——因为他创作时常常流泪,你是否也为自己创作的人物哭过?
  沧月:嗯,为书里面的人物伤心,自然是有过的,但是没有到哭的地步。啊,为什么你那么一说,让我联想起林妹妹呢?(笑)我写东西的时候整个身心确实会融入文章里,和主人公共喜怒的。
  
  读者:当别人不认可时,你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沧月:我一直都认为,写文章首先是自娱,其次才是娱人,所以很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一路走下来,不被别人的意见压倒。当然,适度听取不同意见,对写作是很有好处的。
  
  读者:你是不是看了很多的书,才有那么多思路和想法,比如说踯躅啦、云荒啦什么的?
  沧月:是的。阅读的积累非常重要,阅读面要广阔,天文地理民俗风情,这些多多少少心里都要有点数,起码查资料的时候不至于连关键词都找不到。
  
  读者:以后还会继续创作?
  沧月:会的。写作对我来说已是一种习惯了,就如呼吸睡眠一样。
  
  读者:你相不相信生活中存在书里描写的纯洁的友情亲情爱情?
  沧月:即使我自己这一辈子不能遇到,我也相信它必定存在。
  
  读者:你不想当纯粹的作家,那么你想从事什么职业呢?
  沧月:现在我的身份是建筑师,工作很辛苦,我在职业和爱好之间走钢丝。将来的话,我只想做个快乐而充实的人。
  
  读者:如果有一天你再也想不出好的创意了,会不会感到很悲伤?
  沧月:应该会的。因为那代表我的另一半灵魂开始枯萎了。不过我会把注意力移开,做点别的事情,比如阅读新的书籍,出去旅游散心,等自己调整好了,再回来写。不过,请读者们相信,“偶”的灵感会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的哦……(笑)
  
  邵敏,上海人民出版社青春读物编辑中心主任,沧月的《花镜》就是由他们编辑出版的。那么,让我们跟着记者一起去听听编辑们又是怎么看待奇幻小说的。
  
  记者:在你看来青少年为什么爱读奇幻小说?
  邵敏:这与青少年这一阶段独特的心理和生存状态有关。青少年是人生成长中想象力最旺盛的一个阶段,而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单一和压抑又放大了这个阶段对奇幻文学的需求。
  
  记者:你们是怎样从众多新作中选取你们认为可能最受中学生喜爱的小说的?
  邵敏:有鲜活的中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有鲜活的中学生生活和情感的语言表达。奇幻只是表现形式,起根本作用的还是其中的思想和感情。当然,好看的故事也必不可少。
  
  记者:怎么从奇幻小说中汲取营养?
  邵敏:奇幻小说通常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能给人以启发;看作者怎样把一个虚构的故事讲清楚、讲完整、讲生动、讲得吸引人,这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一些好的奇幻小说还有许多知识性的内容。
  
  记者:从编辑的角度,你对喜欢写作奇幻故事的中学生有些什么建议?
  邵敏:读好的书、优秀的书,才能知晓别人的和自己的长处及短处,才能在知晓的基础上知道自己该写什么和怎样写。
  作为练笔,当然各种题材、各种类型都可以尝试一下,但真正有价值的创作还是要从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动的人和事开始。
  
  记者:最后,你对奇幻“粉丝”们有什么忠告?
  邵敏:不仅仅满足于一种类型的阅读,不仅仅满足于流行读物的阅读。即便是流行读物,也要争取读那些好的。
  
  链接:
  国内奇幻小说现状
  从《哈利·波特》起,奇幻文学就开始在国内盛行,可分为引进和原创两个方向。其中引进一路为点火者,以《哈利·波特》《魔戒》为代表,取得了巨大的市场,并引领了原创奇幻文学的兴起。原创奇幻是从模仿开始起步的,其中以《奇迹:幕天席地》和《幻城》最为成功。前者是游戏《奇迹》的深度开发,人物、情节直接取自网络游戏的框架;后者则参考了日本连载漫画,故事框架可见日式叙事影子。这股热潮在网上方兴未艾,表现为作品的数量急剧增加,参与者的踊跃和年龄的趋低态势,但仍然缺乏大作和力作。有人认为,国内至今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奇幻文学代表作产生,这可能与现在国内奇幻文学写手多模仿而少独创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