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关系,“重塑”还是“升级”?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掌总理一职后,5月28日,马哈蒂尔宣布终止新隆高铁项目。此举引发了媒体、公众、学界对于正在推进中马两国“一带一路”旗舰项目“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东铁)的关注。此前两天,马哈蒂尔提及该项目“安排”十分奇怪,希望联盟(希盟)此前也曾多次表示要重新审查包括东铁在内的大型项目。一时间,中国在马投资项目受阻将影响两国关系、马哈蒂尔重新执政使马中关系生变、马国政权更迭引发双边关系“变天”的担忧蔓延开来。
2001年10月马哈蒂尔在上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他在第一次总理任期内及卸任后都曾致力于中马关系,再次出任总理后是否会继续这一做法?

如何判断当前中马关系的方向


  人们看到,随着国际体系尤其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各国外交政策趋于灵活。一国领导集团的更迭,可能成为促使该国调整对华政策的直接原因。政权更迭越剧烈,该国对华外交政策调整的幅度越大。早在马来西亚大选前,关于马中关系的争论便持续不断。纳吉布多次提及,一旦希盟执政,将破坏马中邦交,使双边关系降至冰点。希盟则驳斥说,正是马哈蒂尔推动了当代马中关系的发展。中马关系的稳定对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在马投资环境、中国企业的海外利益至关重要。此次马来西亚政府轮替、希盟执政、马哈蒂尔担任总理,是否会导致马对华外交的突然调整,引发双边关系波动?
  随着东亚逐渐成为世界中心,中国综合国力上升与大国竞争日趋激烈,这使得东盟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时的考量变得更为复杂,但是这些国家并未简单采用大国平衡或追随战略。人们观察到,冷战后的东盟国家在确定外交政策方向时,有意愿也有能力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由。
  由此,在判断中马关系的发展方向时,首先,除了从体系层面,还应从该国国内政治、领导人等角度研究其外交行为。尽管国际结构因素限制了东南亚国家的选择,但是许多国家政权存在不稳定性,增加了领导人个人因素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一方面,新旧执政集团的国内支持基础不同,导致其外交政策的目标存在差异,通过调整外交政策,如否定旧政权的政策,有利于新执政集团树立自身合法性;另一方面,领导人执政地位的稳固程度、风格与政策偏好,对于其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较大影响。我们能够明显观察到,一国外交政策成型于国内政治与外部环境的“双层博弈”,例如杜特尔特就任菲律宾总统后对华政策的“180度转向”,以及泰国、缅甸等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其次,经济关系不能决定中马战略关系的发展方向,但能够减少两国关系的波动。近年来中国在马投资逐年上升、连续九年成为马最大贸易伙伴,但经济利益只是马来西亚众多国家利益中的一项,安全、政治等都是马来西亚的国家利益;中国是众多东盟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但是与有些国家矛盾和冲突很多,这说明经济对双边战略关系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也说明“以经促政”并非適用于所有的外交关系。由此,不能仅通过中国在马投资项目受阻或面临审查,就判断两国关系面临危机或发展方向改变。尽管如此,马来西亚毕竟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拓展两国经济合作,有利于扩大两国战略合作基础,正如一些研究表明,经济关系紧密可以起到稳定该国对华政策、减少波动风险的作用。
  第三,具体到当前马来西亚政治形势,新执政联盟迄今尚无明确外交政策,总理马哈蒂尔将决定马来西亚的外交方向。希盟正在推行“百日新政”过程中,目前主要集中解决政治秩序重建、经济政策重审以及“一马公司”案等问题。鉴此,希盟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将基于马哈蒂尔的对华外交经验。作为马来西亚“现代化之父”的马哈蒂尔塑造了马来西亚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坚决反对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和“新殖民主义”,反对西方国家干涉内政,同时重视东亚地区的合作。这对于判断新政府在马哈蒂尔任总理期间的对华政策是重要的参考。

大选后的中马关系发展


  马哈蒂尔再任总理以来,中马关系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表现:
  一是马方频频释放友好信号,表示将继续巩固对华关系、支持“一带一路”倡议。5月10日希盟宣布胜选后,马哈蒂尔随即在记者会上表示,希盟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在宣誓就任总理后,马哈蒂尔曾对一些高级外交官表示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将继续发展。5月24日,在会见中国驻马大使白天时,马哈蒂尔再次表示新政府将继续致力于加强同中国在政治、经贸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并欢迎中国企业来马投资兴业。
  同时,马哈蒂尔任命的政府元老精英理事会也表示,马来西亚不会全面禁止来自中国的投资。而刚刚获得全面特赦的前副总理、公正党“精神领袖”安瓦尔表示支持马哈蒂尔对纳吉布时期签署的中国投资协议予以仔细审查,其目的是废除一些所谓“不平等”的协议,并非与中国对抗。以上都表明了新政府将延续对华友好、稳定的外交政策。
  二是中国对马回应积极信号,愿意同希盟政府开展务实合作,并相信马哈蒂尔能继续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关于希盟胜选、即将组建政府、马哈蒂尔将担任总理以及新隆高铁项目取消等事宜上,中国外交部多次在记者会上发出十分积极而明确的回应,并表示愿同马方继续保持密切合作。白天大使表示,两国领导人在评估形势和顺应潮流的同时,始终坚持中马友好的大方向。在新政府建立一周之内,有三家中国企业在马投资12亿林吉特,这反映了中国企业对当地良好商业环境的认可以及对新政府的信心。大使馆网站上“携手友谊路,迈上新征程”的标题则反映了中国对双边关系发展的良好期望。

推动中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


  2018年是中马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五年,也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15周年。过去五年,中马双方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伙伴关系,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马最大贸易伙伴、连续两年是马制造业最大投资国、连续六年是马外国游客最大来源国。当前马来西亚媒体将希盟政府称为“新大马”政府,而中国也提到愿同“马来西亚新政府”携手合作。那么,在两国即将迈入建交45周年之际,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下,新的两国关系是重塑还是升级?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以邻为重”,全面升级中马关系。睦邻友好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惟一合法崛起战略,加强和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有利于提升我国实力地位。马来西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的节点国家,加强并升级与其战略关系,也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在东南亚地区的推进。在提升两国关系中,要在行为上重视马来西亚的“舒适度”。马哈蒂尔作为领导人曾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以大欺小”的强权政治。由此,要避免因经济、投资等问题,发出强硬的声音,要维护双边关系积极向好的趋势。
  第二,“安危与共”,提升中马安全关系。铁路建设、大型项目投资不是中马关系的核心要素,安全关系是两国最为牢固的关系基础。当前,东南亚国家开始重新思考“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战略。2016年以来,马中两国在联合军演、武器出口等领域已经有所突破,马来西亚首次购买了中国舰艇。未来,中国应通过军事而非经济投资、援助,增进中马战略关系,共同实现周边命运共同体。
  第三,“夯实民意”,深化中马人文交流。人文交流与政治安全、经贸合作一道,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三大支柱,也是中马战略关系的重要组成。中马人文交流层次近年来不断提升,尤其以教育领域的合作最为突出,但两国人文交流不应仅限于教育、文化与旅游等领域,应在媒体、签证、卫生、智库合作等方面寻求进一步突破。当前,马来西亚依然有媒体对中国民族与宗教政策存在误解、依然有智库认为马来西亚面临被中国殖民的风险,而“一带一路”是重要的实现路径,这些都需要双方加强对话的频次与深度,增进彼此的了解,从而“增信释疑”并共同维护两国良好的战略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
其他文献
李晨阳  东南亚研究在我国的起步较早,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队伍不断壮大,成果颇多,但是总体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一个困惑是,不知该如何切入和深化对东南亚的研究。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的方法是全面总结我国东南亚研究前辈学人的治学方式,从他们的奋斗轨迹中汲取营养。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贺圣达先生(1948?2018)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亚
9月1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法经贸混委会第25次会议的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勒德里昂。  李克强表示,法国是欧盟重要国家,中法关系意义超越两国范畴,具有世界影响。当前两国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中法核电合作成功进行了30年,今年在第三代核电合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法间互利共赢发展的潜力空间巨大,中方愿同法方推进全方位务实合作,使中法关系发展更好惠及双方人民。中法同为世界主要
11月7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再次拉开大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去贺信。  本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继续聚焦世界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以“国际、创新、未来、领先、融合”为定位,展示和发布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本届博览会共收到600余家中外企业报名,境外企业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
日本一直是社会治安良好的国家,其犯罪率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近年来老年人的犯罪数量却逐年增加,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日本一些老年人经济收入减少,不能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导致生活贫困,加上因独居孤独,希望到监狱“安度晚年”的老年人在增多,有些老年人故意偷东西,为的是进监狱养老。“银发冲击”正困扰着日本监狱,其深层次现象令人深思。日本监狱面临“银发冲击”  截至20
澳大利亞游客可能是非常愿意冒险的一群人,甚至为了一张好看的照片可以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根据有关澳大利亚旅游习惯的最新调查显示,18%的澳大利亚游客愿意冒险拍摄一张假期照片。这些风险包括忽视警告、站在悬崖边以及与野生动物一同摆姿势照相。  其中,千禧一代是最为不顾惜自己生命的一群人。当拍照可能会造成危险时,接近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表示会试图尝试。这项研究还发现,男性更愿意承担冒险拍照的风险,25%的男
近期,因曾在穆巴拉克时期担任总理的埃及政治家艾哈迈德·沙菲克宣布回国参加大选、几经周折回国后又改变参选态度,使得本略显低调的埃及2018年大选引起关注。2014年的埃及总统选举投票现场。  其实,早在2017年5月埃及政府就宣布将在2018年5月或6月举行大选,但当时这一消息并未引起外界过多关注。此后,依据宪法的规定,埃及组建了独立的国家选举委员会,以取代以往选举中的司法监督委员会,主要负责大选和
世界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大国战略竞争重回国际关系议程的中心位置,这将对中国的发展崛起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大国,越是接近世界舞台中央,越面临加快学习国际经验、汲取历史教训的压力,日益需要加强对国际政治演变,尤其是一次世界大战前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国战略竞争、美苏冷战经验教训和两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政治演变的研究,在积极的学习实践中提高战略谋划、精准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乱世,群雄逐鹿,在这段时期内涌现出了数位赫赫有名的诸侯,其中名气最大的可能就是齐桓公。他的霸业起于公元前679年,止于公元前643年他薨殁之年,前后共计37年。  春秋初期,诸侯可谓“地丑德齐”,而其中郑国由于长期被周天子倚重,且属地在天子脚下,一时得势,它一方面会盟诸侯抗击入侵蛮族,一方面利用天子的器重威服诸侯,但是由于子嗣争权,郑国很快便泯于众国。随后20余年,
【英】《经济学人》2016年11月26日  2009年,特朗普曾在一封呼吁削减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公开信上签字。但到2012年,他开始称气候变化的概念是个“阴谋”。在总统竞选过程中,他扬言要促使美国退出刚刚生效的《巴黎协定》。但最近,他又表示对《巴黎协定》保持“开放态度”。这种忽冷忽热、变幻莫测的措辞令人不解。  就目前状况看,即使特朗普不寻求退出《巴黎协定》,也极有可能不付诸落实。很多共和党人认为
7月21日,以“开放的中国:壮美内蒙古 诚邀五洲客”为主题的外交部第九场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外交部部长王毅发表致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自治区主席布小林进行推介。1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高级外交官及工商界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等500余人出席。  王毅表示,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值得纪念的重要年份。70年前,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内蒙古建立。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