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以桑寄生总黄酮(TFHT)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富集桑寄生中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总黄酮含量,通过考察TFHT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研究TFHT体外降糖作用.用TFHT的不同剂量连续4周治疗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每周测1次血糖,最后1周末取血测定相关指标,取血后处死取肝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糖原的含量,来研究TFHT体内降糖效果.结果 体外降血糖实验中TFHT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机 构】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南宁530222;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03;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南宁530222;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桑寄生总黄酮(TFHT)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富集桑寄生中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总黄酮含量,通过考察TFHT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研究TFHT体外降糖作用.用TFHT的不同剂量连续4周治疗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每周测1次血糖,最后1周末取血测定相关指标,取血后处死取肝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糖原的含量,来研究TFHT体内降糖效果.结果 体外降血糖实验中TFHT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且剂量加大抑制作用增强,但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体内降血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TFHT不同剂量降血糖效果明显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其葡萄糖耐受能力的增强,血清胰岛素的含量也得到明显提高.同时,TFHT给药后糖尿病小鼠肝糖原含量增加明显,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胸腺指数升高.结论 桑寄生总黄酮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保护糖尿病小鼠胸腺萎缩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经典中药药对“辛夷-苍耳子”治变应性鼻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辛夷-苍耳子”药对相关的化学成分信息,药物动力学信息及变应性鼻炎的靶标基因.通过STRING网站构建靶标基因间蛋白互作网络关系;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对—活性成分—靶标基因网络、核心靶标基因互作网络;将筛选出的靶点信息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苍耳子、辛夷药对中的主要成分芦荟大黄素、豆
目的 观察自血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自血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痤疮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在我院招募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治疗组采用自血疗法,观察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皮损积分、Cardiff痤疮伤残指数评分及综合疗效.采用免疫吸附法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经自血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NF-a、IL-8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治疗组治疗后皮损总积分及Cardiff痤疮伤残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
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分析配网工程项目特点,识别配网项目潜在风险.利用层次分析法以问卷的形式计算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并对某配网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配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可以得出配网项目的风险等级,还有助于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目的 研究西安市红会医院院内制剂“抗凝一号方”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髋部骨折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5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治疗组予以抗凝一号方进行预防.通过观察分析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血常规(HGB、PLT)、凝血指标(APTT、PT、D-二聚体)、炎症指标(CRP)、大腿周径差、DVT发生率、近端DVT发生率、术后引流量等指标改变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措施的疗效差异,并进行安
目的 对不同产地或批次盘龙七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盘龙七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对盘龙七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鉴别;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通过HPLC对岩白菜素、儿茶素及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对盘龙七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及显微粉末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盘龙七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该方法具有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的优点,并且具有较好的专属性;根据15个批次盘龙七的含量测定结果,岩白菜素、儿茶素、芦丁分别在0.48~17.04、0.14~6.88、0.12~6.8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