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孙子兵法》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主要分析了《孙子兵法》蕴含的管理思想,并结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对《孙子兵法》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孙子兵法;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
《孙子兵法》不但是我国现存最早,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作为一部实践性与哲理性兼备的杰作。《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当前,《孙子兵法》日益受到管理学界、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各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说,《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管理学的著作。主要的原因是《孙子兵法》中的许多理论、观点,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相通和相同之处。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的理论、方法。而军事活动同样包含着对人的管理,因此,军事活动也属于一种管理活动。另一方面,从军事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比较类似于军事管理活动。因此,军事活动中运用的各类管理思想、方法也应当适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一、《孙子兵法》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作为一部实践性与哲理性兼备的杰作,《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对《孙子兵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为现代企业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支撑。
首先,在《孙子兵法》中,非常强调“仁”。《 孙子兵法·势篇》中指出:“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求企业中的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归属需要以及员工的高层次精神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要真正地关心下属,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同时,管理者还要坚持以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感受被尊重、被平等对待,并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在《孙子兵法》中,非常强调激励和沟通。例如,在《孙子兵法·行军篇》中 指出:“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孙子兵法》所说的“令之以文”,主要是强调激励与沟通的作用,利用激励,激发“民”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利用沟通,了解“民”的所思所想。而“齐之以武”,主要是强调要利用制度和组织提高管理的效率。“令之以文”和“齐之以武”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激励和沟通的作用,采取恰当的激励、沟通方法和手段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二)管理职能思想
《孙子兵法》中蕴含着一定的管理职能思想,《孙子兵法》中的管理职能思想主要表现为“五事”。《孙子兵法》中的“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其中,“道”是指要让君主和民众有共同的愿望,在愿望一致的基础上,实现君主和民众的同心同德。“天”是指在军事活动的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天气、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化状况;“地”是指在军事活动的过程要及时关注路途的远近、平坦、广阔、狭窄等地理状况;“将”是指将帅的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特质,主要包括才智、诚信、勇敢等方面。“法”是指与军队相关的各类管理制度。在孙子看来,“五事”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综合考虑这五个方面。
(三)系统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中也蕴含着一定的系统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七计”。《孙子兵法》中的“七计”主要是在“五事”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强调从敌我双方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等七个方面,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战争胜负的态势进行预测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系统管理思想。
二、《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要求
首先,《孙子兵法·谋攻篇》 曰:“大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可见,选人、任人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对现代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选拔、任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孙子兵法·势篇》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改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应对竞争和挑战提供支持。
其次,《孙子兵法·计篇》中,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在孙子看来,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兵、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的素质。同时,优秀的将领还应当坚持“信”、“仁”、“严”的原则对士卒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在选拔、任用人力资源管理者时,同样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智。要求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相关理论。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要具有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的“大智慧”,即具备识别企业内外部环境,合理选拔、任用、激励人力资源的能力,综合利用企业资源,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智”。
信。要求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备“信任能力”和“信用能力”。其中,“信任能力”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自信心,相信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信任能力”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应给予员工一定的信任,相信员工的能力和品质。“信用能力”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守“信用”,对已做出的人力资源目标设置、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保持适度的稳定,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 仁。要求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情感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以友爱、平等的态度对待员工。同时,还要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以满足员工的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
勇。要求企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有敢于决策的勇气,能够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基础上,及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决策。同时,当决策失败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要具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严。要求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要严以律己,能够严格遵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和奖惩方案,并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方案。同时,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要了解自身的弱点,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孙子兵法·九变篇》中,孙子曰:“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掳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所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落实规章制度时必须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可能出现的变化,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完善企业人才选拔工作
首先,现代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是否拥有优秀的人才,关系到管理效能发挥,关系到企业资源效能发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并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其次,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不断完善企业人才选拔工作。《孙子兵法》结合战争的实际提出了“将”的标准。尤其提出了“将德”的问题。“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要求将领须具有忠信的道德品质。对于企业来说,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也同样要重视“德”,“德”是人才的生存之本。 如果“德”出了问题,将会给企业乃至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企业在选拔人才时,要把“德”放在第一位,选拔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企业,具备良好品格的人才。
另外,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也要重点考察人才是否具备诚信可靠,以人为本;宽厚博爱,胸有大志;勇敢顽强,勤奋进取;严格要求,谨小慎微这五种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重视人力资源的激励与奖惩
《孙子兵法·咐军篇》 曰:“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中的“文”主要是指激励与沟通,“武”主要制度和组织。孙子强调要用政治、道义对士兵进行教育;用军纪、军法对士兵进行约束。只有坚持教育和严格要求士兵,士兵才会服从将领的指挥;而命令被严格执行则依赖于将领与士兵之间融洽的关系。孙子的这一观点,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要求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关注激励和沟通。
首先,企业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孙子兵法》中指出:“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强调要根据士兵的心理需求,运用成就激励、榜样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危机激励等多种手段来激励士兵的勇气和积极性。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同样也需要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企业必须要对员工进行激励,根据不同类型、差异化需求,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其次,在对人力资源的奖惩方面。《孙子兵法.作战篇》 曰:“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在《孙子兵法·九地篇》 中,孙子曰:“施无法之赏,甘无政之令”。《 孙子兵法·咐军篇》 也指出:“卒未亲付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之,则不可用也。”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 孙子兵法》 中的管理思想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奖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员工的奖惩应与员工业绩评估相结合。企业应当公正、科学地对员工业绩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给予员工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第二,对员工的奖励要适当拉开差距,即按照孙子“赏其先得者”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奖励。只有这样,才会使被奖励者有自豪感,使其他员工产生赶超先进的动机和行为。
第三,企业应打破常规,对员工实施奖励,按照孙子“施无法之赏”的原则,企业应当对优秀的员工实施特别的激励措施。主要的原因是,企业中的经常性的奖励往往已经成为惯例,对员工的激励效果较差。因此,为了提高激励效果,企业应当在实施经常性奖励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对员工实施奖励。
(四)不断加强员工培训
《孙子兵法》将“士卒孰练”、“兵众孰强”作为判断战争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强调应当通过对士兵的训练使其达到相应的标准,最终在战斗过程中做到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同时还要求“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通过对士兵的严格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士兵的军事素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为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也同样如此,应当重视员工培训,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利用培训,提高员工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一方面有利于员工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总之,《孙子兵法》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两者虽不完全相同但却仍有许多相近、相同之处。这就使得将《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可能。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孙子兵法》中的思想办法可以成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有益借鉴,将《孙子兵法》运用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贺忠雨,苏靖巍,孙鹏程.《孙子兵法》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现代商业,2016(26):76-78.
[2]王志立.试论《孙子兵法》激励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4(06):56-58.
[3]崔乃鑫.《孙子兵法》管理思想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8-9.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关键词:孙子兵法;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
《孙子兵法》不但是我国现存最早,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作为一部实践性与哲理性兼备的杰作。《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当前,《孙子兵法》日益受到管理学界、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各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说,《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管理学的著作。主要的原因是《孙子兵法》中的许多理论、观点,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相通和相同之处。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的理论、方法。而军事活动同样包含着对人的管理,因此,军事活动也属于一种管理活动。另一方面,从军事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比较类似于军事管理活动。因此,军事活动中运用的各类管理思想、方法也应当适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一、《孙子兵法》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作为一部实践性与哲理性兼备的杰作,《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对《孙子兵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为现代企业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支撑。
首先,在《孙子兵法》中,非常强调“仁”。《 孙子兵法·势篇》中指出:“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求企业中的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归属需要以及员工的高层次精神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要真正地关心下属,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同时,管理者还要坚持以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感受被尊重、被平等对待,并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在《孙子兵法》中,非常强调激励和沟通。例如,在《孙子兵法·行军篇》中 指出:“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孙子兵法》所说的“令之以文”,主要是强调激励与沟通的作用,利用激励,激发“民”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利用沟通,了解“民”的所思所想。而“齐之以武”,主要是强调要利用制度和组织提高管理的效率。“令之以文”和“齐之以武”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激励和沟通的作用,采取恰当的激励、沟通方法和手段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二)管理职能思想
《孙子兵法》中蕴含着一定的管理职能思想,《孙子兵法》中的管理职能思想主要表现为“五事”。《孙子兵法》中的“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其中,“道”是指要让君主和民众有共同的愿望,在愿望一致的基础上,实现君主和民众的同心同德。“天”是指在军事活动的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天气、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化状况;“地”是指在军事活动的过程要及时关注路途的远近、平坦、广阔、狭窄等地理状况;“将”是指将帅的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特质,主要包括才智、诚信、勇敢等方面。“法”是指与军队相关的各类管理制度。在孙子看来,“五事”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综合考虑这五个方面。
(三)系统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中也蕴含着一定的系统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七计”。《孙子兵法》中的“七计”主要是在“五事”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强调从敌我双方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等七个方面,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战争胜负的态势进行预测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系统管理思想。
二、《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要求
首先,《孙子兵法·谋攻篇》 曰:“大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可见,选人、任人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对现代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选拔、任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孙子兵法·势篇》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改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应对竞争和挑战提供支持。
其次,《孙子兵法·计篇》中,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在孙子看来,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兵、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的素质。同时,优秀的将领还应当坚持“信”、“仁”、“严”的原则对士卒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在选拔、任用人力资源管理者时,同样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智。要求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相关理论。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要具有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的“大智慧”,即具备识别企业内外部环境,合理选拔、任用、激励人力资源的能力,综合利用企业资源,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智”。
信。要求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备“信任能力”和“信用能力”。其中,“信任能力”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自信心,相信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信任能力”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应给予员工一定的信任,相信员工的能力和品质。“信用能力”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守“信用”,对已做出的人力资源目标设置、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保持适度的稳定,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 仁。要求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情感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以友爱、平等的态度对待员工。同时,还要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以满足员工的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
勇。要求企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有敢于决策的勇气,能够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基础上,及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决策。同时,当决策失败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要具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严。要求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要严以律己,能够严格遵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和奖惩方案,并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方案。同时,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要了解自身的弱点,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孙子兵法·九变篇》中,孙子曰:“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掳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所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落实规章制度时必须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可能出现的变化,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完善企业人才选拔工作
首先,现代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是否拥有优秀的人才,关系到管理效能发挥,关系到企业资源效能发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并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其次,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不断完善企业人才选拔工作。《孙子兵法》结合战争的实际提出了“将”的标准。尤其提出了“将德”的问题。“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要求将领须具有忠信的道德品质。对于企业来说,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也同样要重视“德”,“德”是人才的生存之本。 如果“德”出了问题,将会给企业乃至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企业在选拔人才时,要把“德”放在第一位,选拔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企业,具备良好品格的人才。
另外,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也要重点考察人才是否具备诚信可靠,以人为本;宽厚博爱,胸有大志;勇敢顽强,勤奋进取;严格要求,谨小慎微这五种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重视人力资源的激励与奖惩
《孙子兵法·咐军篇》 曰:“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中的“文”主要是指激励与沟通,“武”主要制度和组织。孙子强调要用政治、道义对士兵进行教育;用军纪、军法对士兵进行约束。只有坚持教育和严格要求士兵,士兵才会服从将领的指挥;而命令被严格执行则依赖于将领与士兵之间融洽的关系。孙子的这一观点,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要求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关注激励和沟通。
首先,企业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孙子兵法》中指出:“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强调要根据士兵的心理需求,运用成就激励、榜样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危机激励等多种手段来激励士兵的勇气和积极性。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同样也需要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企业必须要对员工进行激励,根据不同类型、差异化需求,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其次,在对人力资源的奖惩方面。《孙子兵法.作战篇》 曰:“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在《孙子兵法·九地篇》 中,孙子曰:“施无法之赏,甘无政之令”。《 孙子兵法·咐军篇》 也指出:“卒未亲付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之,则不可用也。”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 孙子兵法》 中的管理思想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奖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员工的奖惩应与员工业绩评估相结合。企业应当公正、科学地对员工业绩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给予员工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第二,对员工的奖励要适当拉开差距,即按照孙子“赏其先得者”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奖励。只有这样,才会使被奖励者有自豪感,使其他员工产生赶超先进的动机和行为。
第三,企业应打破常规,对员工实施奖励,按照孙子“施无法之赏”的原则,企业应当对优秀的员工实施特别的激励措施。主要的原因是,企业中的经常性的奖励往往已经成为惯例,对员工的激励效果较差。因此,为了提高激励效果,企业应当在实施经常性奖励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对员工实施奖励。
(四)不断加强员工培训
《孙子兵法》将“士卒孰练”、“兵众孰强”作为判断战争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强调应当通过对士兵的训练使其达到相应的标准,最终在战斗过程中做到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同时还要求“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通过对士兵的严格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士兵的军事素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为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也同样如此,应当重视员工培训,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利用培训,提高员工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一方面有利于员工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总之,《孙子兵法》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两者虽不完全相同但却仍有许多相近、相同之处。这就使得将《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可能。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孙子兵法》中的思想办法可以成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有益借鉴,将《孙子兵法》运用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贺忠雨,苏靖巍,孙鹏程.《孙子兵法》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现代商业,2016(26):76-78.
[2]王志立.试论《孙子兵法》激励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4(06):56-58.
[3]崔乃鑫.《孙子兵法》管理思想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8-9.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