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素质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eb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素质教育是个社会问题,所以它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是社会、家庭的事。本文认为,要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四个方面入手,为小学素质教育提供完备的外部环境和前提条件。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提高策略
  一、社会应引导方向,确立原则。
  对于素质教育,社会应给出一个较清晰的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当前对素质教育没有一个清晰科学的内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混乱,以致于有些学校就把素质教育等同于给学生减负,给学生权利。还有的学校做面子工程,把四书五经引入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模范。这种倾向是有害的,舍本逐末,背离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终极目标。社会要从法律上确认学校与家长在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解开学校、教师的手脚。开展素质教育,有时候难免出现意外,不能一出现意外就把老师推向被告席,这样是无法开展素质教育的。
  二、学校应贯彻实行素质教育,把培养"自强、自立"学生作为目标。
  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学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要求,改革教学思路和模式,切实推行素质教育。一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加音乐、美术、体育、课外劳动等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一方面就是在考核标准上,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把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实践活动等纳入考核,全面衡量一个学生。
  三、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德育教育。
  教师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直接人,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明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用启发性、鼓励性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举和自信心,诱导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独立问题的解决方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很重要一环,一个品德高尚但常识一般的人,要远比一个品德低劣但学识很高的人对社会更有贡献。教师要利用一个机会,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父母、讲文明、有责任心、有同情心等。
  四、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同时承担起对孩子的人文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学校的工作,父母应积极配合,如学校要组织学生春游,父母就应该配合;学校要组织学生军训,父母也要配合。再者,家庭要积极承担起孩子的人文教育。父母要教导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如做人要讲信用,要言必行,行必果;做人要有孝心,要孝敬长辈;帮人要关心兄弟姐妹,要学"孔融让梨";做人要守规则讲文明,过马路要过人行横道,遇见师长要主动打招呼。
  五、强化学习,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要把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作为问题共同研究,那是因为只有学习才是万能的,只有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成果的大小,而在于不断的追求,不断地努力,促成组织以及全体成员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因而,我们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抓学习。通过学习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做到积极进取,不懈怠不懒惰不被动,不唯利是图,讲奉献,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教育工作不可能急功近利,沒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学会耐性,学会持之以恒。三是通过学习改进职业技术,教育者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近些年来由于教育者的职业技术的落后和教育需求的增大,职业倦怠日趋严重,因而职业技术的改进已成为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心理问题、能力问题、合作问题、沟通问题等等需要解决。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学习手段来逐一排除。从学习途径来看,首先是培训。要强行培训,强化培训,全面培训,全体培训。其二是引导自觉,因为我们都知道主动地学习效果会更好。我们可以利用心得展出、论文大赛、读书笔记、演讲讨论等形式进行评比,同时加大奖励力度,并及时奖励,从而促成分层带动,整体推进的良性格局。
  六、利用人、物、时、空信息网络。
  我县现在的教育组织结构还显得十分松散,针对各所学校而言甚至可以说还是处于孤军混战的局面,相互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即使有什么先进的东西也得不到交流和利用。网络组织、网络结构、网络信息的建构和使用,有利于高效管理。一个县应有自己的信息网站和教育网站,并且各乡、各校要有自己的主页。要出自己的教育杂志,要有真正能研究而且愿付出的人组成相关的教育科研机构。
  七、落实校长权利。
  现在的校长即使是校长负责制的学校,校长也很难把一所学校治理得有新意、有创意。就因为校长的权力受到了限制。校长没有人事权,也没有经济权。教职员工就是不负责任,消极怠工,你也没有权力停职、罚款,更没有权力辞退,至于扣点工资,不痛不痒,根本达不到治本的目的。因此要失去我县的教育,我们要迟早实施校长管理,要让校长既承担责任,同时又赋有相对的权力。在精神和物质利益方面,校长的付出与其待遇极不相合。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保证,只有把校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校才有希望,因而在物质和精神利益上,要保障校长的相应待遇,甚至给予倾斜,尤其要加大鼓励性和鼓励面。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探索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学生从题海战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和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呢?  一、培养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入手,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为学生英语阅读营造愉悦、宽松、平等的学
当前,新课改步伐逐步加大,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被放在了课改的中心位置。问题情境探究法是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设计探究性问题,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溶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但是,假如一些细节处理不好,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众多名师在课堂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为什么?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堂教学中对“
摘要: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多媒体也逐渐进入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可以把色彩、动画、立体声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图、文、声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觉得上课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具有全面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尚道德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本文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地理中教学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