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庭里的百岁“掌门人”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jie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河南省鹿邑县生铁冢乡黄台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四世同堂大家庭,一家老小25口,至今没有分家,过着富裕殷实、和和睦睦的生活。说起这个大家庭的“掌门人”,更是远近闻名,她就是百岁婆婆王张氏。
  当地户籍资料显示,张婆婆生于1906年,今年已是107岁高龄了,但身体还很硬朗,虽然耳朵显得有点背了,但视力还很好,至今保持着自己缝制衣服的习惯,别人做的她还相不中。
  别看张婆婆年岁大了,但穿针引线的本领丝毫不减当年。当着笔者的面,张婆婆亮起了她的看家本事,连老花镜都不戴,左手拈针,右手捏线,不过试了两三次,就成功地“纫上了”线。
  张婆婆的儿子说,老人喜欢大襟、手工盘扣的老式衣服,虽然这种衣服工序繁杂,但老人做一件仅需两三天时间,这令笔者叹为观止,要知道,这可是纯手工的哦!老人扯着身上做工精细的大褂向笔者“显摆”,还让儿子拿出自己新做的一摞衣服,看着笔者又惊讶又赞叹的表情,老人的脸上笑开了花。
  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杂事,张婆婆自己能做的,从不让别人帮忙。擀面条、蒸馒头,什么都亲自干,还时不时地张罗着晾晒自己喜欢吃的红薯片、干豆角等。看来,勤劳和执着或许是老人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前几年,张婆婆还干了一系列“露脸”的事———一年一次,举家旅游,从省会郑州到首都北京,直到“飞”到了香港、澳门、台湾。
  从2009年开始,张婆婆的儿孙们就开始计划带老人出去“转转”,跟老奶奶一商量,老人家高兴得乐呵呵的。于是,儿孙们带着张婆婆,先是到郑州,进商场、逛大街、游邙山……留下一路的欢声笑语。继而去北京,本来只是打算让老人逛逛故宫、颐和园、王府井,但张婆婆执意要去爬长城,说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儿孙们拗不过她,就想着试试吧,结果令人难以置信,当时103岁的张婆婆愣是自己个儿一步步登上了长城,惹得老外们纷纷与这位中国百岁老人合影,一时间成了明星。老人家高兴得逢人就说:“这回可到天边了!”
  2010年,看着张婆婆游兴未减,身体也很健硕,晚辈们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带老人畅游港澳。很快,老人坐上了去往香港的飞机。空姐和其他乘客们都是第一次见到百岁老人坐飞机,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纷纷和老人合影,老人家又过了一把“明星瘾”。
  说起那次旅行,张婆婆满脸喜悦,她说飞机是从云彩上头过去的,但自己并不害怕,不迷也不晕。第一次坐飞机的老人丝毫没有任何晕机的反应,一路顺利到达香港。
  在晚辈们的照料下,张婆婆畅游了香港、澳门。然后又在晚辈们的陪同下“飞”到了宝岛台湾。从台北,到高雄;从日月潭,到太鲁阁……104岁的张婆婆踏遍了宝岛的山山水水,尽情游览宝岛的美丽风光。每到一处,老人家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服务。
  那年的5月9日恰逢母亲节,张婆婆来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吸引了当地的多家媒体,记者团团围住老人采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台湾媒体记者表示,一百多岁的老人家,在台湾过母亲节,儿女又这么孝顺,很有意义,这是老人给台湾的一次机会,能采访她,感觉很荣幸。
  张婆婆说,自己身体硬朗得益于儿孙们孝顺,看着一大家子人一口锅里吃饭,一个钱袋子里花钱,自己的心气别提多好了。老人的孙子王磊也说,家人的做法是始终把“百善孝为先”铭刻于心,平时,大事小事大多让老人随着性子来,从不惹老人生气。“老奶奶之所以能活这么大年纪,而且身体还很好,完全归功于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和谐。”
其他文献
科学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如果人长时间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律,就会改变体内激素分泌量,导致神经紊乱,体内生物钟必然受到影响。这和中国传统养生提倡的“天人合一”异曲同工。因此,要尽可能提倡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  最佳起床时间早晨5~6点钟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最佳饮水时间起床后饮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
唾液也就是口水,它是人体津液的一种,中医称之为“金津”“玉液”“玉泉”,对人体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民间流传着“口水经常吞,越活越年轻”的说法。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唾液对口腔卫生具有积极的防御和清洁洗刷作用。唾液中含钙量高,能促成牙结石的沉积,能增强对牙周疾病的刺激作用,同时又能促进牙齿脱矿区的再矿化,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另外,唾液在口腔里经常流动,可以起到清洗口腔的作用,很好地减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