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管所里大爱汹涌:那个越狱少年孝心可悯

来源 :知音·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g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4岁少年反复自残想越狱,监狱警察和校医头疼不已,就在他“阴谋”得逞,被带去医院时,却提出了一个意外请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番五次:奇葩少年爱“自残”
  张翔,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的一个小城。警校毕业后,他回到故乡,成了一名警察。2013年,市里创办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少管所,他被调职成了学校里的狱警。
  学校建在离市区不远的郊外,原本打算修高围墙,避免部分孩子“越狱”,但因为周边农民以“围墙太高,挡住阳光”为由,天天上门吵闹,校领导不得不降低了围墙的高度。
  之后学校在围墙上安装了防护网,建校第二年,因为一个孩子“越狱”,裤腿挂在防护网上摔下来死了,为此学校承担了很大的责任。
  从那以后,围墙上所有的防护网都被拆除了。学校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领导规定包括狱警、老师、校工在内的所有人,一旦发生“越狱事件”,都得承担责任。
  2017年初,学校里新来了一个校医,名字叫郑云鹏,是个90后的小伙子。他身板瘦削,说话斯文,宛如一个文弱书生。郑云鹏的日常工作就是给孩子们看看感冒、发烧、拉肚子什么的小病痛,如果经由他认定为问题严重的,就会由狱警跟他一起,把孩子送到市医院接受治疗。
  夏天时,市公安局送来了一个名叫阿发的孩子,年龄只有14岁,身高1.65米左右,体重只有90斤不到,是经由张翔的手送到生活老师那里的。
  在送他去宿舍的路上,这个孩子一直搓着手,说话很有礼貌:“叔叔,我明天可不可以回去……”张翔拍了拍他的头:“未来的一年,叔叔会在这陪着你,读书学习。”听到这句话,他的眼泪流了下来:“我求求你们,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偷东西了,你们放了我好不好?”“我们是为你好。”听张翔这样说,他沉默了。
  之后张翔留意到,这个孩子会在晨跑和做课间操间隙,四处打量学校的环境,时不时会跑到围墙边拍打。凭他多年的职业经验,这个孩子很可能要“越狱”,张翔提醒宿管老师,要对他格外留意。
  果不其然,几天后的一个深夜,下起了大雨,在雨声的掩饰下,阿发偷偷跑出了宿舍楼,趁着交接班的空隙,躲在围墙下的一处绿化带里,准备找机会爬墙出去。
  幸好宿管老师机警,很快发现了,赶紧汇报给张翔,没多久就找到了阿发。谁知仅过了两天,他又开始故伎重演。随着一次次的失败,他竟然不断总结经验,越狱技术变得越来越高明。
  终于在他第五次被抓住的时候,张翔严肃地威胁了他:“你这一而再再而三地逃跑,到底想干什么?你信不信我把你关进黑屋子里?”他怯怯地说:“我只是想去……看看爷爷……”
  这类孩子一向为了出去而变着花样找理由,张翔没耐心地对他呵斥:“如果你表现好,周日可以让你爷爷来探视,但就你这态度,肯定见不了。”
  阿发低头不语,眼泪一个劲往下掉。不知道是不是张翔的呵斥起了作用,阿发变得听话起来,他似乎打消了越狱的念头,开始接受眼前的环境,慢慢融入了进去。接连观察了几天,他都没有再做出违规的事情,张翔对他的防备心渐渐松懈下来。
  就在这时候,阿发又做出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天,宿管老师组织孩子们去洗澡,不知道阿发是不是故意的,他也不是第一次洗澡了,开了热水竟然不加冷水,任凭烫水往身上淋,不一会,他的皮肤就变得红肿起来。
  张翔将他送到校医务室,好在烫伤不严重,校医为他开了些烫伤药,还给了他一支芦荟胶,嘱咐他早晚擦拭。
  他反反复复地询问:“医生,如果我不按时擦药,烫伤会不会变得更严重?”医生告诉他:“擦药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如果你不好好擦药,会疼很久,但是也会慢慢自愈。”阿发似乎有些无奈,但他还是每天遵循医嘱,早晚擦药,很快皮肤就恢复了。
  没过多久,宿管老师突然找到张翔,他说阿发吞了一颗纽扣,肚子疼得厉害,让张翔带他去找校医看看。
  恍然大悟:反复自残只为见爷爷
  张翔把阿发带到校医室,那天正好是郑云鹏值班,他一听说孩子吞了纽扣,就立刻要带他去医院。张翔悄悄告诉他,这个孩子可能图谋不轨,如果暂时没有大问题,可不可以考虑留校观察。
  郑云鹏很聪明,马上猜到这个孩子在故意找茬,想尽一切办法只有一个目的——试图越狱。
  于是他告诉阿发,吞纽扣的问题不大,吃点泻药拉一拉肚子,就能把纽扣拉出来,虽然人会吃点苦头,但总的来说,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说完,郑云鹏拿了一盒泻药泡给阿发喝,并让他待在校医务室里,一旦有了拉肚子的反应,就拿个桶和棍子给他,让他去卫生间将排泄物拉进桶里,并自己用棍子翻找,直到找出纽扣为止。
  张翔问他这样做是不是有点狠了,他笑道:“这个孩子实在调皮,不治治他,指不定下次还能整出什么幺蛾子,让他尝点苦头吧。”
  终于在傍晚的时候,阿发将纽扣拉了出来,因为频繁拉肚子,他整个人变得有些虚脱,郑云鹏给他打了点滴。此时早已过了饭点,郑云鹏又在办公室里给阿发熬起了粥,阿发却将头撇向一边。
  郑云鹏对他说:“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以为这点伎俩能骗过我们?你一时逞强啥都不吃,明天早上腿软着照样得去跑步,吃亏的还是自己。”
  阿发似乎觉得郑云鹏的话有些道理,却一直倔强地不愿意转过头。郑云鹏的言语变得温柔了许多,将一碟榨菜放在了阿发旁边的桌子上,对他说:“起来喝点粥吧,你看,我还给你买了榨菜,你输着液不吃东西,胃会受不了,以后落下病根就不好了。”
  阿发除了想越狱,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他翻身坐了起来,端起了郑云鹏为他准备的粥,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张翔见此,才放心地离开医务室。
  第二天,本不该郑云鹏值班,他却执意留了下来,他不放心阿发,又到宿舍询问了好几次,见阿发确实已经没事了,跟张翔报备后,才安下心来。
  之后阿发又变得听话懂事起来,暂时没有再发生人为的意外事件。有了前车之鉴,张翔不敢对他松懈,因为他知道阿發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果不出所料,不久,阿发又想出了新的办法,而这一次,他成功了。
  他用利器在大腿上挖了一个小洞,等伤口凝固结了血痂后,他又给弄破,很快,伤口发炎溃烂了。这个时候,他才找到张翔,并把伤口露在他的面前,让张翔带他去找校医。郑云鹏见到伤口惊讶不已,他说不管阿发要整什么幺蛾子,都必须带他去医院,他的伤已经有了感染的迹象,大意不得。
  无奈,张翔只得向上级申请带阿发离校去医院。之后他和郑云鹏还有另一个同事,把阿发送去了市医院,伤口的疼痛似乎压制不住他的喜悦,阿发一路上激动不已。好在送医及时,阿发的腿并没什么大的隐患和后遗症。医生为他处理了伤口,并开了些药拿给郑云鹏,让他按照药方,每天按时给阿发换药。
  眼看他们就要回去了,阿发突然大哭起来,跪倒在他们面前:“叔叔,我爷爷在这里住院,我很担心他,求求你们让我去看看他,好不好?哪怕一眼,只看一眼我就走。”
  后来张翔才了解到,阿发的父母吸毒死了,他和十岁的妹妹跟着七十多岁的爷爷,以低保为生。爷爷平时还得去捡捡垃圾,才能勉强维持生计。屋漏偏逢连夜雨,爷爷又被查出患了肺心病,隔三差五就得去医院治疗,有时候要住院一两个月。
  家里不仅失去了生活来源,还有大笔医药费的开支。阿发的妹妹学习成绩很好,所以他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妹妹,辍学回家。不久,他便跟着几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同乡到城里打工,谁知道因为年龄不够,处处遭到限制。
  就在这时候,他听说爷爷再次病倒,在村主任和邻居的帮助下,爷爷被送去了市醫院。爷爷在医院需要钱,妹妹上学也需要钱,他不得已干起了偷盗的事,然而第一次“干活”就被抓了。
  一般被送进少管所的孩子,张翔都会与他们的家人取得联系,阿发是个例外,他并没有监护人的信息。大家都以为他是孤儿。
  大爱汹涌:帮孝心少年一家走出泥淖
  得知这个情况,张翔赶紧跟校长反映情况,并得到了批准,带着阿发去住院部,见到了他爷爷。老人正在啃一个已经发硬的馒头,因为牙口不好,只得一点一点用手扯着送进嘴里。见到阿发并得知了张翔他们的身份,老人失声痛哭:“是我不好,小发是个好孩子,不是因为我,他不会偷东西……”
  郑云鹏有些哽咽,他扶着老人的肩膀安慰他:“阿发是个好孩子,在学校里可听话了。”
  老人抓住郑云鹏的手:“既然小发犯了法,就应该受到惩罚,你们带他回去,让他好好改造。”
  阿发痛哭流涕地跪在老人病床前,说:“爷爷,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一定好好听叔叔们的话,好好改造。”爷孙俩哭得泣不成声。
  张翔了解到老人这些天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偶有好心的医护人员给他一点帮助。临走前,他们给他买了些牛奶、蛋糕、水果,一人掏了500块钱递到他的手上。回到学校,郑云鹏将情况告知了校长。校长紧急召开会议,最终大家商量决定,把学校的公费福利拿出来,帮助阿发一家渡过难关。
  张翔和郑云鹏作为学校代表,为阿发爷爷送去慰问金,缴清了欠下的住院费。一个星期后,是阿发爷爷出院的日子,郑云鹏提着水果和给阿发妹妹的学习用品,开着车朝医院奔去,他说他答应了阿发,要替他把爷爷送回家,并替他看看妹妹。
  回来后他告诉张翔,阿发家里连一个像样的凳子都没有。因为舍不得用电,点的还是煤油灯,妹妹每晚只能借着微弱的光读书。他很想帮他们,但他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得好好谋划一下。
  半个月后的周日,阿发的爷爷突然出现在学校门口,脚上的胶鞋破了个洞,大拇指露了出来。他从乡下家里,走了两天两夜,好不容易到了少管所。他扛着半麻袋土豆,有些难为情地说:“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我只好带一些自己种的土豆给你们尝尝,希望你们不要嫌弃。”郑云鹏赶紧给老人泡了茶水,并给他打了一份饭菜。等老人吃过休息好后,张翔把他带到会面室,叫来了阿发。
  阿发一见到爷爷立刻痛哭起来,老人将他揽入怀里,老泪纵横地说道:“你在这里一定要听叔叔们的话,好好学习,等你出去了,我就送你回学校,爷爷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兄妹俩把书念完。”阿发一个劲点头保证,说一定会听话,不再让爷爷担心。
  老人走后,阿发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他不再成天想着怎么越狱回家帮爷爷了,真正地融入了学校。
  之后的日子里,每隔两三周,郑云鹏就会开着车子去乡下,把阿发的爷爷和妹妹接到学校,让他们一家人团聚。他还会时不时买些营养品和学习用品送去阿发家里。张翔知道他刚买房子付了首付,手头并不宽裕。他对郑云鹏说:“以后的周日,我们换着去接阿发的爷爷跟妹妹吧。”
  2018年元旦,阿发积极报名参加了晚会的歌舞表演,他长高了不少,脸上也长出了两团肉,整个人朝气蓬勃。郑云鹏却愁眉不展,他说年后不久,阿发的刑期就满了,他出去以后,一家人又得面临生存问题,他担心阿发重走老路。
  从那以后,郑云鹏就开始盘算起了阿发一家人的生活问题,他一有空闲就到各个慈善机构走访,不停地在网上翻阅各种资料,试图找到有用的信息。一段时间后,他兴奋地对张翔说:“一家建筑公司有公益项目,经由我一个朋友牵线搭桥,这家公司终于同意资助阿发了,他们承诺会一直承担阿发及妹妹从现在至大学的所有费用。”
  阿发15岁生日那天下午,郑云鹏带着阿发的爷爷和妹妹来了,出席的还有他的未婚妻。他们给阿发准备了一个大蛋糕。一群人坐在一起点蜡烛切蛋糕,好不热闹。郑云鹏向阿发一家人,宣布了建筑公司同意资助他们的好消息。
  张翔为阿发准备了生日礼物——两支钢笔,他和妹妹一人一支。希望有一天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编辑/宋美丽
其他文献
离了婚还能不能做朋友?失婚女李潇斩钉截铁地说:“不能!我死也要让他看看,离了他,我过得更好。”为向前夫郭成军证明自己真的过得好,李潇自导自演了一场年度大戏。一2017年圣诞节刚过,郭成军和李潇就去办理了离婚手续。现年30岁的李潇是江苏省南京市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中专毕业后,去了一家商场工作。李潇仗着自己长得漂亮,心高气傲,非精英不嫁。2016年,亲戚给李潇介绍了郭成军。郭成军也是南京人
2018年是汶川大地震10周年。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蒋雨航被埋124个小时后获救,在汶川地震中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124个小时,7440分钟,446400秒……断水、断电、断粮,他硬挺了过来。“没吃没喝,靠着毅力和运气活下来了。当我获救时,摸到的那双手,很有力量,很温暖。”蒋雨航至今难忘那双救人的手,如今,他成了一名武警消防战士,服役于上海消防特勤支队彭浦中队。“是消防官兵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
这几天,一则短视频在朋友圈上火了起来。视频不足7分钟,却道尽了当今外婆、妈妈、孙女三代人相处的真实状况,戳中了万千网友的泪点。视频的前半段,描述了外婆和妈妈两代人之间的小故事,她们在生活方式与教育理念上有着摩擦,其实,仿佛就发生在你我的身上:母亲一早做早餐,吵醒了加班到深夜的女儿。实际上,母亲也因为女儿的夜归辗转无眠,但还是早早起来准备早饭。孙女发烧,母亲喂了好几种药,女儿责怪母亲乱给孩子吃药,没
搭一辆灰狗巴士在寒冬的长夜奔袭风暴过境,劳累的人们都已安睡我靠窗听歌和自己交谈往事,穿越皑皑白雪,茫茫黑暗幽深的林,寂静的城由东到西,只为去一个地方在宽阔的大陆,在白天与夜晚在一生漫长的告别里所有全心全意的旅程都让我感恩寻得一个人或一件事愿意为之勇敢地死更愿意为之勇敢地活任凭前路漫漫,我要不知疲倦這是我想要的美好人生
2019年5月,全国最美家庭评比中,来自湖北省襄阳市的惠随琳一家的故事格外动人。惠随琳夫妻八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的父亲和患重病的母亲,成功帮助年迈的双亲战胜病魔;在让父母好好活着的同时,还用祥和有爱的家庭氛围提高两个老人的生存质量,孝心感人。  更为难得的是,在照顾父亲的同时,惠随琳坚持工作和创作,先后荣获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的多项荣誉称号,他撰写的描写母爱的作品《母亲的情怀》荣获中央电视台全国
你能想象一个癌症母亲带着一个抑郁症女儿漂泊在无边的大海上,是怎样一种情景吗?  2009年,张芳被确诊早期肝癌,女儿也患有狂躁型抑郁症,两人的关系剑拔弩张,战争常常一触即发。灰心绝望之际,张芳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女儿来一场航海旅行,一边治病,一边修复母女关系。那么,她们在海上经历了什么?命运有了哪些巨变?  绝境之伤:癌症妈妈遭遇躁郁症女儿  2010年3月,北京首都机场。45岁的张芳站在接机
2020年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由国际巨星巩俐领衔主演的影片《中国女排》,将在全国隆重公映。其中,巩俐扮演女一号、“排球教母”郎平,朱婷、张常宁等球星也在戏里扮演角色,该片未播先红。巩俐再次成为观众和传媒瞩目的焦点,她与法国丈夫米歇尔的婚姻也得到了大家的祝福。巩俐如何与米歇尔相识相爱?从恋爱到结婚,两人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邂逅于浪漫之都,“巩皇”爱上法国音乐家2017年10月9日,巩俐应邀赴法国
25岁的翻译楚婧爱上高中学历的打工仔李锐,这桩不合常理的恋情,让楚中平、赵洵夫妇一头雾水,他们竭力反对并阻止。不久,传来了楚婧和李锐在海南省海口市殉情的噩耗,楚婧身亡,李锐还活着。一向顺遂的女儿怎么会自杀?满怀悲痛的楚中平夫妇认定李锐是凶手,踏上了寻找真相之路,却意外发现,女儿的死与恋情无关!李锐是什么人?真相到底是什么……丧女何其痛:自杀与恋情无关?2018年10月27日一早,楚中平接到警方通知
2019年4月24日,我刚准备打卡下班,起身却收到了一份信封式快递。拆开信封,是一张红彤彤且做工精美的邀请函。打开请柬,当我看到“杨玫子”三个字时,立马鼻头一热,内心久久不能平静。01我叫王言,1990年出生于青岛。本科毕业以后,进入青岛当地的一家国企单位工作。我和杨玫子的不解之缘便由此拉开序幕……初到单位报到,我对杨玫子的开场白仍然记忆犹新——“什么?你竟然是本科生!”这句话一开始让我颇为不满。
90后大学生于圣民,在2017年3月之前,一直过着安逸的生活。一场变故,让他坠入深渊,差点跟妈妈双双赴死。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妈宝男摊上大事:能干的妈妈瘫痪了  “圣民,快来医院,你妈妈脑出血,在抢救!”2017年3月15日,上午10点多,正读大四的于圣民接到大姨的电话,惊得手机差点掉下来……  他是吉林省延边市人,妈妈李爱玲在市审计局当会计。7岁时,爸爸去美国打工,刚开始几年还打电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