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无休止的挖掘声,只为了在毫无区别的黑暗地底前进——这究竟是为了什么?——鼹鼠却从未想过。
疲倦感一刻也未离开他的身躯肢体,反叫他挥起铁铲,挖,挖,挖,往更深更暗处前进,直到睡意袭入,他就躺下了,头枕在冰凉的金属z铁铲上,像一块小泥块沉睡于大地之中,静得连一点酣声也听不到……
像一块泥土,融入深层的地下,他感到沉重的土层压迫下来,但是他却能适应,还不止是适应,是已完全习惯于这样的境况。他已化身为整片的地下层,他就是这沉重的土地。这样想着,他便缓缓睡着了。
在长久的静默之后,某一处不为人知的地底深处,一块小小的泥土动弹了一下,用身体挣扎着拱开紧贴着的湿土,像在努力脱离梦魇的包围—小鼹鼠又醒来了。没有天亮,只是一片漆黑。
初醒后的沮丧暂时叫他有点想哭,只是那么一会儿,他又习惯起来,铁铲继续着昨天,前天,大前天……的一贯工作。挖啊挖,鼹鼠感到自己像被铁铲拽着走,越拽越深,欲罢不能。
这就是铁铲的功能,它总是带你往深处走,它渴求挖掘,把你引入黑暗处——因为你手中握的是铁铲。
假如你手中拿的是别的什么工具,那就不一样了,譬如说你手里拿的是个气球。那么,它就带你飘来飘去。假如你手里拿的是个灯笼,那么它会老是为你照明……当然这些情况,小鼹鼠并不能切实地想象到,因为他手中是个铁铲,只能是铁铲。
于是他挖得比昨天更深,一天比一天深。
“哎哟!”铁铲接触到一个软软的物体。
小鼹鼠吓了一大跳,忙停下来道歉:“对不起!真对不起!我没想到地底下还有别人……”
“别说对不起!”那东西说,“应该我说谢谢才对!”
“什么?”鼹鼠不明白。
“太好了!你挖了我一下!我叫疼了!天哪!我还活着,多奇妙,我本来以为我已经死了很久了!天哪!我还活着!”
“可是——你出血了!”
“啊!出血了!我还能出血,没比这更好的了!”那东西说着,从他藏身的地方站起来,他的体形像一座小山一样庞大,出血的伤口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红点。
“我得走了!”他说,声音震得泥土地抖落下来。
“为了一个小小的失望,我躲进了地底,打算暂时地冬眠一下。谁知道它几乎把我吞噬了,我不能就此埋葬自己,我得走了,再见!”
于是他爬起来,沉睡后苏醒的力量如此巨大,像由下至上迅疾挖开一口大井,向上升去。
被拨到旁边的土块,劈劈啪啪地落下来,鼹鼠用铁铲护住头,小泥石砸在铁铲面上,几乎震得他昏过去。
头顶上方出现一个大洞,从未见过的光线从那里射下来,光线的亮度差点让小鼹鼠的眼睛盲掉。洞口因泥土的崩塌迅速地合拢,重新陷入黑暗。
从此之后,鼹鼠得了一种怪病,光线灼伤了他惯于黑暗的瞳孔。现在看什么眼前都有一块模糊的光斑,亮晃晃,即使合上眼皮也不能消退。
这使他产生幻觉,感到自己老是处于一个明亮的洞口,一个永远也挖掘不到的洞口。
铁铲继续挖掘,他却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因为他已搞不懂自己究竟是在向黑暗下面掘 进呢?还是向着闪亮的洞外前进。
这像是一个摆脱不了的可怕愚弄,这个小家伙心情开始变得很不好,原先他一直对挖掘工作有着莫大的兴趣。乐意听自己向更深处前进时急促的刷刷声,想到自己终有一天会挖到大地的核心而充满激动。现在呢,这股热情像“腾”地从那洞口飘忽走了,——那个闪动着令人心慌的光芒洞口,那个实际上不存在了的洞口。
铁铲的每一次举起,每一次落下,都像是一个反复怀疑的过程。
在这样的徘徊中,消耗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精力还有热情。
小鼹鼠好几次恼怒地抛开铁铲,决定索性懒下来,什么都不想再干啦。于是,他钻到土坑里,倒头便睡……
他躺在泥土之中,像土层下的一个泥块般安静,可是他却是一块有着剧烈心跳的石头,这心跳不再是平稳的,而是焦躁不规律的乱蹦弹。
鼹鼠的心像一个装在钵里的小蟋蟀,不停地在密闭的瓷器里蹦!丁丁冬冬撞来弹去,发泄着他徒劳的难受。并且本能地与一切投入钵里的东西进行殊死的战斗。虽然这战斗不能给他带来任何自由,可是他仍然扑上去,把它咬得粉碎。他拒绝一切,粉碎一切,只为了使他的钵里更加空洞。
是的,眼前闪现的光斑,一定是假想!小鼹鼠本能地去抗拒它,而鼹鼠自己所追求的黑暗,也同时变得那么不可信,失去了向深处摸索的勇力。完了!完了!——只要见过一次外面世界的光芒,就失去了自己原本的一切。
即使现在小鼹鼠大可以立刻去找一个医生彻彻底底地治愈好眼睛的疾病,也没用了!他永远也会看见那个光斑,再也无法把它从心头抹去了。
一条粘乎乎的蚯蚓蜿蜒着拱过身边,慢慢地蹭着小鼹鼠的脚丫子移动着。
如果是在以前,小鼹鼠一定会充满好奇地观察蚯蚓前进的方向,虽然他已看过好几遍了。
蚯蚓的生活多奇妙啊,靠吃下头部前方的泥土,再将这泥土通过他的身体,由身体后部排泄出来,如此的前进。完美的地下生物,与泥土化为一体,这真叫人佩服。
但是现在,小鼹鼠一点也不想去看蚯蚓,蚯蚓没有眼睛,一点也不受光明的引诱,所以才这样地习惯于挖掘生活,完完全全地靠泥上滋养生存,它是可怜的,粘乎乎的动物。
看到蚯蚓,只会让小鼹鼠感到自己的生活有多无聊。
一把铁锹劈劈啪啪地继续响动起来,泥土落下来,不断地踩在脚下,小鼹鼠重新开始挖掘起未,眼前忽闪忽闪着那个消褪不了的光环。他的速度是那么快,那速度不是因为热爱工作,而是因为惧怕停留在生活中,像在茂密丛林中迷失的孩子才有的那种奔跑速度,用跌跌撞撞的快跑,来抵消着绝望,出口就是眼里的光芒,却不晓得方向,反而向更深更暗处疾奔进去。
但也许正由于没有方向,他却真找到了出口,面前松脆的石壁一撞即破,所有的光线似乎在毫无预料中一下子涌进洞里,从广阔的世界中四面八方地冲向小鼹鼠的眼睛。
他的眼睛一下子盲了,暂时的失明——也不能说是失明,而是一片光明。耀眼的光晕一个接一个地在眼前迸裂开来。如同所有的烟花一起爆炸开来。光线的声音轰轰隆隆在耳朵里发出巨大的蜂鸣声。小鼹鼠感到脚下空了,他从未有过的脱离了沉重土层压迫的感觉,使他站立不稳,铁铲就脱手而出了,在空中划动着长长的弧线,很久很久才听见它落入水中的声音。
他站在一座陡峭悬崖的山壁上探出头来,脚下是汹涌扑来扑去的白浪,那也算不上脚下。海水离小鼹鼠站立的地方足足有几百米之高,那种高度,即使由几万只小鼹鼠叠罗汉一样叠起来也到达不了。
只要向下望一眼,再有勇气的人也会丧失他所有的信念,小鼹鼠掉头就往回走,他决定再也不把头探出去了。
走了几步,他呆住了,他失去了一件最宝贵的生活工具——他的铁铲没了。这下真彻底完蛋了,失去了铁铲,他哪儿也去不了啦。
失去了铁铲,就注定他只能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容身之处是那样狭小,仅够转转身体,要么就是面对着泥壁发傻,要么就是面对着悬崖发呆。
泥壁上没什么可看的,小鼹鼠渐渐已习惯转过身,将两只小脚丫荡在陡壁望望云。当然,这已经过了很久,难道要一直这样下去吗?
又过了很久,长期没有钻在泥土中的鼹鼠那还算得上一只鼹鼠吗?他甚至连自己是什么也开始怀疑了,也许自己只是一只刚孵出蛋壳的小鸟,在陡壁上筑巢,却从未试过起飞呢。
时间再久了,他慢慢确信自己真是一只鸟,反正这比相信自己是一只鼹鼠要来得容易。
无所谓自己是一只什么鸟,是海鸥、还是麻雀,反正自己可能会飞就行了。
终于有一天他飞走了,身躯轻盈,脱离了沉重,甚至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过去的一切思想尽然忘却,脑袋是最先要清空的地方,不然就太重了,永远也飞不起来。
说他是飞,其实更像是被吹走,借助着风在空中上下翻飞,风不像泥土。风的托起,像一种不具力量的力量,使他轻飘飘的似乎不复存在。这时,一阵疾风在身下卷起,于是他更快更迅疾地在空中转动着身体,朝任何方向忽地飞远了。■
疲倦感一刻也未离开他的身躯肢体,反叫他挥起铁铲,挖,挖,挖,往更深更暗处前进,直到睡意袭入,他就躺下了,头枕在冰凉的金属z铁铲上,像一块小泥块沉睡于大地之中,静得连一点酣声也听不到……
像一块泥土,融入深层的地下,他感到沉重的土层压迫下来,但是他却能适应,还不止是适应,是已完全习惯于这样的境况。他已化身为整片的地下层,他就是这沉重的土地。这样想着,他便缓缓睡着了。
在长久的静默之后,某一处不为人知的地底深处,一块小小的泥土动弹了一下,用身体挣扎着拱开紧贴着的湿土,像在努力脱离梦魇的包围—小鼹鼠又醒来了。没有天亮,只是一片漆黑。
初醒后的沮丧暂时叫他有点想哭,只是那么一会儿,他又习惯起来,铁铲继续着昨天,前天,大前天……的一贯工作。挖啊挖,鼹鼠感到自己像被铁铲拽着走,越拽越深,欲罢不能。
这就是铁铲的功能,它总是带你往深处走,它渴求挖掘,把你引入黑暗处——因为你手中握的是铁铲。
假如你手中拿的是别的什么工具,那就不一样了,譬如说你手里拿的是个气球。那么,它就带你飘来飘去。假如你手里拿的是个灯笼,那么它会老是为你照明……当然这些情况,小鼹鼠并不能切实地想象到,因为他手中是个铁铲,只能是铁铲。
于是他挖得比昨天更深,一天比一天深。
“哎哟!”铁铲接触到一个软软的物体。
小鼹鼠吓了一大跳,忙停下来道歉:“对不起!真对不起!我没想到地底下还有别人……”
“别说对不起!”那东西说,“应该我说谢谢才对!”
“什么?”鼹鼠不明白。
“太好了!你挖了我一下!我叫疼了!天哪!我还活着,多奇妙,我本来以为我已经死了很久了!天哪!我还活着!”
“可是——你出血了!”
“啊!出血了!我还能出血,没比这更好的了!”那东西说着,从他藏身的地方站起来,他的体形像一座小山一样庞大,出血的伤口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红点。
“我得走了!”他说,声音震得泥土地抖落下来。
“为了一个小小的失望,我躲进了地底,打算暂时地冬眠一下。谁知道它几乎把我吞噬了,我不能就此埋葬自己,我得走了,再见!”
于是他爬起来,沉睡后苏醒的力量如此巨大,像由下至上迅疾挖开一口大井,向上升去。
被拨到旁边的土块,劈劈啪啪地落下来,鼹鼠用铁铲护住头,小泥石砸在铁铲面上,几乎震得他昏过去。
头顶上方出现一个大洞,从未见过的光线从那里射下来,光线的亮度差点让小鼹鼠的眼睛盲掉。洞口因泥土的崩塌迅速地合拢,重新陷入黑暗。
从此之后,鼹鼠得了一种怪病,光线灼伤了他惯于黑暗的瞳孔。现在看什么眼前都有一块模糊的光斑,亮晃晃,即使合上眼皮也不能消退。
这使他产生幻觉,感到自己老是处于一个明亮的洞口,一个永远也挖掘不到的洞口。
铁铲继续挖掘,他却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因为他已搞不懂自己究竟是在向黑暗下面掘 进呢?还是向着闪亮的洞外前进。
这像是一个摆脱不了的可怕愚弄,这个小家伙心情开始变得很不好,原先他一直对挖掘工作有着莫大的兴趣。乐意听自己向更深处前进时急促的刷刷声,想到自己终有一天会挖到大地的核心而充满激动。现在呢,这股热情像“腾”地从那洞口飘忽走了,——那个闪动着令人心慌的光芒洞口,那个实际上不存在了的洞口。
铁铲的每一次举起,每一次落下,都像是一个反复怀疑的过程。
在这样的徘徊中,消耗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精力还有热情。
小鼹鼠好几次恼怒地抛开铁铲,决定索性懒下来,什么都不想再干啦。于是,他钻到土坑里,倒头便睡……
他躺在泥土之中,像土层下的一个泥块般安静,可是他却是一块有着剧烈心跳的石头,这心跳不再是平稳的,而是焦躁不规律的乱蹦弹。
鼹鼠的心像一个装在钵里的小蟋蟀,不停地在密闭的瓷器里蹦!丁丁冬冬撞来弹去,发泄着他徒劳的难受。并且本能地与一切投入钵里的东西进行殊死的战斗。虽然这战斗不能给他带来任何自由,可是他仍然扑上去,把它咬得粉碎。他拒绝一切,粉碎一切,只为了使他的钵里更加空洞。
是的,眼前闪现的光斑,一定是假想!小鼹鼠本能地去抗拒它,而鼹鼠自己所追求的黑暗,也同时变得那么不可信,失去了向深处摸索的勇力。完了!完了!——只要见过一次外面世界的光芒,就失去了自己原本的一切。
即使现在小鼹鼠大可以立刻去找一个医生彻彻底底地治愈好眼睛的疾病,也没用了!他永远也会看见那个光斑,再也无法把它从心头抹去了。
一条粘乎乎的蚯蚓蜿蜒着拱过身边,慢慢地蹭着小鼹鼠的脚丫子移动着。
如果是在以前,小鼹鼠一定会充满好奇地观察蚯蚓前进的方向,虽然他已看过好几遍了。
蚯蚓的生活多奇妙啊,靠吃下头部前方的泥土,再将这泥土通过他的身体,由身体后部排泄出来,如此的前进。完美的地下生物,与泥土化为一体,这真叫人佩服。
但是现在,小鼹鼠一点也不想去看蚯蚓,蚯蚓没有眼睛,一点也不受光明的引诱,所以才这样地习惯于挖掘生活,完完全全地靠泥上滋养生存,它是可怜的,粘乎乎的动物。
看到蚯蚓,只会让小鼹鼠感到自己的生活有多无聊。
一把铁锹劈劈啪啪地继续响动起来,泥土落下来,不断地踩在脚下,小鼹鼠重新开始挖掘起未,眼前忽闪忽闪着那个消褪不了的光环。他的速度是那么快,那速度不是因为热爱工作,而是因为惧怕停留在生活中,像在茂密丛林中迷失的孩子才有的那种奔跑速度,用跌跌撞撞的快跑,来抵消着绝望,出口就是眼里的光芒,却不晓得方向,反而向更深更暗处疾奔进去。
但也许正由于没有方向,他却真找到了出口,面前松脆的石壁一撞即破,所有的光线似乎在毫无预料中一下子涌进洞里,从广阔的世界中四面八方地冲向小鼹鼠的眼睛。
他的眼睛一下子盲了,暂时的失明——也不能说是失明,而是一片光明。耀眼的光晕一个接一个地在眼前迸裂开来。如同所有的烟花一起爆炸开来。光线的声音轰轰隆隆在耳朵里发出巨大的蜂鸣声。小鼹鼠感到脚下空了,他从未有过的脱离了沉重土层压迫的感觉,使他站立不稳,铁铲就脱手而出了,在空中划动着长长的弧线,很久很久才听见它落入水中的声音。
他站在一座陡峭悬崖的山壁上探出头来,脚下是汹涌扑来扑去的白浪,那也算不上脚下。海水离小鼹鼠站立的地方足足有几百米之高,那种高度,即使由几万只小鼹鼠叠罗汉一样叠起来也到达不了。
只要向下望一眼,再有勇气的人也会丧失他所有的信念,小鼹鼠掉头就往回走,他决定再也不把头探出去了。
走了几步,他呆住了,他失去了一件最宝贵的生活工具——他的铁铲没了。这下真彻底完蛋了,失去了铁铲,他哪儿也去不了啦。
失去了铁铲,就注定他只能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容身之处是那样狭小,仅够转转身体,要么就是面对着泥壁发傻,要么就是面对着悬崖发呆。
泥壁上没什么可看的,小鼹鼠渐渐已习惯转过身,将两只小脚丫荡在陡壁望望云。当然,这已经过了很久,难道要一直这样下去吗?
又过了很久,长期没有钻在泥土中的鼹鼠那还算得上一只鼹鼠吗?他甚至连自己是什么也开始怀疑了,也许自己只是一只刚孵出蛋壳的小鸟,在陡壁上筑巢,却从未试过起飞呢。
时间再久了,他慢慢确信自己真是一只鸟,反正这比相信自己是一只鼹鼠要来得容易。
无所谓自己是一只什么鸟,是海鸥、还是麻雀,反正自己可能会飞就行了。
终于有一天他飞走了,身躯轻盈,脱离了沉重,甚至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过去的一切思想尽然忘却,脑袋是最先要清空的地方,不然就太重了,永远也飞不起来。
说他是飞,其实更像是被吹走,借助着风在空中上下翻飞,风不像泥土。风的托起,像一种不具力量的力量,使他轻飘飘的似乎不复存在。这时,一阵疾风在身下卷起,于是他更快更迅疾地在空中转动着身体,朝任何方向忽地飞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