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才是最大的成功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_fly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作展示】
  每年的6月,在中国的大地上,都会上演一场堪称惨烈的“智力大比拼”——这便是世界上参与者最多、牵涉面最广、关注度最高的高考。当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们会看到多少家长一脸期待、急不可耐地冲着孩子问长问短:题难不难?考得如何?再看看孩子们,一个个有如冲出牢笼的小鸟,推开家长,欢呼雀跃,更有甚者干脆撕碎课本,甩掉书包……没有人去想这场考试的结果如何,此刻的他们只有一种心情——尽情释放!
  每当看到这年复一年都会在全国各地每个考场前重演的“激情剧”,人们内心深处会油然生出一种疑问:我们的考生到底怎么了?何等沉重的压力使得他们需要如此发泄?
  我无意在这里评价我们的高考制度——它本身无可厚非,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最为公正公平的选拔制度;我更不忍心去非议那些深受教师、家长、社会“三座大山”压迫的考生们,他们始终都处于被引导、被教育甚至被强迫就范的地位。关键还在于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的家长,在对于“成功”的认知问题上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做父母的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但是“成功”一词在许多人的词典上的含义最后被浓缩到了一个核心——成才。依照广大家长的测定标准,“成功”与否完全只能凭文化成绩来考量,而对文化成绩最大规模、最具权威的测验和鉴定便是高考。如此步步推演下来,高考也就成了“成功”的试金石。高考胜出,则功成名就;高考失利,则身败名裂。在如此“成功理念”的渲染下,一切与高考相关的话题自然就成了全社会最敏感的话题,而一切与高考相关的压力最终都下压到了高考考生的肩头。一旦卸去了这日积月累层层加码的压力,考生身上爆发出那种“井喷式”的释放与发泄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对一名学生来说,“成功”应该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便是成人,第二才是成才。一个人也许不能成才,但一定要成人,要活得身心愉悦,活得光明磊落,活得“人畜无害”,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其实也是最大的成功。一个人倘若不懂得做人的本分,没有正确的三观,自私自利,就算他“成才”了,也难以给社会以至家庭、个人带来益处,难以走得更远。这样的人不仅算不得“成功”,甚至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失败者。社会上那些高智商、高学历、高职位的“三高人才”中因三观不正而误入歧途甚至堕入罪恶深渊者,谁会承认他们是“成功”者?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分析,人格上的缺陷對越聪明的人来说就越是一种悲哀,因为人格缺陷会制约乃至摧毁他的美好前程;而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越是高智商高学历的坏人就坏得越是“高层次”,对社会的破坏力和负面影响就会越大。
  由此看来,注重“成才”而忽视“成人”者是在舍本逐末了,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孩子“成人”才是最为重要的。成人是成功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其实已是一种成功。
  【作文点评】
  这篇习作从人们司空见惯的“考后释放”现象谈起,追根溯源,探究了考生肩负的巨大压力的成因——社会、家庭偏斜了的教育观、人才观使然。当今社会,人们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往往视“成才”为“成功”,而将“成人”教育束之高阁,这样做的后果,一是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品德教育,二是加重了孩子文化学习的压力,从而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和失衡。文章层层推进,条分缕析,说理清楚而透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受教师们欢迎,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情境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小学作为现代义务教育教学的基础阶段,
大众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变得越发廉价,依靠着烂大街的审美无法走在时尚前端,这对于美术而言是致命的伤害.美术要求学生能够在一样的世界里发现不同的美所做出的作品才能够得到
最近,我家多了一位新成员,他是个“隐形人”,从不过问我们的家事,但我妈老拿我跟他比,他的名字叫“别人家的孩子”。  暑假的一天,我窝在房间里玩手游,就在即将破纪录的千钧一发之际,一张让我恐慌的脸从门后探了出来,游戏立刻结束了,我心中传来一声哀号,唉!看来破纪录的事又泡汤了。  妈妈看了一眼我那猪窝似的房间,劈头盖脸一顿骂:“看看你的房间,多乱!乱成什么样儿了!你看看人家小徐,心多细!多整洁!”我顿
期刊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要求的提升,传统的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这种教学方法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人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电学实验是具有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习的难点部分.电学实验包含了电路中的连接、各种电表读数、结果的合理判断以及整理等各个方面.教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