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观设计本国优先权制度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来源 :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国优先权制度可以为专利申请人提供“优先期”时间利益、合案申请和类型转换申请的程序优势.我国《专利法》赋予外观设计申请人本国优先权之后,申请人可以利用这些制度功能,但也会受到限制.就“优先期”时间利益而言,申请人通过主张外观设计本国优先权可以达到实质延长专利权保护期限的效果.就合案申请而言,外观设计本国优先权规则可以与相似设计合案申请、与局部外观设计制度搭配使用,为申请人提供更灵活和更节约的程序利益,但无法与套件申请制度相结合.就类型转换申请而言,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借助本国优先权可以实现从技术类专利申请到设计类专利申请的转换,且优先权基础应不限于实用新型申请,还应包括目前不被我国实践认可的发明申请,但从设计类专利申请转换为技术类专利申请面临事实障碍,仅具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一直致力于扩大国家、区域、地方各级决策中的女性政治参与,以满足政治领域的性别平等要求.针对女性政治参与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会、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来改善女性政治参与环境和条件,如广泛推行性别配额制度、推动提高女性参政能力的培训、增加女性政治参与的资金支持等,这些措施使欧盟女性在政治决策领域的话语权和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于选举制度的差异、政党对女性参政的支持程度以及欧盟政策实施相关机制的不完善,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政策的实施案例可看到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