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课上好必须钻研教材,培养兴趣,需要我们政治教师用自己的智慧想办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把他们塑造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关键词】政治教学学生兴趣手段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我看,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那到底什么是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到底如何来来激发兴趣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始终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只有老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如果老师态度冷漠,知识浅薄,既不可亲,又不可敬,那么,学生必然心灰意冷,对学习推动兴趣。因此,老师上课必须做到可亲可敬。
  首先,老师要可亲。上课要对学生充满激情,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不可冷冰冰,板起面孔。学会关心学生,随时注意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不可不顾学生,一味讲课。其次,老师要可敬。这就要求老师较高的师德修养,能严于律己,虚心好学,敬业爱生,尽职尽责。同时,老师言谈举止要文明高雅,处处为人师表。
  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二、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兴趣
   (一)、要激发学生对知识需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源于需要。课堂教学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学习,就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对知识产生需求感。因而,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了它的重要性,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要利用教材本身知识的吸引力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成功感。
  首先,要让学生学好,老师必须教好。老师的教是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课堂教学,老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尊重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
  其次,老师在教学中坚持多表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学得好,问题回答正确,老师固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而且当学生对某一知识学习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或者不很准确时,老师除了给以补充完善外,还要给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甚至有时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完全错误,但只要他学习努力,老师也要对这种精神加以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成功感。
  三、教学程序调控,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程序安排上,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
   (二)、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
  在第一堂课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只是第一步。要想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保持长久的兴趣,还需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可以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其学习兴趣与日俱增。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
   (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
  总之,思想政治教学要讲究手段多样化,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以最大的热情,浓厚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要】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在幼教工作中我们务必将文明礼仪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文明礼仪幼儿教育赏识教育策略    一、文明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如今的部分孩子在语言上尖酸苛薄、在行动上蛮横无理、在性格上自私自利、在能力上依赖心强。那么孩子的这一表现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家长在教育方面一味的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本质上的认识,是对数学的融合贯通和升华。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钥匙,是将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手段。数学思想对数学方法起着指导作用,是数学方法高层次的表现。常言道:“有了思想才方法”。因此通常将数学思想和方法看作一个整体,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及思维的拓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政治学科自身特征的影响,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显露出许多不利于学科发展的因素。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政治教育指出了新的方向,只有依据学科特征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体现教学的宗旨。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政治教学创新    《思想政治》是基础教育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