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新旧教材的异同比较与优缺点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zi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年级化学教材经历了很多年的社会实践的考验,版本不断的更替,由原来的理论性居多的版本,变为主要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教材,本文就2001年版与2012年版化学教材中的出现的异同点谈了笔者的几点看法以及教材改进后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
  关键词:中学化学;新旧教材;异同;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04-02
  初中化学是所有学科中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自然科学,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多的则在于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时时需要关注社会动态,关注科技的发展,这样才能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气息。九年级化学教材经历了很多年的社会实践的考验,版本不断的更替,由原来的理论性居多的版本,变为主要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教材,现根据本人的多年教学经验,谈谈2001年版与2012年版化学教材中的出现的异同点的看法以及教材改进后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
  一、总体变动
  上册仍为七个单元,由原来的23个课题变为21个,变动较大的是第三单元第四单元进行了调换分子原子同时纳入到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减去了《离子》这一课题,将内容并入了《原子的结构》中,第七单元由原来的3个课题变为现在的2个课题,内容仍没有增减。
  1.《物质构成的奥秘》的上调,以及《分子和原子》知识点的并入,首先使得微观世界的知识点更加的集中,学生也最大化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并感知到化学学习的主旨是在记忆中理解,理解中应用。更有助于学生对第四单元中物质的分类的理解。其次,与此同时九年级物理在一开课就研究了微观世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体验到了学科之间的贯穿互溶性。第三,这样的调整使概念原理的呈现更加符合知识发展的逻辑关系。
  但这样的调整本人认为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从第二单元的研究物质转换到微观世界,使得知识跳跃性太强,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知识点过于集中,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大部分学生理解的前提是死记硬背,使部分的学生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最后,对于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学科,这之前学习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较大,学习起来相对容易理解。但是这章所学内容不但与生活实际联系很少而且都是从微观角度来研究问题,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学生只能靠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想象来学习,所以学习起来相对困难。总之,该单元的提前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理解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一单元的过渡使得学生对第四单元的理解则更得心应手。
  2.第七单元知识的合并,调整内容结构更符合现代化学理念,突出了燃料的合理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形成一种能源危机意识,同时凸显出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本章的变动使我们老师的引导方式更多样化,课堂更好掌控。
  3.从原本的15个活动探究中提出3个实验活动,这对于实验条件有限的学校规定了硬性的任务,也避免了教师在教学中去繁求简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切实落实让学生参与,学生动手的要求。这三个实验的完成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气体的制取更加的熟练,通过现象的观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去除了拓展性课题与绿色化学理念,这看似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实则不然,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环境有关得理念在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关注时事新闻,要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信息,补充教学中的化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问题。
  二、探究性实验的变动
  1.分子运动的实验中,由原来的绘图,变为现在真实的实验照片,使实验现象更加的明显,但去掉了大烧杯外的对比小烧杯,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最明显的实验现象还是要靠对比来完成。因此,我校老师在完成此实验时仍然是进行了对比,学生的兴趣也较为浓厚。若将此实验改成微型的分组实验则教学效果更好。
  2.对比2001年版与2012年版教材中《质量守恒》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发现有很大的改进,将原来的烧杯换做密封的锥形瓶,虽然此实验不密封不影响实验的结果,但这样的操作更加严密,操作原理也更加的严谨,同时现行教材中的图片更加的清晰,尤其是铁钉在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很明显,使教材的内容更具有严谨性。
  3.《质量守恒》白磷燃烧的实验也将药品换成了红磷,这对一些学校无非带来了最大的好处。药品的简化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安全,同时也关注到自己在教学中学会在保护学生与自我的前提条件下能够安全简单的表达出所要陈述的内容。
  三、知识点的变动
  1.在化学这一概念上,新版教材引入了分子原子,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化学与微观世界的联系,研究的顺序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变为现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这样的变动与后面单元中研究物质的顺序相一致,通过研究物质的方法,使学生自然的就理解并记忆了化学的概念,同时也能更有序的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
  2.物质的物理性质中删去了熔点、沸点、密度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习题也进行了删减。“熔点、沸点、密度”这三个概念在物理教材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就“密度”就出现了近三个课时,此删减法避免了学科之间知识的重复性,又体现了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3.氧化反应由原来的与氧发生的反应,变为现在的与氧气发生的反应,这一知识点的调整无疑使得我们的教学难度得以下降,在刚开始的学习中,以及学生的学情来看,让学生理解“氧”与“氧气”的区别,还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只有在接触《元素》之后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氧”与“氧气”的区别。此定义的简化,让学生通过几个简单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总结既可以得到,解决了教师的不必要的教学困惑。
  分子的概念,在原本的基础上添加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对此提出质疑“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是由谁来保持?”,我们也会在此概念前加上这样的一句话。这个概念的改变,使教材中知识点的严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教师也能够更加有信心的完成有关分子的教学任务。
  以上是我对上册教材的初步的解析,当然教材中也有很多细节个变化,例如:把“活动与探究”改为了“探究”凸显了“探究”本身把“习题”改为了“练习与应用”体现了探究性、活动性、思考性、针对性。
其他文献
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带着要成为一名理想幼儿教师的豪情,我早在93年就与幼儿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经意间,十七年的任教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虽然没有留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是猪的一种传染病.以繁殖障碍、耳朵蓝紫、并发或继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PRRSV系单股正链RNA病毒。患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随着国家大力实施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组立非预应力锥形水泥电杆数量逐年增长。研究组立非预应力锥形水泥电杆各步骤发现,组立此类电杆时,时间大多耗费在挖洞和泥土回填上。现
EPS外墙外保温技术在我国已应用多年,技术成熟,实际应用面积大,其主要工艺是在建筑外墙外表面粘贴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为保温层,在聚苯板外表面采用嵌埋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薄抹
2011年7月23日.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可能是世界上奶牛数量最多、牛奶产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印度奶牛品种普遍不够纯良,这给印度奶制品行业的未来增添了不确定因素。有鉴于
对于同样的问题,有多种理解,其中有正确的理解,也有错误的理解。如果理解正确,则会得出正确结论,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我们学习知识也要从多角度理解,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摘要: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也是一项保障施工质量的综合的措施。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采取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兴起,在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高质量的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混凝土
近几年来,在省、市畜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南漳县积极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加大畜牧业“以钱养事”经费投入力度,努力探索公益性服务
常言说的好,吐字不清如钝刀杀人,剧中人物的唱与念,是表达人物思想情感的工具,吐字不清,观众就听不懂,看不透你所表达的思想内念,还怎么能达到于教于乐的目的。因此要想做一个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