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戏曲打击乐音乐理论的研究,我们是站在“乐种学”角度进行的。因为无论在“音乐学”范畴还是在“戏曲学”范畴,戏曲打击乐都是以其自身构成的独立乐种出现的。
【关键词】戏曲;打击乐;旋律规律;探索
随着中国地方戏曲艺术的不断创新,打击乐器在戏曲中的运用也发展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塑造典型人物、提示人物的复杂情绪中,起到了别的乐 器无法替代的作用。有时由于剧情的需要,人物情绪变了,心境也变了,虽是同样的打击旋律,但此时的节奏打出的感情却完全不同,这就是打击乐的魅力所在,它能根据剧情变化而表现出细腻的人物情绪。
一、戏曲打击乐的重要性
戏曲打击乐(武场)与戏曲管弦乐(文场)平分秋色,在整个戏曲乐队(场面)中,占有“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乐队“半边天”。这一点与西洋管弦乐队(也称交响乐队)有明显不同。在西洋管弦乐队中,一般共4分个乐器组,即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其中的打击乐器组充其量只占 1/4 地位。在表演,即演员情感情绪、渲染营造舞台气氛方面,戏曲“锣鼓经”也有许多独到的艺术功能,达到了多色彩、写意化的美学层次,有效地表现出中国戏曲艺术的民族化特色。在表现演员情感情绪方面,也有不同的“锣鼓经”,虚拟鞭炮声、撕布声、风声、水声等等,称得上是丰富多彩。综上所述,可见戏曲“锣鼓经”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它不仅是戏曲的“外形式”,而且更是戏曲的灵魂和神髓。
二、戏曲打击乐的功能
戏曲打击乐有着掌握全剧演出的节奏、渲染舞台气氛、指挥乐队演奏等多种功能,万万不可小觑。这里着重谈谈“武场”,武场所用的打击乐器,特别是在我国地方戏曲中,一般以单皮鼓、小堂鼓、大堂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等乐器组成,其中单皮鼓、板由司鼓者一人演奏。现在的戏曲乐队有时也用西洋打击乐,某特殊场面还用钗、定音鼓等打击乐器,但主要伴奏以上述几种乐器为主。传统习惯称打击乐为“锣鼓”,这实际上是打击乐的全称。戏曲音乐中的锣鼓是按照一定传统规矩组合起来的,有时也根据剧情的需要编配合理的锣鼓节奏,使它们产生各种不同的音响、节奏效果烘托剧情发展,表达人物情感思想,所以,锣鼓就有不同的“锣鼓点子”也称“锣鼓经”。这些锣鼓点子又有各种不同的用法和转接方法,将用符号记录下来的乐谱称为锣鼓谱,从口中念出来,又称“锣鼓经”,打击乐是民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也是戏曲音乐中最独具特点的民族乐器。它作为剧种音乐的代表,是区别百种地方戏曲的主要标准,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烘托戏曲音乐气氛、丰富人物性格、渲染剧情以及音乐节奏的变化等,起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戏曲打击乐的旋律规律
戏曲打击乐的语汇丰富,旋律健美,形象生动,写意传神。这种“硬手法”组成的击打演奏形式,是我们民族艺术中的宝贵财富,是任何音乐演奏不可替代的。众所周知,音乐有音乐语汇,舞蹈有舞蹈语汇,那么锣鼓经也有着它的特殊的符号和特殊的旋律和语汇。如京剧《水底鱼》,这个锣经,它非常灵活自由,但是它能以各种速度来演奏,以表达演员在舞台上的不同表现内容,但是一般用于剧中人物行走的场面。它能联贯一起使用,又能拆开表现。它能因人、因情、因景、因事灵动的演奏,而且都能达到情景交融,恰到好处。
戏曲打击乐的运用有着严格的章法和规矩,不能乱用。滥用就成了噪音,就会把戏的节奏打乱,破坏戏的演出的完整性。如“急急风”的运用,顾名思义是在紧张急切的情况下才用的。比如表现战争场面、激烈交战时,表现人物内心的冲突时使用。而且在使用的时候,对于节奏和速度也有严格的要求:大锣、铙钹、小锣同时击打,每分钟不得少于240下。要和人们紧张急切的情绪相等。
在表现喜的时候,如:河北梆子《喜荣归》。崔秀英见赵廷玉进京赶考得中头名状元,荣归故里的时候的表演身段时,小锣小鼓的演奏,是那么活泼、俏皮、喜庆、灵动、调趣、幽默。
在表现怒的情绪时,如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怒斥叛徒王连举时用的“望家乡”。《击鼓骂曹》中弥衡唱:“怒气不息骂奸曹,我把蓝衫忙脱掉后”用的锣鼓点,都准确的表现了人物内心情绪节奏和外部动作的速度。
在表现哀的情绪时如:《红灯记》中,李铁梅在刑场被日本士兵放回家时“撞金钟”的运用,充分体现出李铁梅受惊吓时的昏迷状态。进门后发现爹爹和奶奶已被日本鬼子枪杀,思绪一下子回到现实中,大锣一击打演员“惊愕的发现这痛心的场面”,嘶心裂肺的呼叫:“爹,奶奶——”此时情绪痛不欲生。还有《平原作战》赵永刚葬埋大娘那场戏《撞金钟》转《回头》的运用,都很好的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
四、总结语
戏曲打击乐与演员表演关系的重要性是十分明确的,它与任何一种表演形式都不同。这种配合是独一的,每完成一个动作、每动一个想法都可以通过戏曲的打击乐表现、渲染出来,推动着、辅助演员表现的任何一个剧中人物的情绪及内心活动,极其鲜明、简洁、明快,和演员给观众营造一个便于理解人物、勾画场景的氛围及画面,使观众陶醉在美轮美奐的戏曲艺术之中。
参考文献:
[1]高连安.打击乐是戏曲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J].青年文学家,2006.
[2]陈辉.打击乐——戏曲表演之魂[J]. 剧影月报,2007.
[3]胡江君.浅谈打击乐的舞台运用[J]. 青年文学家 ,2009.
【关键词】戏曲;打击乐;旋律规律;探索
随着中国地方戏曲艺术的不断创新,打击乐器在戏曲中的运用也发展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塑造典型人物、提示人物的复杂情绪中,起到了别的乐 器无法替代的作用。有时由于剧情的需要,人物情绪变了,心境也变了,虽是同样的打击旋律,但此时的节奏打出的感情却完全不同,这就是打击乐的魅力所在,它能根据剧情变化而表现出细腻的人物情绪。
一、戏曲打击乐的重要性
戏曲打击乐(武场)与戏曲管弦乐(文场)平分秋色,在整个戏曲乐队(场面)中,占有“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乐队“半边天”。这一点与西洋管弦乐队(也称交响乐队)有明显不同。在西洋管弦乐队中,一般共4分个乐器组,即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其中的打击乐器组充其量只占 1/4 地位。在表演,即演员情感情绪、渲染营造舞台气氛方面,戏曲“锣鼓经”也有许多独到的艺术功能,达到了多色彩、写意化的美学层次,有效地表现出中国戏曲艺术的民族化特色。在表现演员情感情绪方面,也有不同的“锣鼓经”,虚拟鞭炮声、撕布声、风声、水声等等,称得上是丰富多彩。综上所述,可见戏曲“锣鼓经”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它不仅是戏曲的“外形式”,而且更是戏曲的灵魂和神髓。
二、戏曲打击乐的功能
戏曲打击乐有着掌握全剧演出的节奏、渲染舞台气氛、指挥乐队演奏等多种功能,万万不可小觑。这里着重谈谈“武场”,武场所用的打击乐器,特别是在我国地方戏曲中,一般以单皮鼓、小堂鼓、大堂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等乐器组成,其中单皮鼓、板由司鼓者一人演奏。现在的戏曲乐队有时也用西洋打击乐,某特殊场面还用钗、定音鼓等打击乐器,但主要伴奏以上述几种乐器为主。传统习惯称打击乐为“锣鼓”,这实际上是打击乐的全称。戏曲音乐中的锣鼓是按照一定传统规矩组合起来的,有时也根据剧情的需要编配合理的锣鼓节奏,使它们产生各种不同的音响、节奏效果烘托剧情发展,表达人物情感思想,所以,锣鼓就有不同的“锣鼓点子”也称“锣鼓经”。这些锣鼓点子又有各种不同的用法和转接方法,将用符号记录下来的乐谱称为锣鼓谱,从口中念出来,又称“锣鼓经”,打击乐是民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也是戏曲音乐中最独具特点的民族乐器。它作为剧种音乐的代表,是区别百种地方戏曲的主要标准,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烘托戏曲音乐气氛、丰富人物性格、渲染剧情以及音乐节奏的变化等,起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戏曲打击乐的旋律规律
戏曲打击乐的语汇丰富,旋律健美,形象生动,写意传神。这种“硬手法”组成的击打演奏形式,是我们民族艺术中的宝贵财富,是任何音乐演奏不可替代的。众所周知,音乐有音乐语汇,舞蹈有舞蹈语汇,那么锣鼓经也有着它的特殊的符号和特殊的旋律和语汇。如京剧《水底鱼》,这个锣经,它非常灵活自由,但是它能以各种速度来演奏,以表达演员在舞台上的不同表现内容,但是一般用于剧中人物行走的场面。它能联贯一起使用,又能拆开表现。它能因人、因情、因景、因事灵动的演奏,而且都能达到情景交融,恰到好处。
戏曲打击乐的运用有着严格的章法和规矩,不能乱用。滥用就成了噪音,就会把戏的节奏打乱,破坏戏的演出的完整性。如“急急风”的运用,顾名思义是在紧张急切的情况下才用的。比如表现战争场面、激烈交战时,表现人物内心的冲突时使用。而且在使用的时候,对于节奏和速度也有严格的要求:大锣、铙钹、小锣同时击打,每分钟不得少于240下。要和人们紧张急切的情绪相等。
在表现喜的时候,如:河北梆子《喜荣归》。崔秀英见赵廷玉进京赶考得中头名状元,荣归故里的时候的表演身段时,小锣小鼓的演奏,是那么活泼、俏皮、喜庆、灵动、调趣、幽默。
在表现怒的情绪时,如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怒斥叛徒王连举时用的“望家乡”。《击鼓骂曹》中弥衡唱:“怒气不息骂奸曹,我把蓝衫忙脱掉后”用的锣鼓点,都准确的表现了人物内心情绪节奏和外部动作的速度。
在表现哀的情绪时如:《红灯记》中,李铁梅在刑场被日本士兵放回家时“撞金钟”的运用,充分体现出李铁梅受惊吓时的昏迷状态。进门后发现爹爹和奶奶已被日本鬼子枪杀,思绪一下子回到现实中,大锣一击打演员“惊愕的发现这痛心的场面”,嘶心裂肺的呼叫:“爹,奶奶——”此时情绪痛不欲生。还有《平原作战》赵永刚葬埋大娘那场戏《撞金钟》转《回头》的运用,都很好的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
四、总结语
戏曲打击乐与演员表演关系的重要性是十分明确的,它与任何一种表演形式都不同。这种配合是独一的,每完成一个动作、每动一个想法都可以通过戏曲的打击乐表现、渲染出来,推动着、辅助演员表现的任何一个剧中人物的情绪及内心活动,极其鲜明、简洁、明快,和演员给观众营造一个便于理解人物、勾画场景的氛围及画面,使观众陶醉在美轮美奐的戏曲艺术之中。
参考文献:
[1]高连安.打击乐是戏曲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J].青年文学家,2006.
[2]陈辉.打击乐——戏曲表演之魂[J]. 剧影月报,2007.
[3]胡江君.浅谈打击乐的舞台运用[J]. 青年文学家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