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对学生思想层面的教化。作为一门课程,传统德育课程的设置,大多拘泥于书本表面,显得宽泛而空虚。如何让德育课程从说理走向体验,从灌输走向感悟的方法探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特有的活动课程特性,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中寻找情感渗透的最优化
  传统德育工作普遍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教条主义倾向较强,若能向綜合实践活动课程借鉴,采纳综合实践活动更具活动性、体验性等区别于一般学科的实施方法,有助于让德育的效果达到最优化。要实现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首先要解放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让从事德育的主体通过对大量研究数据的阅读,从头脑深处放弃对传统灌输式说教做法的坚持,并且对体验式新型德育工作理念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大胆尝试的勇气。德育工作者可以多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正面管教等。正面管教理念的传播本身,运用的也是体验式讲学方法。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及时更新德育理念,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之一。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中提炼情感技能的契合点
  当下,德育工作的着眼点,已经从以往的管理纪律、抓好常规,发展为以人为本,着重发展学生社会情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是众多学科当中为数不多的,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致力于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它与德育之间,可以有密切的连接和紧密的衔接。我们通过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社会服务志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通过家校合作、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途径,提升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家族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开展爱心跳蚤市场、模拟法庭等,培养同学间的交往能力,与父母亲人间的交往能力,与社会公众的交往能力;通过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观摩社会志愿者的工作、聆听志愿心得分享等活動等,树立面向学校内的服务志向,面向周围社区的服务志向,面向广大社会的服务志向。德育工作有了新的发力点,依靠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德育目标中的部分内容扎实推进,德育的整体效能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助力之下稳步提升。梳理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目标,在其指导下开展系列活动,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又一途径。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之外开发校本教材导向德育工作更深处
  为了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凸显其德育功能,我校通过教材资源的整合,开发了既有利于德育,又辅助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校本教材,全套八册,与综合实践活动原教材配套使用。
  这套校本教材命名为《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编写框架分为善言、善学、善研、善行四个主题模块,分别应用于三、四、五、六年级。每个年级又分上下两册:三年级上学期采用传统经典文献为资源,开展“探寻传统经典中的‘善’”主题活动,“探寻”依靠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行动力,“善”体现的是德育主导下对善心、善行、善性等的推崇,以达成培养学生与同学交往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德育目标;三年级下学期利用校门口的核心交通设施,开展“我是BRT专线小导游”主题活动,在学生担任小导游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与社会公众交往的能力及服务社会志向;四年级上学期利用本校优秀学生资源,开展“寻访棠东小学代言人”主题活动,在学生为母校代言的准备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在学生完成代言工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四年级下学期利用学校开设的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开展“漫步课程百花园”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五年级上学期以社区家庭及4S店为资源,开展社区家用汽车消费现状主题研究,培养学生与父母、亲人乃至社会的交往能力,同时通过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及服务周围社区的志向;五年级下学期利用设计与制作活动的各类资源,开展“我是小小设计师”主题活动,在小组协作中培养学生与同学交往的能力。
  德育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互通有无”,另行开发校本教材优势互补,也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依据有关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理论,提出小组自主学习法。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小组自主学习法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转化差生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进取的团队精神等
执教师业,有“解惑”的任务,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了问题,教师准确地告知答案结论,是不是就完成任务了呢?按新课标的精神,教师这样还未算完成任务,因为这省简的做法不能很好地从三个维度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环节的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其发
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存在不少问题。如:思想政治课堂的高效性教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其他的发展;教学评价单一,过于强调分数的作用。构建思想政治高效课堂,对高中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一、高效课堂概述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课堂教学中的高效率和高效益。高效率是在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高效益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以较小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