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吴老爱吃橘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27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河万村已经104岁的吴自珍老人不仅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而且谈吐十分清楚,记忆力惊人。吴自珍老人是湘西慈利人,后来移民到大通湖,先后经历了两次婚姻,共生育了8个儿女。现在,8个儿女如同一家人,逢年过节都要互相走动走动。那份亲密劲儿让同村的一些老人都羡慕不已,直夸老人教子有方。
  吴自珍老人不怕冷,冬天里都很少烤火。牙齿也很好,现在还咬得动蚕豆。老人从来都不抽烟,以前喜欢喝点酒,一喝就脸红,现在也不喝了。吴自珍老人喜欢吃橘子、香蕉等水果。吴老的儿子吴成泽家里种了好几棵橘树,一到成熟季节,他会给父亲送几袋橘子过来。老小老小,老人会轻轻拉过儿子,小声叮嘱他:“我最爱吃橘子哒,你家里的橘子莫摘得把别个吃嘎哒。”老人到底有多爱吃橘子,他的一位邻居竖起三根指头,一问才晓得每天吃它个三五斤不成问题。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吴自珍老人的健康长寿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老人生活在洞庭湖区,自然环境好,没有污染,空气清新,吃的粮、菜几乎都是自家产的纯绿色食品。
  二是老人热爱劳动,一生勤劳,手脚不闲,爱劳动的习惯到现在都改不了,仍然每天要到门前的小河边干一阵子农活,搬石头、垒田埂,整出巴掌大块儿地来,栽上几苗葱,点上几棵豆角。老人的头脑至今都很清晰,视力也很好,做事情有板有眼的,印证了那句“生命在于运动”的话。
  三是老人心态好,从不跟谁斤斤计较,啥难事都能看得开。年轻时老人十分风光,在慈利镇上开过米店,做过绸缎生意,当过师爷,帮人打官司十场有九场赢。1959年,大通湖建设农场,老人听说那里的土地富得流油,跟着村里人就过来了。情况和他们想象的大相径庭。因为从来没干过农活,老人被分配看牛。历史跟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可他照样乐呵着,放牧着牛群,唱着一些别人听不懂的山歌,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四是饮食生活很有规律。老人每天看一阵子书报,看看电视,听听花鼓戏《补锅》《打铜锣》等,偶尔也会跟着哼几句。他不太习惯吃米饭,比较爱吃蔬菜和面食,还喜欢把肉切成碎碎的小块熬粥吃,由于年岁大了,每餐都吃得不多。
  五是知足常乐,对生活感到非常满足和舒心。“以前是经常半夜里都来抓壮丁,搞得人觉都不敢睡。现在可好了,还给我们这些老人发长寿养老金。搭帮政府,这样的好日子我还想再多活几十年。”百岁时,面对前来祝寿的大通湖区领导,老人满心感激地如是说。
其他文献
甜粿是石狮的特产之一。它采用当地特有的“大冬秫米”,加上白砂糖、蜜冬瓜条、金橘等辅料,经过制粉、溶糖、混合、入盒、上蒸笼等步骤制成。成品呈扁圆形,加入上等白砂糖的则形似满月,洁白如清辉;加入赤砂糖的则状似古铜钱,味道更浓厚,入口软润而不黏牙,爽口清甜粿,气味芳香。  秉承古法制作甜粿,首先要将糯米洗净浸泡10小时,中间换水一次,然后将浸好的糯米磨细,磨成米浆,再将磨好的米浆甩去水分,成半干的浆块状
宁莉教授,全国职业教育专家委员会首席健康教育专家;《公共营养师》教材主编;CCTV全国创业大赛顾问评委;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创业导师;卫生部中国企业健康行特邀专家;辽宁省委宣传部《辽海讲坛》专家讲师团专家。  打开饭店的菜单,主食部分都有什么?饺子、锅贴、馅饼、葱油饼、油煎包、炒河粉、炸酱面、扬州炒饭等等。这些算主食吗?很多人都会说,怎么不算呀?我们一直把这些当主食啊!  关于主食,通常
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已是目前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学术热点和研究课题。本研究对我院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以便提高对PTE的认识,做到早期正确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地都在以新课改为契机,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但许多农村初中却受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新课改的推行不容乐观
【关键词】 德育;师资队伍;活动;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5—0029—01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增强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已成为关乎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本文结合笔者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