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来源 :临床军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隔精原细胞瘤是一种见于前上纵隔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1] ,通常发生在20~40岁的男性人群,发病率低,较罕见.纵隔精原细胞瘤病死率高,化疗是其一线治疗,含顺铂的基础化疗方案为首选推荐.早期由肿瘤医师、放射肿瘤医师及胸外科医师组成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5年存活率[2].联勤保障部队968医院于2020年收治了1例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患者,现将该患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并结合历年相关文献复习,以便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引起重视,提高疾病诊治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使用残余SYNTAX评分(rSS)判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采取非完全血运重建(ICR)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STEMI的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发病至入院12 h内行急诊PCI,冠状动脉造影为多支病变,且入院3~7 d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按照急诊PCI术后rSS评分将患者分为rSS≤8分[完全血运重建(CR)+合理非完全血运重建(RICR),即CRICR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oduodenectomy, PD)为腹部外科最具难度和挑战的手术之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20% ~60%,特别是PD术后胰瘘,可能引起腹腔脓肿、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为早期发现并预防胰瘘, PD 后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已成为临床常规操作.但是,目前针对PD后的腹腔引流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PD术后是否需要预防性的留置腹腔引流管;(2)腹腔引流方式的选择;(3)腹腔引流管拔除的时机及指征.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以上3个方面进行论述,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