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心明镜似的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这些亚文化或先锋文化有可能转化成为主流文化——端的在于时间、环境和工具的变化。
  
  奥斯卡出来,照例又是议论纷纷。
  今年的焦点,尤其是在中国,自然是一部毫无名气的小制作影片《拆弹专家》,大破名震全球的《阿凡达》,夺得桂冠。詹姆斯·卡麦隆虽然在全球狂扫了25亿美元票房,但红地毯的主角不是他,为什么?
  我们当然都知道,奥斯卡从来不是票房的背书,可从来也不是“反好莱坞者”。十余年前,卡麦隆同样创造票房神话的《泰坦尼克号》就捧走了11项小金人,创造了奥斯卡新纪录。奥斯卡榜上的小制作、独立制作实在也不乏其人,比如前几年的《撞车》和《老无所依》,都是小制作的片子。
  如果你在纽约生活的话,会发现,收到的信件之中,除了最多的教会邀约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邀请是各种各样的展会和独立、外国电影的放映信息,在纽约当地著名的城市指南报纸《乡村之声》(Village Voice)中,专门有一个版面刊发独立电影的放映会信息。
  所以,其实,我们许多关于美国生活的信息是相当错误的。的确,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样庸俗的是:他们都喜欢大制作,大导演,豪华演员阵容的作品,《阿凡达》的成功自然有赖于这样的庸俗大多数来支撑。不过,独立电影、外国电影从来都不乏拥趸。在全美的每个城市里,几乎都有几个专门放映独立制作、小制作和外国电影的影院。
  美国的孩子讲究个性,Lady Gaga,Adam Lambert,《阿凡达》这样的主流当然是他们成天讨论的重点,可是如果书包里没有个把Nirvana或者《猜火车》这样的另类、小众片子,如何能在众人之中显出“酷”来?
  当然,摆酷虽然是一个重要因素,可是文化的多元性早就决定了各种流派风格的艺术,都能够在美国这个国家找到自己的土壤和生存空间。小众电影和独立制作在以往的岁月里由于传播渠道被主流公司所压制,所以自然在全世界的声音微弱,生存状态地下。
  但实话实说,好莱坞是不会排斥小制作和独立制作的,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金矿要长期开采下去,就必须要设定类似于像圣丹斯独立电影节那样的机制,来发现下一个下金蛋的母鸡。来自德国的文德斯,在成名之前拍的可都是小制作的文艺片;斯皮尔伯格虽然师从上一代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但也没有什么特殊待遇,也是独立制作出身。
  可是这些年来,电影业的游戏规则已经悄然在发生变化了。《连线》杂志的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早在前几年名噪一时的著作《长尾理论》中指出了电影界必然要发生的巨大变革。由于互联网的视频网站、制作工具软件的普及,那些缺乏资金的天才们,已经在互联网上沸反盈天了。而以前依赖Blockbuster等这样租碟店才能寻找到那些有限的独立制作作品的小众产品拥趸们,已经完全解放出来。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有大众文化,也有先锋文化。地域文明如此,种类文明也是如此。比如中国,汉族文化自然是主流文化,但是同样有苗族文化等亚文化;唐朝有一度曾经是佛教文化为主流,而道教文化为亚文化。这些亚文化或先锋文化有可能转化成为主流文化——端的在于时间、环境和工具的变化。独立制作电影在长期的时间中,由于传播手段的缺乏,尤其是上映银幕的限制(他们自然无法像好莱坞的主流片场那样投入大量的营销资本),只能隐身在茫茫的大海之中。
  想象一下,美国每年的电影出产量在13000部。而网络的出现显然拯救了这些独立制作和小制作。小众产品中有大量的垃圾,但是天才总是不会被淹没的。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于是那些意图制造大热门产品的电影人,需要投入的营销费用和制作成本必须上升,才能获得更多的青睐。小众产品在网络口碑去芜存菁的大浪淘沙中,优秀者自然水落石出;大热门或意图大热门者面对网络口碑这样的大众利器,自然也难隐真身。于是小众上升大众,热门转成冷门。
  好莱坞显然是这个趋势的重要“受害者”之一。虽然近些年来也有些影片在票房和艺术性上双丰收,但是像《辛德勒的名单》《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产品实在已经难得一见。仓促上阵的好莱坞频频推出新的技术大作,不过近几年除了几部动画片以外,表现实在差强人意。好莱坞近些年来总体票房惨淡,大公司纷纷转型。
  因此,卡麦隆实在算是好莱坞的救主了。像他这样对大制作电影的技术革新,让好莱坞人重燃了对大制作、豪华演员阵容和大票房的信心。3D一时成为风潮,自然拜这个电影之王所赐。因为好莱坞心里跟明镜似的,独立制作、小制作虽然长尾效应很大,但那不是他们的那碟腌白菜,他们的金矿还是那些庸俗的大众们所深深沉陷的声光电、炮弹 英雄模式。
  所以,奥斯卡给了《拆弹专家》,票房给了《阿凡达》。好莱坞找到了自己的新救主,小众粉丝找到了自己的春天,大家各得其所,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花好月圆的呢?
其他文献
“80后”说相声给“80后”听   坐落在鼓楼西大街的广茗阁是一家老式的北京茶楼。下午2点,距离演出还有一个小时,楼前的小院里已经站满了一群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是赶着来看封箱演出的。   院子的东侧有一个面积大约5平方米的售票小屋,小屋的上方灯箱上打着五个大字:嘻哈包袱铺。青砖外墙上满是卡通涂鸦:切·格瓦拉说着“加油”;两个心形鬼脸说着“最爱超超”……而在这个屋子里,还养着一些“古怪”的宠物:鬣
日本NTT公司茨木实验室利用有机着色剂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层光学记录介质。所研制的这种光记录介质由彩色形成体和显象剂构成。当它们混合时就变成彩色。这种彩色形成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