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x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的一种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是扩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速度,同时使学生在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材料中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阅读习惯。
   现行的语文教科书(人教版)一般都是按照单元进行编排的,每篇文章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是十分紧密。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们采用的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以单篇课文为单位的精读方式。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是当我们把课堂分割零碎了之后,孩子们就感觉不到生命的活力,并且从某種意义上来说占用了学生的阅读时间,这确实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现状。即使是从功利的应试角度出发,单篇精读教学也不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延伸有机统一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笔者经过探索,提出以下几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陈琴老师一节关于经典诗文诵读的讲座,第一次被她对语文理解的高度所震撼,顿时就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陈琴老师的素读经典诗文,可以让沉寂
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学科素养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其经历巩固、渗透的过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核心素养内容包含很多项目,其中道德认知、自我管理、国家认同、法律意识、参与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不论是哪一种素质其出发点都来自于学科知识,学生需要在长期的打磨消化中形成这种积极向上的品质与习惯。   一、创新方法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   为迎合时代发展,教师需要合理应用互联网科技、多媒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一、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指能自己主动而不是他动地、被动地学习,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一种学习方式,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科教学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和变化,道德与法治学科也不例外。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同时也应努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努力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讲评课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课型,是综合复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试卷的讲评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教
“共情”是同理心的理解,指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态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共情”有利于引领学生理解历史、感悟历史,有利于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创设课堂教学“原生态”。但与罗杰斯所强调的课堂“共情”有所不同的是,历史的学科属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三重“共情”,即学习主体与“过去”的“共情”、师生在课堂互动中实现相互“共情”、学生在协同学习中实现生生“共情”。  一、复原历史
实施新课改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出现下降趋势。本文着力查找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探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一、小学生计算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