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说课稿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手持技术融入“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课堂教学。利用手持技术完成对“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的采集,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或图表,快速得出实验结论。给学生直观、准确、科学的认识。
  【关键词】 手持技术;浓度;催化剂;说课稿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1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说课的课题是《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课题3制取氧气(并结合教材《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中的实验3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既是对上一课题内容的延伸,又是为学习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引入手持技术的学习使用,让教科书的内容更加充实丰满,教材内容得到拓展。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普通中学九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并且认识了催化剂,知道MnO2能使产生O2的速度加快,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进行研究。在能力储备上,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和观察能力,能从宏观上观察冒气泡的快慢,但是对于如何进行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不了解。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习催化剂跟过氧化氢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习手持技术仪器的使用方法。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学会便观察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试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实验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通过小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由于学生刚接触手持技术实验,对其操作不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将教学重点设为催化剂、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难点则通过观察图表得出催化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三、教法学法
  好的先生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因此,我将问题导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有机地结合,目的是实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学生自身的发展则是通过学法来落实,依据学情以及新课程的探究学习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四、教学过程
  我将花一个课时,四个环节完成新课
  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讲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讲授催化剂时,使用贴切的比喻让学生易于理解,催化剂在反应中不參与反应,本身的质量与性质也不发生改变。就好像玩滑板一样,改变了行人的速度,而滑板本身什么都不变,同一个道理。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更容易、更有趣。
  我顺势提问,让学生猜想是否催化剂加入越多,生成的氧氣速率越快;还有假如不改变二氧化锰的用量,改变过氧化氢的浓度,生成氧气的速率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思考问题,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大胆提出猜想。
  环节二:引入手持技术
  为了验证猜想,我将介绍一项新技术——手持技术,是集数据采集、分析于一体,具有便携、直观、实时、定量等特点。因此,可采用手持技术来学习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向其介绍本次实验目的、原理,仪器和用品。通过对手持实验装置的精细讲解,由我来为学生讲解每一操作步骤并进行演示实验,指出这过程中要解决、注意的地方,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接着将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全班同学四大组,第一、三小组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二、四小组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进行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最后将采集的数据导入电脑,得到反应前后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再取直线部分进行线性拟合,得出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分析斜率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三:总结交流
  实验结束后,组织小组成员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现有装置的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自发地萌生对现有装置进行改进的愿望,并对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进行交流与总结,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最后由我来总结并行形成结论。
  环节四:实践拓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为重要。在课堂最后,我会让学生自主利用手持技术实验装置探究验证生活中的马铃薯也有催化作用,虽然不及二氧化锰,但依然可以加快。用生活实例,加深学生记忆
  五、板书设计
  最后,我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主板书列举本节课实验的主要内容以帮助梳理知识点,副板书主要记录实验过程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手续技术给教学带来了如下便利:1.突显实验现象和物理参数不明显的变化。利用传感技术较高精度的测量反应气压的变化量,清晰直观。2.将传统问题现代化。原来做实验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判断反应速率,具有很大的误差。使用传感器就可避免这个问题,使操作更加简便了。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土壤线虫总数、营养类群比例和科属组成对佳木斯4个公园主要园林树木根周土壤线虫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公园主要园林树木的土壤线虫总数差异明显,大部分植物土
【摘 要】 分层教学是目前十分盛行的基于班级形式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且该模式已经突破了班级界限,学校内按成绩分班,区域内按学校重点与否招生,使得分层教学走向了分班、分校、分区进行教学。现实的差异性要求评价模式的改革,增值性评价以自身的较全面的评价模式融入进分层教学中,使评价更为完美,使分层教学更为有效。  【关键词】 分层教学;增值性评价;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 A【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68例作为治疗
H344S是以1892S为母本、以广占63S为父本杂交,经过7年12代系谱选择育成的育性稳定、败育彻底、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23.5℃)、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抗性较好、米质优、配合
【摘要】对于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进程也随之加快,所以社会上很多领域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高度,人们现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追求理想生活的同时,人们也更加注重对教育的投资,特别是中学生的教育,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体系是非常的重要的,而且尤其是对于英语这种使用率高的课程,这就体现了学习的导学案的必要性,所以怎样正确的应用导学案对初中英语的教学使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主要论述导学案对初中英语教学产生的作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