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暂,却又漫长的九个赛季即将走到尽头,换句话说,ABA的存在很快将走到末年。严格意义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赛季,ABA开季时候仅有九支球队在苦苦支撑,其中的三支球队实在难以为继无法支撑,在赛季中期就退出了联盟——只剩下六支球队的“联盟”称之为“联盟”,这样的说法已经颇为勉强,这是ABA的绝唱,一个句号,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1975-76赛季的“散伙饭”相当冷清,赛季初仅9支球队混在一个赛区打常规赛。圣地亚哥航船队、犹他星队与弗吉尼亚侍卫队分别在打了11场、16场与83场比赛后就退出,只有6支球队支撑到赛季结束并且开始季后赛——此时此刻,要称呼ABA是一个“联盟”着实名不副实,所谓“联盟”名存实亡!

残羹冷炙散伙饭
提及ABA的最后一年,就得从个例与大局两方面考证。从个体来看,存活到1975-76赛季末的6支球队并没惨淡到必须砸锅卖铁才能发工资的地步,1975-76赛季ABA的307场比赛平均上座人数为7264人,与1974-75赛季的6591人相比还有不小幅度提升,继续存活的球队仍然能支撑,能让所在城市的球迷买票入场看球;但大局角度,ABA已经穷途末路,伴随1975-76赛季中段再度出现球队退出,剩下的球队不足以维系一个“联盟”的规模经营效应——这是威胁ABA持续发展的致命弱点,在职业体育领域的运作中,投入产出与规模存在数量级的系数比例,通俗点说,若2 0支球队组成一个体育联盟,一年投入200万美元而产出250万美元的话,那10支球队组成的联盟的投入与产出不会是2 0支球队的50%,而可能需要投入150万美元却只能产出80万美元——这是规模经营投资能在更庞大的基数上得到分摊的缘故,且主客场经营的策略更有利于票房的倍增。
1975-76赛季收尾时,“规模效应”崩溃让ABA不得不歇业遣散,也不妨继续做一个大胆假设,若ABA剩下的6支球队能继续支撑两到三个赛季,继续等候其他老板有兴趣投资为ABA扩充到10支球队以上,那ABA不会在1976年灭亡,完全可能生存到80年代甚至于90年代,继续与NBA分庭抗礼。(至于反过来吞并NBA?……理论上存在此可能性……但完全是假设……)遗憾的是,目睹9年没有起色的经营惨状,所有的ABA球队老板不约而同选择结束赔本赚吆喝的事业,这才是ABA与NBA并轨的真相。
俗话说“站好最后一班岗”,可ABA的最后一岗却不顺利,赛季伊始,孟菲斯吼叫队选择放弃,他们根本连揭幕战都没参加就远遁江湖,这个变数迫使ABA管理层将常规赛季往后推迟。赛季中,种种匪夷所思的困难困扰着经营者们,目睹圣地亚哥航船队、犹他星队与弗吉尼亚侍卫队纷纷退却(严格意义来说,弗吉尼亚侍卫队的退出时机很微妙,常规赛季84场,他们打了83场才退出,没有参加季后赛,所以,之后会提到的1976年NBA吞并计划中并没有弗吉尼亚侍卫队),多数老板心灰意冷。
由于一共才6支球队,讨论决定其中5支进入季后赛(六进五的季后赛规则也算史无前例的高晋级率),除了常规战绩垫底的圣路易斯精灵之外,丹佛掘金、纽约网队、圣安东尼奥马刺、肯塔基上校与印第安纳步行者全都晋级。首轮,第四位上校队PK步行者,上校队胜,随后上校队第二轮vs战绩第一位的丹佛掘金,掘金胜,同时常规赛战绩第二的网队干掉了第三位马刺——之后网队与掘金会战于总决赛,网队夺冠,“J博士”同时荣膺常规赛季MVP与季后赛MVP。
收摊儿那些事儿
ABA山穷水尽,不难想象NBA在边上看热闹的暗中窃喜——NBA总裁奥布莱恩执政岁月中,最被铭记的政绩之一就是摆平了宿敌ABA,而在1976年夏天,这一切都在谈判中,代表ABA出席谈判的是总裁迪巴斯切尔,也是日后的纽约尼克斯掌门人。
对抗多年的宿敌突然坐在一张谈判桌上,要说没有感触是假的,可作为胜利者的NBA谈判代表必须要摆足姿态。这好比一位口袋中有票子的顾客走到一家临近破产清仓的商店,挑三拣四或者挑肥拣瘦都属于人之常情,就算心中狂喜恨不得一把将这些剩余商品全都搬回家,也万万不能表露于形,以防卖者提价。NBA与ABA的吞并谈判就是如此,NBA观看了ABA的球队经营情况后,并不准备一口全都吃下,在NBA的谈判代表看来,马刺、步行者、网队、掘金四支球队具有市场价值,而上校队与精灵队则没什么市场潜力,所有地主都不会容忍“老弱残兵”当长工。NBA的态度就是马刺、步行者、网队、掘金全都收纳旗下,而肯塔基上校与圣路易斯精灵?NBA提出倡议,所有球员进入“疏散选秀”程序,而两支球队老板每人拿330万美元回家养老种地。
球员进入“疏散选秀”程序没有意义,既然球队都不存在了,球员必须要靠篮球技能继续生存,而现有的NBA球队可以通过“疏散选秀”选择这些无主球员,一旦选中就必须支付给原球队老板现金若干作为补偿金。类似的运作方式,在NBA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也符合市场供求关系,被遣散的球队老板的确需要现金以保障原有投资最大限度回笼,而接盘球员的新东家总不能完全不支付代价就平白无故捡金元宝,总得掏点票子意思意思——在1976年声势浩大的疏散选秀中,包括“火车”吉尔默在内的诸多ABA顶级好手被NBA选中,之后又在NBA缔造轰轰烈烈的职业生涯。此乃后话,日后自有分说。
引发争议的是3 3 0万美元买断肯塔基上校与圣路易斯精灵的讨论, N B A 联盟办公室的态度是你们带着支票从此消失, N B A 与你们再无瓜葛。肯塔基上校老板约翰·J·布朗屁颠屁颠接过支票回家当土财主,而圣路易斯精灵队的老板希尔纳兄弟却不习惯被人牵着鼻子走,他们提出了讨价还价的第二方案:我们只要3 0 0万美元,作为我们少索要30万美元的代价,我们需要分享4支前A B A球队在全国电视转播收入的七分之一比例——可以这样说,就连老谋深算的NBA总裁奥布莱恩这一次都着了道,他没想到电视转播市场的七分之一意味着什么, 而在未来的3 0 年内,希尔纳兄弟凭借这份合约,整整从N B A领走了1亿6千8百万美元的分红,等于牺牲了1976年的30万美元补偿,却得到了一座用之不竭的金矿。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甚至是当今NBA的第31位老板。
最后一战!
作为绝唱赛季的季后赛,自然也有精彩绝伦的表演,但以笔者观点,1976年季后赛的最火爆场景当属第二轮丹佛掘金vs肯塔基上校,而非总决赛纽约网队vs丹佛掘金。
常规赛季,丹佛掘金的战绩是6 0 胜, 比肯塔基上校的4 6 胜高出不少,但在季后赛遭遇时,丹佛掘金一样碰到了近似于恐怖的狙击力度,比赛被拖入第7场。在第6场结束前1分钟,掘金还9 7比9 3领先,换句话说,他们有机会在第6场就结束系列赛,万万没想到上校队6尺1寸后卫“飞鸟”阿弗利特先命中一个1 9英尺中投,再从底线6英尺处把球送进篮筐,硬生生把比赛变成97平拖入加时赛,并且双方胶着到第二个加时。
第二个加时赛一开始,肯塔基上校队就连续席卷6分获得先手,在终场前2 8 秒, 上校队仍然握有1 1 7比1 1 5领先,掘金没有选择犯规战术,而是使用全场紧逼企图制造上校队失误从而获得球权,很遗憾,上校队转移球有条不紊,前锋威尔·琼斯在进攻时限即将到来前勾手入筐,119比115结束战斗,阿弗利特与“火车”吉尔默联手拿下上校队最后22分内的18分,让上校队大比分3比3与掘金持平——这意味着双方再度站在一根起跑线上,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
如此大背景下, 生死战的火药味道自然不同凡响,尽管上校队士气高昂一度42比35领先,掘金大当家“天行者”汤普森却在中场休息前5分钟内连取1 0分,帮助掘金5 7比56反夺先手。下半场完全属于汤普森的个人表演,他在第三节鲸吞15分,形成对比的是上校队最稳定的支柱“火车”吉尔默从第三节还剩下4分48秒到第四节还剩下4分19秒内的长时间内颗粒无收,此后上校队的落后劣势变得越来越大,最终掘金队1 3 3比1 1 0狂胜,4比3赢得1976年ABA总决赛资格
此战,堪称ABA季后赛经典赛事, “ 天行者” 汤普森全场2 0 投13中轰下40分10个篮板5次助攻,丹· 伊赛尔锦上添花, 贡献2 4 分1 2 个篮板5 次助攻, 防守大将鲍比·琼斯则很长时间内压制了上校队外围得分手阿弗利特。
ABA绝唱赛季,季后赛最具有回味意义的就是这一系列赛,而非总决赛“J博士”屠杀丹佛掘金,需要标注的是不论“天行者”汤普森、“火车”吉尔默、季后赛MVP“J博士”欧文还是丹·伊赛尔,日后都在NBA杀出一番全新天地,为ABA的遗脉扬眉吐气。
1975-76赛季的“散伙饭”相当冷清,赛季初仅9支球队混在一个赛区打常规赛。圣地亚哥航船队、犹他星队与弗吉尼亚侍卫队分别在打了11场、16场与83场比赛后就退出,只有6支球队支撑到赛季结束并且开始季后赛——此时此刻,要称呼ABA是一个“联盟”着实名不副实,所谓“联盟”名存实亡!

残羹冷炙散伙饭
提及ABA的最后一年,就得从个例与大局两方面考证。从个体来看,存活到1975-76赛季末的6支球队并没惨淡到必须砸锅卖铁才能发工资的地步,1975-76赛季ABA的307场比赛平均上座人数为7264人,与1974-75赛季的6591人相比还有不小幅度提升,继续存活的球队仍然能支撑,能让所在城市的球迷买票入场看球;但大局角度,ABA已经穷途末路,伴随1975-76赛季中段再度出现球队退出,剩下的球队不足以维系一个“联盟”的规模经营效应——这是威胁ABA持续发展的致命弱点,在职业体育领域的运作中,投入产出与规模存在数量级的系数比例,通俗点说,若2 0支球队组成一个体育联盟,一年投入200万美元而产出250万美元的话,那10支球队组成的联盟的投入与产出不会是2 0支球队的50%,而可能需要投入150万美元却只能产出80万美元——这是规模经营投资能在更庞大的基数上得到分摊的缘故,且主客场经营的策略更有利于票房的倍增。
1975-76赛季收尾时,“规模效应”崩溃让ABA不得不歇业遣散,也不妨继续做一个大胆假设,若ABA剩下的6支球队能继续支撑两到三个赛季,继续等候其他老板有兴趣投资为ABA扩充到10支球队以上,那ABA不会在1976年灭亡,完全可能生存到80年代甚至于90年代,继续与NBA分庭抗礼。(至于反过来吞并NBA?……理论上存在此可能性……但完全是假设……)遗憾的是,目睹9年没有起色的经营惨状,所有的ABA球队老板不约而同选择结束赔本赚吆喝的事业,这才是ABA与NBA并轨的真相。
俗话说“站好最后一班岗”,可ABA的最后一岗却不顺利,赛季伊始,孟菲斯吼叫队选择放弃,他们根本连揭幕战都没参加就远遁江湖,这个变数迫使ABA管理层将常规赛季往后推迟。赛季中,种种匪夷所思的困难困扰着经营者们,目睹圣地亚哥航船队、犹他星队与弗吉尼亚侍卫队纷纷退却(严格意义来说,弗吉尼亚侍卫队的退出时机很微妙,常规赛季84场,他们打了83场才退出,没有参加季后赛,所以,之后会提到的1976年NBA吞并计划中并没有弗吉尼亚侍卫队),多数老板心灰意冷。
由于一共才6支球队,讨论决定其中5支进入季后赛(六进五的季后赛规则也算史无前例的高晋级率),除了常规战绩垫底的圣路易斯精灵之外,丹佛掘金、纽约网队、圣安东尼奥马刺、肯塔基上校与印第安纳步行者全都晋级。首轮,第四位上校队PK步行者,上校队胜,随后上校队第二轮vs战绩第一位的丹佛掘金,掘金胜,同时常规赛战绩第二的网队干掉了第三位马刺——之后网队与掘金会战于总决赛,网队夺冠,“J博士”同时荣膺常规赛季MVP与季后赛MVP。
收摊儿那些事儿
ABA山穷水尽,不难想象NBA在边上看热闹的暗中窃喜——NBA总裁奥布莱恩执政岁月中,最被铭记的政绩之一就是摆平了宿敌ABA,而在1976年夏天,这一切都在谈判中,代表ABA出席谈判的是总裁迪巴斯切尔,也是日后的纽约尼克斯掌门人。
对抗多年的宿敌突然坐在一张谈判桌上,要说没有感触是假的,可作为胜利者的NBA谈判代表必须要摆足姿态。这好比一位口袋中有票子的顾客走到一家临近破产清仓的商店,挑三拣四或者挑肥拣瘦都属于人之常情,就算心中狂喜恨不得一把将这些剩余商品全都搬回家,也万万不能表露于形,以防卖者提价。NBA与ABA的吞并谈判就是如此,NBA观看了ABA的球队经营情况后,并不准备一口全都吃下,在NBA的谈判代表看来,马刺、步行者、网队、掘金四支球队具有市场价值,而上校队与精灵队则没什么市场潜力,所有地主都不会容忍“老弱残兵”当长工。NBA的态度就是马刺、步行者、网队、掘金全都收纳旗下,而肯塔基上校与圣路易斯精灵?NBA提出倡议,所有球员进入“疏散选秀”程序,而两支球队老板每人拿330万美元回家养老种地。
球员进入“疏散选秀”程序没有意义,既然球队都不存在了,球员必须要靠篮球技能继续生存,而现有的NBA球队可以通过“疏散选秀”选择这些无主球员,一旦选中就必须支付给原球队老板现金若干作为补偿金。类似的运作方式,在NBA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也符合市场供求关系,被遣散的球队老板的确需要现金以保障原有投资最大限度回笼,而接盘球员的新东家总不能完全不支付代价就平白无故捡金元宝,总得掏点票子意思意思——在1976年声势浩大的疏散选秀中,包括“火车”吉尔默在内的诸多ABA顶级好手被NBA选中,之后又在NBA缔造轰轰烈烈的职业生涯。此乃后话,日后自有分说。
引发争议的是3 3 0万美元买断肯塔基上校与圣路易斯精灵的讨论, N B A 联盟办公室的态度是你们带着支票从此消失, N B A 与你们再无瓜葛。肯塔基上校老板约翰·J·布朗屁颠屁颠接过支票回家当土财主,而圣路易斯精灵队的老板希尔纳兄弟却不习惯被人牵着鼻子走,他们提出了讨价还价的第二方案:我们只要3 0 0万美元,作为我们少索要30万美元的代价,我们需要分享4支前A B A球队在全国电视转播收入的七分之一比例——可以这样说,就连老谋深算的NBA总裁奥布莱恩这一次都着了道,他没想到电视转播市场的七分之一意味着什么, 而在未来的3 0 年内,希尔纳兄弟凭借这份合约,整整从N B A领走了1亿6千8百万美元的分红,等于牺牲了1976年的30万美元补偿,却得到了一座用之不竭的金矿。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甚至是当今NBA的第31位老板。
最后一战!
作为绝唱赛季的季后赛,自然也有精彩绝伦的表演,但以笔者观点,1976年季后赛的最火爆场景当属第二轮丹佛掘金vs肯塔基上校,而非总决赛纽约网队vs丹佛掘金。
常规赛季,丹佛掘金的战绩是6 0 胜, 比肯塔基上校的4 6 胜高出不少,但在季后赛遭遇时,丹佛掘金一样碰到了近似于恐怖的狙击力度,比赛被拖入第7场。在第6场结束前1分钟,掘金还9 7比9 3领先,换句话说,他们有机会在第6场就结束系列赛,万万没想到上校队6尺1寸后卫“飞鸟”阿弗利特先命中一个1 9英尺中投,再从底线6英尺处把球送进篮筐,硬生生把比赛变成97平拖入加时赛,并且双方胶着到第二个加时。
第二个加时赛一开始,肯塔基上校队就连续席卷6分获得先手,在终场前2 8 秒, 上校队仍然握有1 1 7比1 1 5领先,掘金没有选择犯规战术,而是使用全场紧逼企图制造上校队失误从而获得球权,很遗憾,上校队转移球有条不紊,前锋威尔·琼斯在进攻时限即将到来前勾手入筐,119比115结束战斗,阿弗利特与“火车”吉尔默联手拿下上校队最后22分内的18分,让上校队大比分3比3与掘金持平——这意味着双方再度站在一根起跑线上,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
如此大背景下, 生死战的火药味道自然不同凡响,尽管上校队士气高昂一度42比35领先,掘金大当家“天行者”汤普森却在中场休息前5分钟内连取1 0分,帮助掘金5 7比56反夺先手。下半场完全属于汤普森的个人表演,他在第三节鲸吞15分,形成对比的是上校队最稳定的支柱“火车”吉尔默从第三节还剩下4分48秒到第四节还剩下4分19秒内的长时间内颗粒无收,此后上校队的落后劣势变得越来越大,最终掘金队1 3 3比1 1 0狂胜,4比3赢得1976年ABA总决赛资格
此战,堪称ABA季后赛经典赛事, “ 天行者” 汤普森全场2 0 投13中轰下40分10个篮板5次助攻,丹· 伊赛尔锦上添花, 贡献2 4 分1 2 个篮板5 次助攻, 防守大将鲍比·琼斯则很长时间内压制了上校队外围得分手阿弗利特。
ABA绝唱赛季,季后赛最具有回味意义的就是这一系列赛,而非总决赛“J博士”屠杀丹佛掘金,需要标注的是不论“天行者”汤普森、“火车”吉尔默、季后赛MVP“J博士”欧文还是丹·伊赛尔,日后都在NBA杀出一番全新天地,为ABA的遗脉扬眉吐气。